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兮恒 主任醫師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
三級甲等
呼吸科
-
間質性肺炎的治愈情況受多種因素影響,包括病因、病情嚴重程度、治療及時性、患者個體差異、治療依從性等。若身體出現不適癥狀,請趕快就醫,按照醫生的指導進行治療,切勿自行用藥。
2018-06-30 09:38
1.病因:如果是感染、藥物等可逆因素導致,積極治療可能痊愈;但若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引起,較難治愈。
2.病情嚴重程度:輕度患者治愈機會較大,重度則較難。
3.治療及時性:早期診斷并治療,效果通常較好。
4.患者個體差異:患者的自身免疫力、基礎健康狀況不同,影響治愈。
5.治療依從性:嚴格遵循治療方案,有助于提高治愈可能。
總之,間質性肺炎的治愈并非絕對,需綜合多種因素判斷。患者應積極配合治療,爭取良好預后。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強迫癥是以強迫觀念、強迫沖動或強迫行為等強迫癥狀為主要表現的一種神經癥。病人深知這些強迫癥狀是不合理、不必要的,但卻無法控制或擺脫,因而十分焦慮和痛苦。.強迫癥的表現形式可以分為五種:
2016-07-28 00:58
1、強迫觀念:這是最常見的一種強迫癥。主要癥狀為腦子里不斷出現某些想法,雖然明知那些想法是不恰當或不必要的,但無法擺脫,引起緊張不安和痛苦。包括強迫性回憶、強迫性懷疑、強迫性對立思維、強迫性窮思竭慮等。強迫回憶和強迫懷疑是是一種回顧性的,腦子里反復出現以往的某種經歷,自知不必,欲罷不能。如出門后老想著門是否關好,抽屜是否鎖好;信寄出后老想著是否寫錯地址、是否封好口;或是對自己說過的話、做過的事懷疑,總懷疑自己是否確實說過或做過,總懷疑自己是說錯了或做錯了等等。還有一種是前瞻性的表現,如強迫性擔心、強迫性焦慮,唯恐出現某件不愉快的事情,多為不幸的、意外的、災難性的。如擔心家人外出遇到車禍;害怕自己會患癌癥、會發瘋、會做出荒謬的事等等。此外,還有窮思竭慮,患者可以在某一段相當長的時間里,老是固定在某一件事情或某一個問題上,也可以碰到什么思考什么,同時伴隨著緊張和焦慮。所謂對立觀念,是指病人每出現一個觀念,馬上就會出現和它完全對立的另一個觀念。而且對立觀念涉及到父母、老師、公認的偉人時,病人十分痛苦。
2、強迫情緒:主要癥狀為心理上出現某些難以控制的不必要的擔心,特別是恐懼。(所以又稱為強迫恐懼)病人主要是對自己的擔心和恐懼,如擔心自己會喪失自控能力,會精神失常,害怕會發瘋、會出現違法的或傷天害理的事等等。
3、強迫表象:這是一種生動鮮明的形象,出現的表象往往會使患者想入非非,如有的男性患者總是不斷出現身邊女孩子的形象。但大多數表象卻是令病人難堪或厭惡的。
4、強迫意向:主要癥狀為患者在一定情景下,出現某種強烈的內在驅動力或立即就付諸行動的沖動感,但實際上并不會直接轉化為行動,卻使患者感到異常的緊張和擔心。如站在一個高處會出現往下跳的意象,擔心會跳下去;在某些場合會出現性沖動的意象,擔心自己會出現不軌行為;看到貴重物品時,會出現據為己有的意象,擔心自己回偷東西等等。患者會因此而感到強烈的不安。
