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氣虛不攝是中醫術語,指由于正氣不足,氣的固攝作用減弱,導致血液、津液等物質不能正常運行和固攝,出現各種癥狀。常見表現有出血、自汗、遺尿、遺精、泄瀉等。調理需綜合飲食、運動、藥物等。 1.病因:多因先天不足、后天失養、久病勞損、過度勞累等導致。 2.癥狀:出血表現為鼻出血、牙齦出血、月經過多等;自汗在安靜狀態下也會出汗;遺尿常見于小兒或老年人;遺精多為滑精;泄瀉則大便稀溏。 3.診斷:通過望聞問切,觀察面色、舌苔、脈象,結合癥狀綜合判斷。 4.治療:以補氣為主,常用藥物有人參歸脾丸、補中益氣丸、玉屏風散等。 5.飲食調理:多吃具有補氣作用的食物,如山藥、大棗、牛肉等。 6.運動調理:適當進行太極拳、八段錦等運動,增強體質。 總之,氣虛不攝需要及時調理,改善生活習慣,必要時借助藥物治療。若癥狀嚴重,應及時就醫。
2024-10-23 06: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