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平躺睡覺背腰疼且睡醒口渴口干,可能是由腰肌勞損、腰椎疾病、糖尿病、干燥綜合征、睡眠環境干燥等原因引起。 1. 腰肌勞損:長期彎腰勞作或久坐等導致腰部肌肉損傷,產生疼痛。治療以休息、熱敷、按摩為主,疼痛明顯可遵醫囑服用布洛芬、雙氯芬酸鈉等。 2. 腰椎疾病:如腰椎間盤突出、腰椎管狹窄等壓迫神經,引起疼痛。需要臥床休息,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甲鈷胺營養神經,塞來昔布止痛。 3. 糖尿病:血糖升高可出現口渴多飲,還可能伴有多尿、體重減輕等。治療包括控制飲食、運動,必要時服用二甲雙胍、格列美脲等降糖藥。 4. 干燥綜合征:自身免疫性疾病,導致唾液分泌減少,引起口干。治療常使用羥氯喹、白芍總苷等藥物。 5. 睡眠環境干燥:空氣干燥會導致睡醒后口渴口干。可使用加濕器改善環境。 出現上述癥狀,建議先到醫院進行相關檢查,明確病因后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同時,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過度勞累。
2024-10-14 11:3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神經阻滯療法: 直接在末梢的神經干、叢,脊神經根,交感神經節等神經組織內或其周圍,注入藥物,阻斷神經傳導的功能,這種治療方法稱為神經阻滯療法。這種方法的作用主要是止痛,但也會出現與封閉療法相似的不良反應。 牽引療法: 牽引療法是醫院中應用已久的傳統治療方法,它常常與病人的休息一起合用。在嚴重腰背部疾患的急性期,病人不僅要臥床休息,同時還會根據病情同時進行牽引治療。牽引療法適用于急慢性腰痛、椎間盤突出癥、腰椎小關節紊亂、頸椎病和某些脊柱不穩定的患者。對于脊柱化膿性疾病、脊柱結核、脊柱腫瘤不適于采用這種治療方法。 物理療法: 物理療法是應用物理因素作用于人體,防治疾病的方法,簡稱為理療。它包括使用天然和人工的各種物理因素,人工的包括電、磁、光、聲、熱、冷等,天然的包括使用日光、空氣、泥土、礦泉水、氣候等。應用物理因素來治療疾病,已經有非常悠久的歷史了。實踐證明,許多疾病無論是在急性期還是慢性期,或是亞急性期,都可以根據不同的疾病和具體的情況采用物理治療。它不僅廣泛有效地應用于臨床,作為醫院常規的治療方法,而且其中有很多還是我們在家中就可以使用的輔助療法,所以物理治療對腰背部疾患具有雙重效應,在不同的情況下使用,可以起到治療保健的效果。
2024-10-14 11:3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你好:腰痛多伴腿痛,腰腿痛、腰背痛在平日生活中經常出現。疼痛的原因,大多可由肌肉、筋膜、韌帶損傷,椎骨先天畸形、骨折、腫瘤以及脊髓、馬尾、神經根的壓迫和腹腔、盆腔疾患的感應痛等多方因素引起。不同疾病的疼痛特點和伴發癥狀不同。常見的急性腰扭傷,一般都有腰扭傷史,如彎腰、轉腰取物或上舉重物等,腰痛劇烈難忍,不敢咳嗽及深呼吸,嚴重的不敢站立,但疼痛部位明確,疼痛局限在腰部,可伴下肢放射性疼痛,脊柱活動受限,腰椎強硬,脊柱有偏斜。如果是骶髂關節扭傷,多有腰部急性扭傷史,一側下腰部及骶髂部劇痛,站立或行走時疼痛加劇,若咳嗽、噴嚏、彎腰時不僅加劇疼痛,且容易復發,壓痛點局限在后腰部髂骨最高點。屢發者,可伴足跟痛及腹股溝放射痛,軀干微向病側前傾,患者處立位,坐位時均保持其特有的前傾姿態。急性腰椎間突出癥,脊柱姿態特殊,繼則出現坐骨神經痛,疼痛難忍,有麻脹、沉重感,且活動不靈活,咳嗽等可加重腰腿痛,壓痛在脊柱兩側,且向下肢放射,可放射至大腿前方及小腿前內方、足背、足跟及足底處。腰背部、腰腿部疼痛者,應臥床休息或減少活動,床鋪以硬板床為好,同時輔以推拿、按摩治療。若疼痛劇烈,外傷引起,應嚴格臥床休息,避免不必要挪動,必要時進行牽引,并堅持腰背肌鍛煉。
2024-10-14 11:37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醫生建議:你好,我建議你用痛經軟膏(鈹寶),該藥的功能是活血散寒,調經止痛。用于痛經、下腹墜脹、腰背疼痛。外用,一日2~3次;痛經、下腹墜脹者取藥膏適量涂入臍部,再貼上貼劑;腰背疼痛者可直接涂敷。