5、強迫動作或強迫行為:這是一種繼發性的強迫現象,一般是由強迫回憶或強迫懷疑而引發的。主要癥狀為患者屈從于強迫觀念,或者為了對抗強迫觀念而表現或產生的重復性動作或儀式、檢查行為。屈從性強迫動作和強迫觀念在內容上是一致的。強迫懷疑引起反復的檢查核對行為,污染的強迫觀念導致反復洗滌,都是典型而常見的。如強迫性反復洗手,由于在患者的腦子里長期形成了一種觀念,總是懷疑身上、衣服上、甚至家里的任何地方都是臟的,并由懷疑洗不干凈發展到成天對臟東西的恐懼,這就形成了強迫觀念。在這種強迫懷疑和恐懼的心理驅使下,患者因為怕臟、怕影響健康,就引發出反復洗手、洗衣、洗澡的行為。在開始時,這種反復洗的行為也許是完全隨意的,但由于強迫觀念逼迫著他們的要反復的去洗,這樣就成了強迫性行為了。雖然他們也感到十分痛苦,但只要違反了這套程序,馬上停止洗,就會感到更加不安,更加焦慮和痛苦。由此看來,強迫癥患者常常是明知其癥狀是毫無根據甚至是荒唐的,但卻無力自控和擺脫,經常陷入極度的內心矛盾沖突之中而感到極為痛苦,這樣也影響了正常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時間長了還會對一切失去信心,甚至產生輕生觀念和輕生行為。B.因而,強迫癥具有三個缺一不可的特征:
(1)病人體驗到的思想或內在驅使是他自己的,是他主觀活動的產物,但他有受強迫的體驗;
(2)主觀上感到必須加以意識的抵抗,這種反強迫與自我強迫是同時出現的;
(3)有癥狀自知力,即病人感到這是不正常的,甚至是病態的,至少病人希望能消除強迫癥。根據醫學統計,強迫癥目前已經成為神經癥中的一種多發病。大多起病于青少年時期,病程長,痛苦大,癥狀頑固,往往會影響患者終身的事業和生活。在我國,強迫癥患者的起病年齡多為10—55歲,平均為20.2歲。平均就診年齡是25.3歲。一般患者的智商偏高,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者占90%。多數患者與其家族因素有關,父母有性格偏差者占63.3%。有95.6%的患者在發病前的性格為不均衡型,患者的個性形成與所受教育和環境的影響有密切關系的占71.1%。多數患者的發病與幼年時期受到不適當的教育和訓練有關。C.心理學研究證明,強迫癥的產生與患者內心的矛盾沖突和個性特點密切相關。因此,要想有效地治療強迫癥就必須應用心理療法。強迫癥的心理治療主要包括一般性心理支持、認知領悟療法、行為療法、個性特征的調整和必要的藥物治療等。在心理治療時必須遵循這樣幾項原則:
1、首先要認識、消除阻礙心理治療的三個因素:個性缺陷、逃避現實、言行不一。由于強迫癥的癥狀是由個性缺陷衍生而來的,大多數在青少年期的個性偏移往往不能引起家長及本人的重視,作為一種怪癖、壞習慣,養成多年,直到十分痛苦時才感到需要醫治,這正是治療難、預后差的主要原因。當人的個性缺陷已經成為心理活動的一部分特征時,改變個性缺陷則是十分困難的事了,所以一部分患者由于習慣了心理的定勢(習慣了個性的缺陷),所以常常表現為言行不一,逃避現實的心理反應,這正是強迫癥治療的最大阻力;
2、必須樹立較長期治療的心理準備。要有長期的治療目標,因為人的個性是自幼年開始養成的,家庭教養、社會影響、自我教育的都對個性的形成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性格的改造是一個長期的、艱苦的過程。只有堅持不懈地持續治療,堅持個性的改造,才是治療強迫癥最有效的方法;
3、克服病態心理,認識自己,參與實踐。
患者要從自己的實際出發,認真分析自己的病情,辨別是非真假,克服長期養成的錯誤的觀點,積極地參加各種活動。凡是真實的、正確的,就堅決去做;凡是虛假的、錯誤的,就果斷地丟棄它。避免“什么都懂,什么也不去做;什么都知道,什么也做不到”,成天在痛苦的情緒中怨天尤人,反而強調種種理由,以“有病”為借口,或為“有病”而辯解,逃避現實。要不斷深化對自己的認識,及時克服病態心理。無論病情輕重,癥狀多少,都不能脫離正常的社會活動(如學習、工作、人際交往等正常生活)。相反自我封閉、與社會隔離,對治療是沒有好處的。藥物治療也是治療強迫癥的主要方法之一,但必須在醫生的指導下應用,千萬不要自己隨意亂用藥。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強迫癥的表現形式可以分為五種:
