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近期缺鐵可能由飲食不均衡、慢性失血、吸收不良、需求增加、疾病影響等因素導致。 1. 飲食不均衡:長期攝入含鐵食物不足,如瘦肉、蛋類、豆類、綠葉蔬菜等。 2. 慢性失血:如月經過多、消化道出血(如胃潰瘍、痔瘡)等。 3. 吸收不良:某些胃腸道疾病,如胃炎、腸炎,會影響鐵的吸收。 4. 需求增加:處于生長發育期的兒童和青少年、孕婦等,對鐵的需求量增大。 5. 疾病影響:患有慢性疾病,如慢性腎病、類風濕關節炎等,可能影響鐵代謝。 總之,缺鐵的原因較為復雜。如果發現缺鐵,應及時就醫,明確原因,并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可適當多吃含鐵豐富的食物,必要時服用鐵劑補充,如硫酸亞鐵、富馬酸亞鐵、琥珀酸亞鐵等。但服用鐵劑需遵醫囑。
2024-10-14 12:4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您好,孩子缺鐵補充分食補和藥補,如果輕微缺鐵可以食補,如果缺鐵較多的話需服用補鐵藥物,比如硫酸亞鐵,富馬酸亞鐵顆粒等。1:您好,如果孩子缺鐵不多的話可以選擇用鐵鍋做飯,同時食用含鐵多的食物,比如富含鐵質且可作食療使用的中藥材有:人參、黃芪、白術、當歸、阿膠、何首烏、熟地黃、黃精、鹿茸、海參等,多數食物中含有少量鐵質。食品中含鐵量最高的是海帶、發菜、紫菜、木耳、香菇、豬肝或其他動物肝臟,其次為肉類、豆類。2:如果缺鐵較多的話可以給孩子服用硫酸亞鐵,富馬酸亞鐵顆粒等。希望寶寶健康成長~
2024-10-14 12:48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首先是吃含鐵豐富的食品包括血旺、豬肝等,再就是要注意飲食的相互搭配,具體說就是在吃含鐵豐富食品的同時注意吃一些促進鐵吸收的食品如維生素C、動物肉類、豆類食品、黑色食品等。如果通過改善飲食補鐵的效果還不理想就應該吃一些鐵強化食品如強化鐵鹽、強化鐵奶、強化鐵餅干、強化鐵醬油等。如果使用鐵強化食品1-2個月后效果仍不理想就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用一些鐵劑鐵藥如硫酸亞鐵(無機鐵)、從血液制品中直接提煉出的有機鐵等。鐵劑鐵藥的使用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這樣的做法比較規范、科學、合理
2024-10-14 12:48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醫生建議:您好,缺鐵一般是以下幾種原因造成的:1日常飲食攝量不足,2腸道吸收功能不正常,3疾病導致鐵流失,建議可以用維鐵緩釋片用于明確原因的缺鐵性貧血。不得長期使用,應在醫師確診為缺鐵性貧血后使用,且治療期間應定期檢查血像和血清鐵水平。希望能幫到您祝身體健康生活愉快
2024-10-14 12:48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您好,不是十分嚴重。西醫治療缺鐵性貧血不外乎病因治療、補充鐵劑等。一、去除病因去除缺鐵性貧血的病因比治療貧血更為重要。因為病因治療對于糾正貧血及徹底治愈,防止復發,都有重要意義。例如,驅除鉤蟲,控制慢性出血,請婦產科協助解決月經過多以及改變偏食等不良習慣,做好計劃生育,加強婦幼保健工作,對嬰幼兒及時添加輔食,對生長期兒童、孕婦及哺乳期婦女宜給予含鐵較多食物。