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侯祥平 主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中醫科
-
臨床癥狀以肺氣上逆、胃氣上逆為多見,主要表現為咳嗽、呃逆、噯氣、惡心、嘔吐。 氣逆不順有虛實之分 對于氣逆的認識有二方面,一是認為逆為不順之義,不順曰逆。如傷寒論說凡厥者,陰陽氣不相順接便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氣機升已而降,降已而升,入而能出,出而復入是為順。反之,有降無升,或有升無降,或出入失調,皆為不順,都屬氣逆。對此可以稱為廣義的氣逆。二是指氣的升降失常,當降不降,或升發太過的病理變化。其本質屬于不順曰逆的范圍,但更為局限,這是臨床論述氣逆的主要方面,可以作為狹義的氣逆理解。 氣逆不降,病涉多臟,有虛實之別。氣之升降,雖與諸臟腑皆有關系,但從臟腑功能而言,則以肺胃肝關系尤為密切。 肺氣逆。肺氣既主宣發,又主肅降,而以宣肅下行為順。邪氣內擾,則肺氣不能宣發,或肺臟本虛,肅降無,以致咳嗽、喘促、胸悶氣急。 胃氣上逆。胃主受納腐熟,其氣以息息下行為順,以降為和。外邪犯胃,或飲食所傷,痰濁積滯,或為肝氣所犯,胃失和降而胃氣上逆,或胃的氣陰虧虛,胃氣虛則胃降無,胃陰虛則胃失潤降,凡此者,可致胃氣上逆,以嘔吐、呃逆、噯氣、惡心、反胃、吐酸為常見癥狀。 肝氣逆。一般認為,肝氣逆有二種情形,一為肝氣上逆,一為肝氣橫逆。肝主疏泄喜條達,若郁怒傷肝,使肝氣升發太過,則肝氣逆而上沖,犯于清竅,則頭痛、眩暈、耳鳴、目赤,甚則昏厥不知人。肝氣橫逆常犯胃侮脾。犯于胃,胃失和降,納化失司,和降失常,則脘痛嘔逆,噯氣泛酸,乘于脾,則運化失司,清氣被抑,癥見脘腹陣陣作痛,痛而即瀉,瀉后暫安。肝氣犯胃乘脾,因于肝氣過旺者,其病屬實,由于脾胃虛弱,運化不及,以致肝木偏旺者,稱為土虛木賊,其病屬虛中夾實。
2016-07-14 16: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