2016-07-28 01:05
1、強迫觀念:這是最常見的一種強迫癥。主要癥狀為腦子里不斷出現某些想法,雖然明知那些想法是不恰當或不必要的,但無法擺脫,引起緊張不安和痛苦。包括強迫性回憶、強迫性懷疑、強迫性對立思維、強迫性窮思竭慮等。強迫回憶和強迫懷疑是是一種回顧性的,腦子里反復出現以往的某種經歷,自知不必,欲罷不能。如出門后老想著門是否關好,抽屜是否鎖好;信寄出后老想著是否寫錯地址、是否封好口;或是對自己說過的話、做過的事懷疑,總懷疑自己是否確實說過或做過,總懷疑自己是說錯了或做錯了等等。還有一種是前瞻性的表現,如強迫性擔心、強迫性焦慮,唯恐出現某件不愉快的事情,多為不幸的、意外的、災難性的。如擔心家人外出遇到車禍;害怕自己會患癌癥、會發瘋、會做出荒謬的事等等。此外,還有窮思竭慮,患者可以在某一段相當長的時間里,老是固定在某一件事情或某一個問題上,也可以碰到什么思考什么,同時伴隨著緊張和焦慮。所謂對立觀念,是指病人每出現一個觀念,馬上就會出現和它完全對立的另一個觀念。而且對立觀念涉及到父母、老師、公認的偉人時,病人十分痛苦。
2、強迫情緒:主要癥狀為心理上出現某些難以控制的不必要的擔心,特別是恐懼。(所以又稱為強迫恐懼)病人主要是對自己的擔心和恐懼,如擔心自己會喪失自控能力,會精神失常,害怕會發瘋、會出現違法的或傷天害理的事等等。
3、強迫表象:這是一種生動鮮明的形象,出現的表象往往會使患者想入非非,如有的男性患者總是不斷出現身邊女孩子的形象。但大多數表象卻是令病人難堪或厭惡的。
4、強迫意向:主要癥狀為患者在一定情景下,出現某種強烈的內在驅動力或立即就付諸行動的沖動感,但實際上并不會直接轉化為行動,卻使患者感到異常的緊張和擔心。如站在一個高處會出現往下跳的意象,擔心會跳下去;在某些場合會出現性沖動的意象,擔心自己會出現不軌行為;看到貴重物品時,會出現據為己有的意象,擔心自己回偷東西等等。患者會因此而感到強烈的不安。
5、強迫動作或強迫行為:這是一種繼發性的強迫現象,一般是由強迫回憶或強迫懷疑而引發的。
主要癥狀為患者屈從于強迫觀念,或者為了對抗強迫觀念而表現或產生的重復性動作或儀式、檢查行為。屈從性強迫動作和強迫觀念在內容上是一致的。強迫懷疑引起反復的檢查核對行為,污染的強迫觀念導致反復洗滌,都是典型而常見的。如強迫性反復洗手,由于在患者的腦子里長期形成了一種觀念,總是懷疑身上、衣服上、甚至家里的任何地方都是臟的,并由懷疑洗不干凈發展到成天對臟東西的恐懼,這就形成了強迫觀念。在這種強迫懷疑和恐懼的心理驅使下,患者因為怕臟、怕影響健康,就引發出反復洗手、洗衣、洗澡的行為。在開始時,這種反復洗的行為也許是完全隨意的,但由于強迫觀念逼迫著他們的要反復的去洗,這樣就成了強迫性行為了。雖然他們也感到十分痛苦,但只要違反了這套程序,馬上停止洗,就會感到更加不安,更加焦慮和痛苦。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強迫癥的臨床表現有哪些?強迫癥的臨床表現有哪些?強迫癥的基本癥狀是強迫觀念和強迫動作,患者可僅有強迫觀念或強迫動作,或既有強迫觀念又有強迫動作.患者能充分地認識到這種強迫觀念和強迫動作是不必要的,但卻不能以主觀意志加以控制.由于強迫癥狀的出現,患者可伴有明顯不安和煩惱,但有強烈的求治欲望,自知力保持完整.臨床上根據其表現,大體可將強迫癥劃分為強迫觀念及強迫行為兩類.
