-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左手中指底部關節酸痛可能由外傷、關節炎、腱鞘炎、痛風、感染等原因引起。應根據具體情況采取相應措施。 1.外傷:如扭傷、撞傷等,可能導致關節周圍組織損傷,出現酸痛。需注意休息,避免過度活動,受傷 24 小時內冷敷,之后熱敷。 2.關節炎:常見的有骨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等。骨關節炎多與關節磨損有關,可通過保暖、減少負重緩解;類風濕關節炎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需要使用抗風濕藥物如甲氨蝶呤、來氟米特等。 3.腱鞘炎:長期重復動作可能引發,要注意休息,局部熱敷、按摩,疼痛明顯時可外用雙氯芬酸二乙胺乳膠劑。 4.痛風:尿酸代謝異常導致尿酸鹽結晶沉積在關節,引發疼痛。需控制飲食,減少高嘌呤食物攝入,如海鮮、動物內臟等,必要時服用降尿酸藥物,如別嘌醇、苯溴馬隆等。 5.感染:細菌或病毒感染也可能引起關節酸痛,需抗感染治療,如使用阿莫西林、利巴韋林等。 左手中指底部關節酸痛的原因多樣,如果癥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明確病因,進行針對性治療。
2024-10-14 12:4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1,關節痛是最常見的骨骼肌肉系統癥狀,可以單獨存在,也可以是關節炎的表現之一。因此,首次出現關節痛時最好到醫院就診,明確診斷后,再選擇治療藥物。在藥店,治療關節痛的非處方藥有以下幾種:阿司匹林、布洛芬、萘普生、吲哚美辛和對乙酰氨基酚(撲熱息痛)。患者可以根據醫生的診斷,在發生關節痛時,按上述原則選用緩解關節疼痛的非處方藥。undefined
2024-10-14 12:49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手腕腫脹、拇指和手腕腫脹、拇指和食指之間張開時會感到疼痛。食指之間張開時會感到疼痛。從手指發麻開始,夜間痛為主要特征的就是腕隧道癥候群。早上手指僵硬,產生疼痛,嚴重時可能產生知覺障礙。第二關節出現硬塊或瘤的疾病。以拇指較多見,過度使用手指之后按壓硬塊,會產生強烈的疼痛,惡化時關節甚至無法伸直建議去醫院詳細檢查對癥治療
2024-10-14 12:49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醫生建議:根據你提供的信息我們分析這關節痛癥狀可能是風濕的原因,一般需要查查風濕全套來進一步明確診斷,因為風濕、類風濕和痛風都有可能出現這個癥狀。
2024-10-14 12:49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你好:類風濕性關節炎屬常見病之一,是一種病因未明、以關節炎癥為主的慢性反復發作的全身性疾病,早期有游走性關節疼痛、腫脹和功能障礙,晚期則表現為關節僵硬和畸形,功能喪失,導致殘疾。病變主要在關節滑膜,其次為漿膜、心、肺及眼、皮膚、血管、腎等組織器官。少部分病人發病后有自發緩解趨勢。多數病人病情反復,時輕時重。另有少部分病人病情呈持續加劇,罕有靜止。該病的發展規律可概括為:關節腫脹此消彼起;關節疼痛此重彼輕;關節炎癥此燃彼伏,纏綿歲月;若不能控制或治愈,終鈄導致殘廢。類風濕性關節炎可見于任何年齡的人。最小的發病年齡見于六周的嬰兒,最大的發病年齡為70歲。發病率一般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長,但發病的高峰年齡在20~40歲,而女性病人則在40~60歲。16歲以前的發病的類風濕性關節炎和成年發病的類風溫性關節炎,在起病方式和臨床表現上有所不同,故對前者稱為幼年類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在沒有變形之前是完全可以治愈的,如果變形就只能控制不發展.建議你用中藥治療.
2024-10-14 12: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