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冉煒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口腔科
-
晚上睡覺咬牙齒,也稱磨牙,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常見原因包括精神因素、腸道寄生蟲感染、牙齒咬合問題、營養不良、神經系統疾病等。若磨牙情況嚴重,應及時就醫。身體不適時,應盡快尋求專業醫療意見,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切莫自行開處方。
2018-08-11 17:14
1.精神因素:壓力大、焦慮、緊張等情緒可能導致磨牙。需注意調整心態,保持良好心情。
2.腸道寄生蟲:如蛔蟲感染,可刺激腸道引起磨牙。可服用阿苯達唑等驅蟲藥。
3.牙齒咬合問題:牙齒排列不齊、缺牙等,需進行正畸或修復治療。
4.營養不良:缺乏維生素D、鈣等,可通過補充鈣劑和維生素D改善。
5.神經系統疾病:如癲癇、帕金森病等,這種情況較為罕見,需就醫診斷治療。
磨牙的原因多樣,若長期磨牙且影響生活,建議就醫明確原因,采取針對性治療。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磨牙癥的發病原因很復雜,包括精神性、情緒性、牙源性、系統性、職業性、自發性等多種因素。
2016-07-31 20:18
(1)精神心理因素:精神緊張能使閉頜肌張力增加,尤其是焦慮者,試圖通過磨牙的方式來緩解內心的憂郁感,這類病人牙接觸時間長,而且次數頻繁。口腔是有強烈情感性的器官,有些人選擇磨牙的口腔習慣,以滿足受到阻撓的意欲和愿望。另外心理受挫折也引起緊咬和磨牙。
(2)中樞系統控制失調:磨牙癥是一種不自主的下意識動作,是失去高級中樞調節控制的一種反應。人在入睡后,由于大腦皮質活動受到控制,下意識的閉頜反射增加,肌肉張力和收縮的節律性均發生明顯改變,出現緊咬型和磨牙型的活動;蘇醒后,磨牙得到控制。
(3)牙合因素:磨牙癥與牙合因素有密切關系,牙合升高,或有牙合干擾時,就會不自主地磨牙以消除高點,臨床上通過牙合恢復、正畸、調牙合等方法去除咬合干擾后能消除或減輕磨牙癥。另外牙合的類型、牙齒的位置、牙齒的松動、下頜運動型、牙型和修復等,在磨牙癥的發病中也起重要作用。
(4)其他因素:除上述因素外,還有遺傳因素、營養缺乏、維生素和鈣缺乏、胃腸功能紊亂、腸道寄生蟲、血壓改變、睡眠姿勢等均與磨牙癥的發生有相關性。睡眠中側臥位和腹臥位睡眠姿勢容易產生磨牙癥。這些姿勢使下頜受壓不均勻,關節位置改變,牙齒形成干擾接觸致頜肌張力增加,表現出咬牙或磨牙。另外尿酸增多癥、甲亢、過敏、膀胱應激癥、內分泌紊亂等可能與磨牙癥有關系.
1.白天時讓嘴巴保持在健康的休息狀態,即讓牙齒維持松弛,最好是嘴唇相合,牙齒相離2.咬蘋果或生蘿卜等東西使上下顎疲勞,可鎮定嘴巴3.熱敷上下顎,可松弛咬合肌肉,也可減少頭痛的機會4.可到體育用品店買護齒套,有助于防止夜間磨牙5.磨牙與壓力最有關系,因此放松心情是最好的辦法6.減少咖啡因與精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取量7.洗溫水澡8.寬待自己9.學習放松的方法,例如冥想或漸進式放松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醫生建議:您好,小孩磨牙有幾種可能,
2016-07-31 20:25
1.缺鈣,導致神經興奮2,有寄生蟲,
3,牙床結構出現疾病。如果有蛔蟲可以吃磷酸哌嗪寶塔糖,如果缺鈣你可以給他吃點中藥制劑的龍牡壯骨顆粒,期間在結合食補多吃含鈣豐富的食物,如奶類、魚、蝦皮、海帶、排骨湯,同時多吃含維生素D豐富的食物,如豬肝、羊肝、牛肝,來促進鈣的吸收。平時的飲食宜清淡多吃水果蔬菜及清淡食物,并要注意休息。希望對你有幫助,并祝健康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醫生建議:您好,小孩磨牙有幾種可能,
2016-07-31 20:32
1.缺鈣,導致神經興奮2,有寄生蟲,
3,牙床結構出現疾病。如果有蛔蟲可以吃磷酸哌嗪寶塔糖,如果缺鈣你可以給他吃點中藥制劑的龍牡壯骨顆粒,期間在結合食補多吃含鈣豐富的食物,如奶類、魚、蝦皮、海帶、排骨湯,同時多吃含維生素D豐富的食物,如豬肝、羊肝、牛肝,來促進鈣的吸收。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醫生建議:您好,小孩磨牙有幾種可能,
2016-07-31 20:38
1.缺鈣,導致神經興奮2,有寄生蟲,
3,牙床結構出現疾病。如果有蛔蟲可以吃磷酸哌嗪寶塔糖,如果缺鈣你可以給他吃點中藥制劑的龍牡壯骨顆粒,期間在結合食補多吃含鈣豐富的食物,如奶類、魚、蝦皮、海帶、排骨湯,同時多吃含維生素D豐富的食物,如豬肝、羊肝、牛肝,來促進鈣的吸收。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沒有問題,只是每個人的睡覺后表現不一樣而已。
2016-07-31 20: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