2024-10-14 11:37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背部疼痛是許多人都有過的痛苦經歷,但近來有一個好消息也許能使這些患者感到鼓舞,這就是:大部分下背部疼痛都可以經過8———12周的自我療法得到痊愈.下面是您在背部開始疼痛的頭幾天可以采用的家庭治療方法:1,盡可能早地在您受傷的背部放置冰塊,每隔一小時放10———15分鐘.冷敷可以防止水腫的發生,減輕疼痛并促進康復.2,腹部朝下平直俯臥,胳膊放在身體兩側,頭側向一邊.如果這個姿勢使您感到背部疼痛,就調整一下姿勢從而使自己感到舒適,保持這種姿勢并放松共1———2分鐘.3,做骨盆傾斜運動以活動下背部,并輕輕地活動脊椎骨.平躺在地板上,曲起膝蓋兩腳平放在地板上.慢慢繃緊您腹部的肌肉并向地板方面壓迫下背部.保持正常的呼吸,并將這個姿勢保持10秒,然后放松.4,每3個小時進行3———5分鐘的短距離散步,盡量不要長時間地行走.建議做下診斷到醫院檢查下,會慢慢好起來的!祝你早日康復!四肢著地的骨盆搖動運動骨盆搖動可以很有效地減輕背部的疼痛.雙膝著地,雙手支撐地板,背部保持平坦,收縮腹部的肌肉,并拱起背,有如正發怒的貓一般.頭部與背部保持水平狀,接著,放松并恢復至中心,試著避免讓背部在維持平直之前放松.可以在背部下方增強這運動,并加強背部肌肉,只要做以下的運動,就可以辦到了.保持背部平坦,低下頭來,開始伸直一只腳.維持一只腳與背呈一直線,不要過高,彎曲膝蓋,同時將之置于地板上,讓頭部回到中心位置.重復6—8次,接著,另一只腳又重復6—8次.輕微的腿部搖動運動生產后的背痛,通常是發生在背部的骶髂關節,即脊椎與骨盆連接處.疼痛是發生在脊椎底部的某一側,這種疼痛很可能會擴及整個臀部,同時腿部很可能也會感到疼痛.這運動對于減輕這一類的疼痛非常有效,尤其是左側的骶髂關節;相反側的運動則是減輕右側骶髂關節的疼痛.仰躺,雙腳伸直,并開始彎曲左膝蓋.當你做這運動時,要使你的肩膀,頭與右腳維持平貼于地板的狀態,將左膝彎曲至胸部,用左手握住左膝部,并用右手握住左腳踝,輕輕地將膝蓋往肩膀方向推,以右手將左腳踝壓至陰部.慢慢地放松壓力,重復這動作數次,做輕輕的搖擺動作.當你做完這運動時,要注意的是在站起來的時候,要避免肌肉受到拉傷.這時,換以左腳平貼于地面,慢慢地彎曲右膝.接著,將右腳平貼于左腳旁,使雙膝并攏,然后同時抬起雙膝,接著以四肢著地.采取立姿的高跪姿態,然后半跪,一手平貼于地面,小心地成為站立的姿態.假如背部下方的兩側都產生疼痛感,則仰躺,雙膝彎曲至胸部,以雙手環抱膝蓋,貼緊胸部.抱住大腿,在膝蓋上方由一側搖動至另一側.按照上述的指導,慢慢地站起來.手臂向后環繞運動這運動有助于減輕背部上方與肩膀肌肉的緊張,并改善姿態.保持站立的姿態,雙腳分開約30厘米,維持膝蓋的柔軟度,同時不要向后傾.要確保臀部的收縮與腹部的緊縮.手臂向上舉向前,高過耳朵繞圈.另一方式則是坐在沒有靠背的板凳上,將雙腳平置于地板上.雙手置于肩膀上,同時手肘向上與向前繞圈,要以最舒適的方式盡可能地繞大圈,盡量貼近雙耳.同時,身體的其他部分要保持正直,不要因為肩膀僵硬而弓起背.在整個過程中,要有韻律地呼吸.手肘再繞一次圈時,肩膀都要離開雙耳,重復大約8—10次(雙臂不應朝前方繞圈,因為只會徒增肩膀向前拱與不良姿勢的可能性).側彎此運動有助于背部由一側移動到另一側.雙腿張開,與髖部同寬,同時雙手置于髖部,使膝蓋保持柔軟.收縮腹部肌肉,同時臀部保持收縮.將髓部維持于中心,身體的重量要平均地分配在雙腳上,柔軟地側彎至最大限度,維持彎曲的姿態數秒鐘.接著,重復往右側彎,要維持身體平直的狀態,就仿佛它是位于兩扇窗戶之間的一直線般.避免為了增加運動幅度而踮起腳尖,否則會造成反效果.另一方式是坐著,雙臂平置于兩側.側彎時深呼吸,恢復姿態時則吐氣.每次重復這動作8—10次.頸部,膝蓋與手部的環繞運動脊椎上半部的運動主要是回旋運動而且回旋的程度通常是很有限的.這運動可以增強上半身的軀干與肩膀的靈活度.雙腳直立張開,與髖部同寬,使膝蓋保持柔軟,手臂與手掌伸展,與肩膀同寬.同時,與肩膀的高度同高,收縮腹部的肌肉,并收緊臀部,維持下髖部正對著正前方.同時,眼睛注視著左手指尖.肩膀與手臂盡可能地往左繞,使右手彎曲,橫過胸部,維持這姿態數秒鐘.回到中心點,然后再往相反的方向彎曲.在身體向左或向右旋轉的時候呼氣,而在恢復中心的時候吐氣,重復這動作8—10次.①身旁置一椅子,直立于椅子旁,一只手靠在椅背上.維持膝蓋的柔軟度,輕輕地抬起右腳的腳跟,同時彎曲頭部與軀干,使頭部與軀干靠近右膝.在做這動作的時候呼氣,維持這動作數秒鐘,然后慢慢地恢復原來的狀態,并吸氣.②提起右膝,使之呈水平狀,在換腳以前,重復這動作4次(如果以單腳站立,然后要提起膝蓋,或是向前彎的時候,會引起背部疼痛的話,那么就要避免做這動作).
2024-10-14 22: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