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上樓梯膝蓋疼且有輕度骨質增生,治療方法包括改善生活方式、物理治療、藥物治療、運動康復、必要時手術治療等。 1.改善生活方式:減少上下樓梯、爬山等磨損膝蓋的活動,控制體重,避免久站、久坐。 2.物理治療:如熱敷、紅外線照射、超短波治療等,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緩解疼痛。 3.藥物治療:口服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雙氯芬酸鈉、塞來昔布等,能減輕炎癥和疼痛;也可服用氨基葡萄糖,有助于修復關節軟骨。 4.運動康復:進行股四頭肌等長收縮訓練、直腿抬高練習等,增強膝關節周圍肌肉力量,穩定關節。 5.手術治療:如果保守治療效果不佳,病情加重,可考慮關節鏡手術等。 總之,輕度骨質增生引起的膝蓋疼痛,應及時就醫,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并注意日常保養,以緩解癥狀,提高生活質量。
2024-10-14 12:0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藥物電火花療法”是集中西藥物與電子醫療技術相結合的一種整體療法。是根據骨關節病發病機理病因以及電對人體的作用創立的。人體骨骼隨著年齡增長,關節軟骨發生退行性改變。常年骨組織磨損,軟骨化學成分發生了變化,承受壓力的能力下降,軟骨面開始出現軟化或破裂,形成骨化,長出新的骨刺。隨著關節長期活動的慢性刺激及其它外界不良因素的影響,激發局部組織神經根充血、水腫、粘連,產生無菌性炎癥,使炎癥的組織循環障礙,營養失調,失去抗病及代償能力,久之,導致一系列病理變化。因此,對于治療此類疾病,不但要解除骨及關節形態上的變化,而且主要消除局部組織的水腫和炎癥。目的是控制疼痛、改善關節功能和生活質量。中醫理論認為:“夫諸關節,一為外傷勞損;二為腎陽不足,精氣衰微,筋脈失養;三為風寒濕邪雜至,合而為痹,流注經絡,經絡困阻,氣血凝滯,經絡不通,不通則痛?!碑敼顷P節發生病變時可導致人體氣血經絡功能失調,故治療應從整體觀念出發,進行辯癥施治。中西醫藥物電火花療法正是根據骨關節病不同病因,采用特制中西藥液在病變部位及相關穴位注射;西藥具有改善血液循環、營養神經并能促進受損神經細胞再生的作用。中藥起到活血通絡、祛風除濕、消腫止痛、益氣強身等作用。高頻電火花放電是在用特制的藥物向病灶部位注射的同時釋放電火花?;鸹娏鞔艌鏊a生的麻脹,通過針頭直達病灶部位,并向肢體迅速擴散,使病變部位及身體形成一個高頻電磁場。能阻斷局部病灶向中樞神經系統發生病理性傳導,在藥物、火花電流刺激雙重作用下,對機體產生特殊生理反應。減輕對神經根的壓迫,消除神經根的炎癥的水腫,從而調整和改善機體機能與病變組織的病理狀態,改善受壓脊髓、神經根的血液循環和營養狀態,改善細胞缺氧所致的代謝障礙,使體內氣血暢通?;鸹▽C體的良性刺激,可降低感覺神經的興奮性,對恢復神經、緩解肌肉痙攣、消除疼痛具有良好的鎮痛鎮靜作用。本療法除中西藥物與電火花的作用外,同時具有脈沖電流和局部外用中藥袋溫熱的物理作用。