可見治療原發病很重要。但對原發病采用什么治療方法,須因病而異。至于先治原發病還是先治貧血,或者同時并進,也須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而定。二、補充鐵劑①口服鐵劑:這是治療本病的主要方法。最常用者為硫酸亞鐵或葡萄糖亞鐵,0.2克或0.3克,每日3次。飯后服用,以減少對胃腸道的刺激。水劑有10%枸櫞酸鐵胺,每次10毫升,日服3次。副作用較小,兒童及孕婦較為適宜。少數患者(約1/10)服藥后可以感到胃部不適,腹痛,腹瀉,甚至惡心嘔吐,遇到這種情況可暫停藥數天,待癥狀消失后,重新開始治療。口服鐵劑注意事項:a.要先從小劑量開始,漸達足量。b.飯后服用,可減少惡心嘔吐,上腹部不適等胃腸道不良反應。c.服藥前后1小時左右,禁喝茶及咖啡等,以防形成不溶性鹽類而影響其吸收。d.如因并發癥需服四環素時,應暫停服鐵劑,因兩者有互相阻礙吸收的作用。e.如有潰瘍病并用抗酸劑時,需與鐵劑錯開時間服用。f.服鐵劑后可出現黑便,應先說明,以免患者擔心。如果患者骨髓造血功能是正常的,而明顯的出血已停止,則口服鐵鹽對一般病例見效頗速。口服鐵劑4~5天后,網織紅細胞開始上升,7~12天達最高峰(4%~15%),以后逐漸下降,為鐵劑治療有效指標。血紅蛋白及紅細胞一般在治療開始1周以后開始上升,2周間血紅蛋白平均每天上升1.6g/L。貧血可在2個月內恢復。在血紅蛋白恢復正常后,仍需繼續服藥4~6個月,甚至1年,以補充貯存鐵。如果口服鐵劑3~4周無效,可考慮以下因素:a.診斷錯誤。b.未按醫囑服藥或劑量不足。c.胃腸功能紊亂。d.持續出血。e.存在干擾鐵利用的因素,如炎癥、腫瘤、肝腎疾病、甲狀腺功能低下等。f.同時伴有維生素B12或葉酸缺乏。②注射鐵劑缺鐵性貧血也可用鐵注射劑治療,但注射鐵劑毒性反應較多,有時甚至可以發生致命的過敏反應,且注射治療既不方便,又不經濟,故凡是可以采用口服治療的,就不應用鐵注射劑治療。注射鐵劑的應用指征是:a.口服鐵劑消化道反應嚴重,不能耐受者。b.原有胃腸道疾病,如潰瘍性結腸炎、節段性腸炎、胃切除后胃腸功能紊亂(傾倒綜合征),或妊娠時有持續嘔吐等情況,口服鐵鹽后癥狀加重者。c.妊娠晚期貧血嚴重,需要迅速糾正鐵,并防止胎兒發生缺鐵性貧血者。d.慢性失血得不到有效控制,失血量超過腸道的鐵吸收量。常用的注射用鐵劑有右旋糖酐鐵及山梨醇枸櫞酸鐵。這兩種鐵制劑1毫升都含有鐵50毫克,給藥方式是深部肌肉注射。右旋糖酐鐵首次用量為20~50毫克無反應時,第2日起每日或隔2、3日注射100毫克。總劑量為每提高1克血紅蛋白需右旋糖酐鐵300毫克。注射局部可有疼痛,此外可有頭痛、頭暈、惡心嘔吐、腹瀉。嚴重者可有過敏性休克。右旋糖酐鐵可供靜脈注射,但反應多而嚴重,一般不主張應用。初用患者宜作皮內試驗,可防止過敏反應。山梨醇鐵劑,吸收快,局部反應小,每次肌肉注射劑量為1.5毫克/公斤體重。每升高1克血紅蛋白約需山梨醇鐵200~250毫克。此外,亦可用含糖氧化鐵、復方卡古地鐵。三、輔助療法①輸血或輸入紅細胞:缺鐵性貧血一般不需輸血,僅適用于嚴重病例,血紅蛋白在3g/dl以下,癥狀明顯者。心功能不全者則宜少量而多次輸血,每次輸100毫升,或僅輸紅細胞。②缺鐵患者往往有維生素E的缺乏,因此鐵劑療效不顯著者,可加用維生素E。③口服維生素C100mg,1日3次,可促進食物中鐵的吸收;1%稀鹽酸10~20滴,稀釋后服,1日3次,可促進高鐵的吸收。但這兩者對亞鐵的吸收沒有幫助。④適當補充高蛋白及含鐵豐富的飲食,促進康復。
2024-10-14 19: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