2016-07-28 01:11
(1)強迫觀念 表現為反復而持久的觀念,思想,印象或沖動念頭.力圖擺脫,但為擺脫不了而緊張煩惱,心煩意亂,焦慮不安和出現一些軀體癥狀.強迫觀念可有下面幾種表現形式.①強迫思想:強迫性懷疑,患者對已完成的事情總是放心不下,要反復多次檢查確實無誤后才能放下心來.如懷疑是否關好門窗,準備投寄的信是否已寫好地址,煤氣是否已關好等等,在懷疑的同時常伴有明顯的焦慮;強迫性回憶,患者對過去的經歷,往事等反復回憶,雖知毫無實際意義,但總是反復回縈于腦中,無法擺脫,因而感到厭煩之極.如回憶已講過的話用詞,語氣是否恰當等;強迫聯想,當患者聽到,見到或想到某一事物時,就不由自主地聯想起一些令人不愉快或不祥的情景,如見到有人抽煙就想到火災;強迫性窮思竭慮,患者對一些毫無現實意義的問題,總是無休止地思考下去,盡管患者的邏輯推理正常,自知力也完整,也知道沒有必要深究,但無法克制.如天為什么要下雨?人為什么要吃飯?地球為什么是圓的?等等.②強迫意向:患者在出現某種正常心理時常出現相反的違背自己的內心意愿,雖然這種相反的意愿十分強烈,但從不會付諸行動.如過馬路時,想到沖向正在駛過的汽車等等.③強迫情緒:患者對某些事物感到厭惡或擔心,明知根本無必要卻不能克制.例如,擔心自己會傷害別人,擔心自己會說錯話,擔心自己受到毒物的污染或細菌的侵襲等.
(2)強迫動作 又稱強迫行為.①強迫洗滌:常見有強迫洗手,洗衣等.如有位醫院掛號員,她認為接觸一些腫瘤病人的門診卡可以“傳染”到腫瘤,如她的手再接觸到家門把手,則認為會間接傳染給自己家人.于是每次下班回家總是喊家人開門,她則高舉雙手進入,然后反復洗手,內,外衣服全部換洗,直到深更半夜才吃點夜餐就寢.②強迫檢查:是患者為減輕強迫懷疑引起的焦慮不安而采取的措施,如出門時反復檢查門窗是否關好,寄信時反復檢查信中的內容,看是否寫錯了字等等.③強迫性儀式動作:患者總是做一些具有象征性福禍兇吉的固定動作,試圖以此來減輕或防止強迫觀念所引起的焦慮不安,如以手拍胸部,以示可逢兇化吉等.④強迫計數:患者見到某些具體對象(如電桿,臺階,汽車,牌照等)時,不可克制地計數,如不計數,患者就會感到焦慮不安.強迫癥狀有時嚴重,有時減輕.當患者心情欠佳,傍晚,疲勞或體弱多病時較為嚴重.女性患者在月經期間,強迫癥狀可加重.而在患者心情愉快,精力旺盛或工作,學習緊張時,強迫癥狀可減輕.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強迫癥的臨床表現有哪些?強迫癥的臨床表現有哪些?強迫癥的基本癥狀是強迫觀念和強迫動作,患者可僅有強迫觀念或強迫動作,或既有強迫觀念又有強迫動作.患者能充分地認識到這種強迫觀念和強迫動作是不必要的,但卻不能以主觀意志加以控制.由于強迫癥狀的出現,患者可伴有明顯不安和煩惱,但有強烈的求治欲望,自知力保持完整.臨床上根據其表現,大體可將強迫癥劃分為強迫觀念及強迫行為兩類.