通過脈沖電力振動和熱傳導刺激,藥物的有效成分形成較高濃度,經皮膚直接吸收,促使局部血管擴張,肌肉的痙攣、攣縮得以迅速緩解。療法的諸種作用協作,截斷頸腰椎間盤突出癥所形成的惡性病理循環鏈,其藥物通過注射及離子熱電透入,直接作用于穴位和病灶處,濃度大,效果佳,尚有火花電等形成的電磁場生物物理作用,故療效佳、見效快。中西醫結合藥物電火花療法,為治療骨關節病創出了一條新路子。隨著臨床的進一步發掘和研究,隨著治療領域的不斷開拓,此療法必將廣泛造福于人類。
2024-10-14 12:0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骨質增生,又稱骨刺.以前人們一直把“骨刺”當作是風濕骨痛的癥狀,從而忽略了骨質增生,治療效果也不理想.而隨著現代醫學技術的不斷提高,人們通過X線攝片便能清晰地辨認骨質增生的部位和增生的程度.如今,通過走中西醫結合的道路,中醫對“骨刺”的認識也有了一個飛躍. 臨床證明,長期服用中藥治療骨質增生的效果是比較顯著的.患者可用威靈仙30克,鹿銜草30克,金毛狗脊45克,去皮雞胸肉250克煲湯飲用.先將上述藥品放入瓦罐內,加10碗水煎至3碗,去滓渣后喝湯.3碗藥汁要暖飲,分早中晚3次,10天為1療程. 不過,為了提高中藥的療效,在治療時還應根據疾病的階段和患者的體質認真辨證才行.中醫認為,骨質增生的早期多為瘀邪交結,凝而不散,治療應化瘀驅邪,舒筋通絡.可服中藥桃仁10克,紅花5克,當歸15克,生地黃15克,川芎5克,赤芍10克,三棱10克,莪術10克,威靈仙15克,地龍10克,土鱉蟲5克,烏梢蛇10克,生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1劑.另用蝎子,蜈蚣各5克研末,每晚服2克.連服1月,病情會明顯好轉.鞏固療效可服六味地黃丸,每日2次,每次10克,連服3個月. 如果病人已是骨質增生的后期,則多系肝腎不足,虛中夾實.不足者有陰虛,陽虛之分,夾實者有瘀結,濕熱之別,病情比較復雜.陰虛者表現為口燥便堅,形瘦眩暈;陽虛者肢體畏寒,小便清長,陽痿滑泄;濕熱者多有關節腫脹,關節內有積液,按之波動,屈伸不利.治療以補腎軟堅為主,可用下列中藥:熟地15克,山萸肉10克,淮山藥10克,丹參30克,皂角刺10克,穿山甲10克,威靈仙15克,生甘草5克.陰虛者加知母10克,龜板,鱉甲各12克;陽虛者加干姜10克,附片15克;瘀結者加桃仁10克,紅花5克;濕熱者加蒼術10克,黃柏10克.
2024-10-14 12:02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醫生建議:您好,根據你的描述可以服用骨仙片填精益髓,壯腰健腎,強壯筋骨,舒筋活絡,養血止痛。用于因骨質增生引起的疾患。對于您這種情況是有效果的。平時避免過度勞累,并適量運動鍛煉以增強體質;清淡飲食,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少吃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希望幫助到您
