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中藥調理身體具有多方面的功效,如增強體質、改善睡眠、調節情志、緩解疲勞、預防疾病等。 1. 增強體質:中藥可以通過補充人體所需的氣血陰陽,增強臟腑功能,提高身體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如人參、黃芪、熟地等。 2. 改善睡眠:一些中藥具有安神助眠的作用,能夠調整人體的生物鐘,改善睡眠質量,如酸棗仁、柏子仁、遠志等。 3. 調節情志:對于情緒不穩定、焦慮、抑郁等情況,中藥能夠疏肝理氣、養心安神,如柴胡、郁金、百合等。 4. 緩解疲勞:部分中藥能補中益氣、消除疲勞感,讓人精力充沛,像白術、山藥、黨參等。 5. 預防疾病:中藥可以根據個體體質進行調理,平衡陰陽,預防疾病的發生,例如枸杞、麥冬、玉竹等。 總之,中藥調理身體的功效是綜合性的,但使用中藥調理需在專業中醫的指導下進行,以確保安全有效。
2024-10-14 12:0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泡溫泉好處多多!有資料表明,溫泉熱浴不僅可使肌肉、關節松弛,消除疲勞;還可擴張血管,促進血液循環,加速人體新陳代謝。此外,大多數溫泉中都含有豐富的化學物質,對人體有一定的幫助。比如,溫泉中的碳酸鈣對改善體質、恢復體力有相當的作用;而溫泉所含豐富的鈣、鉀、氡等成分對調整心腦血管疾病,治療糖尿病、痛風、神經痛、關節炎等均有一定效果;而硫磺泉則可軟化角質,含鈉元素的碳酸水有漂白軟化肌膚的效果。
2024-10-14 12:0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醫生建議:泡溫泉不僅可讓肌膚粉潤光滑,還可消除疲勞。皮膚過敏者,泡有療效的溫泉還可改善過敏癥狀哦!
2024-10-14 12:07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溫泉水中富含多種有益人體健康的微量元素,對神經痛、恢復疲勞、關節炎、養顏美容等具有一定功效,而且,溫泉無創傷、無毒副作用更是迎合了現代人追求自然的要求。但泡溫泉雖好,也不是人人適宜,一點都不了解泡溫泉的保健知識,可能沒有越泡越健康,反而還會泡出毛病來呢!泡溫泉先了解一下基本常識,首先入浴時間的長短要根據泉水溫度不同而定。一般來講,最初的浸泡時間最好在3-10分鐘之間,等適應了溫泉后,再慢慢延長浸泡時間。每次下水最好不超過30分鐘。浸泡次數以1天2-3次為最佳。其次,泡在40℃以上的溫泉下會消耗人體約300卡路里熱量,由呼吸道、腎臟、以及皮膚所流失水分與電解質也同時會增加,所以泡溫泉時一定要記得多補充水分或是含有電解質的飲料,以免因電解質不平衡而發生熱衰竭或熱痙攣等現象。這是普通人應該注意的問題,以下就幾種疾病患者談談泡溫泉的注意事項。提醒1有心腦血管疾病不宜泡廣東省人民醫院心研所心內科康復區副主任醫師郭蘭認為,一般來講,溫泉的溫度較高,可使人體容易大量出汗、心跳加快,心臟耗氧量增加。同時,由于泡溫泉時人體溫度升高,出水后溫度下降,一熱一冷,短時間內引起血管擴張和收縮,這些都是引起腦中風及心肌梗塞的誘發因素。所以,有高血壓和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泡溫泉要格外慎重。即使要泡,也要注意選擇水溫不要太高(不可高于42℃)的溫泉,或浸泡時間不要太久,第一次下水不要超過10分鐘,之后每次下水不可超過15分鐘,并且不可讓水位超過心臟的位置,以免因為血管一下擴張引發意外。提醒2糖尿病患者不宜長泡至于糖尿病的患者,泡溫泉也不是很適合。中山三院內分泌科主治醫師許海霞認為,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控制較好、比較穩定的情況下可以泡泡溫泉。如果血糖不穩定,在溫泉中容易出汗,造成脫水,引起血糖的變化。而且大多數的糖尿病患者,都伴有周圍神經病變,手掌、腳掌感覺異常,易麻木,因此對溫度的敏感度較差,容易因為長久浸泡造成燙傷而自己不知。
2024-10-14 21: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