2016-07-28 01:18
(1)強迫觀念 表現為反復而持久的觀念,思想,印象或沖動念頭.力圖擺脫,但為擺脫不了而緊張煩惱,心煩意亂,焦慮不安和出現一些軀體癥狀.強迫觀念可有下面幾種表現形式.①強迫思想:強迫性懷疑,患者對已完成的事情總是放心不下,要反復多次檢查確實無誤后才能放下心來.如懷疑是否關好門窗,準備投寄的信是否已寫好地址,煤氣是否已關好等等,在懷疑的同時常伴有明顯的焦慮;強迫性回憶,患者對過去的經歷,往事等反復回憶,雖知毫無實際意義,但總是反復回縈于腦中,無法擺脫,因而感到厭煩之極.如回憶已講過的話用詞,語氣是否恰當等;強迫聯想,當患者聽到,見到或想到某一事物時,就不由自主地聯想起一些令人不愉快或不祥的情景,如見到有人抽煙就想到火災;強迫性窮思竭慮,患者對一些毫無現實意義的問題,總是無休止地思考下去,盡管患者的邏輯推理正常,自知力也完整,也知道沒有必要深究,但無法克制.如天為什么要下雨?人為什么要吃飯?地球為什么是圓的?等等.②強迫意向:患者在出現某種正常心理時常出現相反的違背自己的內心意愿,雖然這種相反的意愿十分強烈,但從不會付諸行動.如過馬路時,想到沖向正在駛過的汽車等等.③強迫情緒:患者對某些事物感到厭惡或擔心,明知根本無必要卻不能克制.例如,擔心自己會傷害別人,擔心自己會說錯話,擔心自己受到毒物的污染或細菌的侵襲等.
(2)強迫動作 又稱強迫行為.①強迫洗滌:常見有強迫洗手,洗衣等.如有位醫院掛號員,她認為接觸一些腫瘤病人的門診卡可以“傳染”到腫瘤,如她的手再接觸到家門把手,則認為會間接傳染給自己家人.于是每次下班回家總是喊家人開門,她則高舉雙手進入,然后反復洗手,內,外衣服全部換洗,直到深更半夜才吃點夜餐就寢.②強迫檢查:是患者為減輕強迫懷疑引起的焦慮不安而采取的措施,如出門時反復檢查門窗是否關好,寄信時反復檢查信中的內容,看是否寫錯了字等等.③強迫性儀式動作:患者總是做一些具有象征性福禍兇吉的固定動作,試圖以此來減輕或防止強迫觀念所引起的焦慮不安,如以手拍胸部,以示可逢兇化吉等.④強迫計數:患者見到某些具體對象(如電桿,臺階,汽車,牌照等)時,不可克制地計數,如不計數,患者就會感到焦慮不安.強迫癥狀有時嚴重,有時減輕.當患者心情欠佳,傍晚,疲勞或體弱多病時較為嚴重.女性患者在月經期間,強迫癥狀可加重.而在患者心情愉快,精力旺盛或工作,學習緊張時,強迫癥狀可減輕.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醫生建議:強迫癥患者是以反復的持久的強迫觀念或/和強迫動作為主要癥狀,而心理上要求自己去做這件自己其實不想做的事情。
2016-07-28 0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