2024-10-14 12:02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骨質增生癥屬中醫的"痹證"范疇,亦稱"骨痹".中醫認為本病與外傷,勞損,瘀血阻絡,感受風寒濕邪,痰濕內阻,肝腎虧虛骨質增生病因等有關. 1.病理學:不規則的軟骨損害,在負重區域的軟骨下骨硬化,囊腫,邊緣骨贅增生,干骺端血流增加及不同程度的滑膜炎. 2.組織學:早期軟骨表面碎裂,軟骨細胞增生,軟骨面縱向裂開,結晶沉積,同時存在著軟骨修復,骨贅增生;晚期出現軟骨的徹底破壞,表現為軟骨硬化,軟骨消失及軟骨下局灶性骨壞死. 3.生物力學:關節軟骨的可伸張性,抗壓力,抗剪切力及軟骨通透性降低.軟骨水分增加,過度腫脹,軟骨下骨硬化. 4.生化改變:蛋白聚糖的含量(濃度)下降,其分子大小和聚集度改變,膠原纖維的大小,排列以及基質大分子的合成和降解均出現異常改變. 骨質增生癥屬中醫的"痹證"范疇,亦稱"骨痹".中醫認為本病與外傷,勞損,瘀血阻絡,感受風寒濕邪,痰濕內阻,肝腎虧虛等有關. 5.營養學:骨質增生的根本原因是缺鈣.是應力反應的結果.(1)外邪痹阻 中年以后,肝腎不足,氣血漸虛,衛外不固,風濕寒邪乘虛入侵,導致氣血瘀滯,搏結于頸項筋骨,經脈不通,筋骨肌肉失于氣血的溫煦和濡養而致. 癥見:頭頸肩背和四肢疼痛,痛有定處,喜熱惡寒,頸部僵硬,活動受限,后頸部可觸及到條索狀物和壓痛點,上肢沉重無力,伴有頭沉,胸悶,納呆等癥狀,舌質正常或發黯,舌體或有齒痕,脈沉遲或弦滑. 治法:祛風散寒,舒經通絡除痹. 方藥:蠲痹湯加減.羌活15g,防風12g,當歸12g,炙甘草6g,赤白芍各12g,炙黃芪15g,片姜黃12g,生姜6g,蘇木10g. 本方益氣和營,祛風利濕,為風邪偏勝,麻木較重者而設.若疼痛劇烈,寒邪較盛者,加制川烏,附子,細辛,桂枝以散寒止痛;若濕邪偏勝者,可加海桐皮,�薟草,路路通祛風除濕,通經活絡. (2)痰濕阻滯 中年以后腎氣漸虛,氣化無力,水不得化氣,即停蓄而為痰飲;且體虛易招風邪侵入,風痰相搏,阻滯頸部經絡而發病. 癥見:頭項強痛,肩臂酸脹不適,肢體沉重,伴有頭重腦脹,胸脘滿悶,少食多寐,苔白膩,脈沉滑. 治法:燥濕化痰,理氣通絡. 方藥:指迷茯苓丸加味.茯苓12g,黃芩10g,陳皮12g,五味子10g,桔梗6g,姜半夏9g,白芥子10g,地龍12g,膽南星10g. 本方燥濕化痰,理氣通絡.若兼見瘀阻經絡者,可酌加三七,穿山甲,地龍以助其活血化瘀,通絡止痛之力;若兼見有風寒者,可酌加桂枝,羌活,靈仙等以祛風濕,止痹痛;若兼見眩暈者,加天麻,白術;兼見胸痹者,加丹參,瓜蔞,郁金. (3)氣滯血瘀 由于外傷和勞損,使椎體緣組織間隙出血而成瘀,瘀血阻滯經絡發為本病. 癥見:頭頸肩背及四肢麻木,刺痛,痛有定處,拒按,夜間加重,伴有頭暈眼花,視物模糊,失眠健忘,驚惕不安,胸悶胸痛,煩躁,面色不華,舌質紫黯,或有瘀斑,脈多細澀和弦澀. 治法:活血化瘀,疏通經絡. 方藥:化瘀通痹湯加味.當歸18g,丹參30g,雞血藤21g,制乳沒各9g,元胡12g,葛根18g,透骨草21g,姜黃12g,穿山甲10g,地龍12g. 本方活血化瘀,行氣止痛.偏寒者,加桂枝,制川草烏,細辛;偏熱者加敗醬草,丹皮.