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董志勇 副主任醫師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減重中心
-
臨床表現新生兒期巨結腸的癥狀是生后胎使排出障礙或延遲,生后多日不排胎糞,然后出現進行性便秘,開始較輕幾天排便一次.逐漸加重,甚至數周排便一次。出現消化道梗阻癥狀,需要經過刺激肛門、洗腸等方法才能排便。便秘呈進行性加重,常合并低位腸梗阻癥狀,本病體征是腹部高度膨脹、腹壁變薄。肛門指診內括約肌緊縮,壺腹部有空虛感,有時可以觸及干硬糞塊。當手指從肛門拔出時,常有大最氣體及稀便伴隨排出。嬰幼兒期的癥狀則主要是慢性不全性低位腸梗阻、營養不良、發育遲緩等表現。偶爾可能出現腹瀉或腹瀉與便秘交替現象。患兒營養不良,呈慢性病容,腹部顯著膨脹,呈蛙狀腹,可見腹壁靜脈擴張,巨大的腸型和腸蠕動波,肚皮發亮-腸鳴亢進,臍孔平坦和外突,左下腹可觸到糞塊或糞石。有時出現低位腸梗阻癥狀。直腸指檢,直腸空虛無糞塊,可觸及痙攣的內括約肌縮窄環。
2016-07-10 18:00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先天性巨結腸? 先天性巨結腸癥(congenital megacolon)又稱腸管無神經節細胞癥(aganglionosis).因Hirschsprun首先對本病做詳盡的描述,故也稱為Hirschsprung病(簡稱HD)。是一種神經峭細胞源性疾病和多基因遺傳病,是新生兒期低位腸梗阻的常見原因之一。其發病率在1/2000~1/5000,男女為4:1。本病有家族性發生傾向,有報道為4%。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