若氣虛者加黃芪;若兼見痰濕者,加白芥子,膽南星;若兼有胸痹者加薤白,郁金,瓜蔞,半夏. (4)氣血虛弱 年老體弱,氣血衰少,氣虛則腠理不密,風濕寒邪乘虛侵襲,經脈閉阻,氣血運行不暢,血虛筋骨失去濡養皆可致病. 癥見:頭項酸痛不適,肩臂麻木不仁,少寐多夢,自汗盜汗,頭昏目眩,心悸氣短,面色少華,女性患者每于后癥狀加重,或經期紊亂,舌淡苔薄白,脈細弱. 治法:益氣養血,通絡行痹. 方藥:黃芪桂枝五物湯加味.黃芪15g,赤白芍各12g,桂枝10g,鹿角粉6g(分吞),雞血藤15g,生姜6g,大棗4枚. 本方益氣溫經,和營通痹.若兼風濕者,酌加靈仙,透骨草,葛根,羌活,炒蒼耳子等,以祛風濕,止痹痛;若兼瘀血者,酌加地龍,桃仁,紅花,當歸尾等以助其活血化瘀之力;若兼有腎虛者,酌加淫羊藿,菟絲子,狗脊等,以補腎陽,通督脈. (5)肝腎虧虛 腎藏精,主髓;肝藏血,主筋.年老體弱,肝腎精血日漸虧少,筋骨失去滋榮而致. 癥見:肩頸不舒,頭腦脹痛,眩暈,不可轉側,伴神疲乏力,健忘少寐,腰膝酸軟,舌體瘦,質紅絳,少苔或無苔,脈弦細. 治法:益精補腎,滋陰熄風. 方藥:左歸丸加味.熟地15g,山藥15g,山茱萸12g,枸杞子15g,菟絲子10g,生白芍12g,生石決明15g,當歸9g,炙甘草9g,黃精24g. 本方能滋補肝腎真陰而熄風.若兼有風濕者,加靈仙,�薟草,鹿銜草祛風濕止痹痛.骨質增生的家庭治療法 骨質增生會摩擦相鄰的骨頭和神經,血管,導致發炎,并可能在神經末梢形成微小的腫瘤,使患者異常疼痛.一般來說,不到萬不得已,不要采取手術治療,因為骨質增生常會再生. 1,選擇軟底鞋 選擇橡皮底的鞋子對足部較好(勝過皮制的).穿得舒適比穿得好看重要.慢跑鞋是不錯的選擇.避免走在堅硬的表面上,例如水泥地,木板,或無地毯的地板.可在腳跟處加護墊,以減輕疼痛. 2,墊上泡沫軟蟄 軟墊可減輕骨質增生對周圍的壓迫,可以在軟墊骨刺相應的部位挖一個洞. 3,熱敷 如果疼痛的比較厲害,可用亞麻仁敷袋熱敷. 4,泡腳 輪流用熱水及冷水泡腳,對減輕癥狀大有好處,用冰按摩腳底也有幫助. 5,有選擇的鍛煉 你可以用騎腳踏車或游泳取代走路或慢跑,既達到了鍛煉的目的,又不會傷及病腳. 6,減肥 偏胖是引發骨質增生的原因之一,因此減肥也是刻不容緩. 7,應避免的食物 勿吃任何柳橙類水果,尤其是橘子,橙子.也避免糖,酒,咖啡.這些物質將阻撓復原過程,并擾亂體內的礦物質平衡. 8,補充營養素 ?、冫}酸甜菜堿 用量依照產品標示.幫助鈣質吸收.年長者較易缺乏鹽酸.假使你有潰瘍或嚴重胃灼熱的病歷,勿試此產品. ?、阝}及鎂箝合劑 鈣每天1500毫克,鎂每天750毫克.保持鈣,鎂平衡將預防不正常的鈣質堆積. ③蛋白質分解酵素 用量依產品標示.幫助營養的吸收及控制發炎. ?、芫S生素C甲生物類黃酮 維生素C每天2000~4000毫克,黃酮每天100毫克.一種抗發炎劑,對膠原蛋白及結締組織有益,幫助減輕疼痛. ?、菥S生素B群添加維生素B6 每天50—100毫克.同時服用各種維生素B最能發揮其功效,維生素B6是制造鹽酸所必需的. 9,天然藥草 可使用山金車及洋甘菊泡腳.也可將這些藥草包于布內,敷在腳.
2024-10-14 13: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