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肩周炎患者可使用的藥物包括非甾體抗炎藥、肌肉松弛藥、鎮痛藥、活血化瘀藥、營養神經藥等。 1.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雙氯芬酸鈉等,能有效減輕炎癥和疼痛。 2.肌肉松弛藥:像氯唑沙宗,有助于緩解肌肉緊張。 3.鎮痛藥:例如氨酚曲馬多,適用于疼痛較劇烈時。 4.活血化瘀藥:常見的有活血止痛膠囊,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 5.營養神經藥:甲鈷胺能營養受損神經,促進恢復。 需要注意的是,藥物治療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患者切勿自行用藥。同時,可結合物理治療、康復訓練等方法綜合治療肩周炎。如癥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
2024-10-22 17:3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現代中醫臨床總結古人經驗并結合實證研究,認為肩周炎之發病與氣血不足,外感風寒濕及閃挫勞傷有關,傷及肩周筋脈,致使氣血不通而痛,遂生骨痹,可敷貼舒筋活血、消腫止痛、祛風散寒之膏藥以外治。研究證實,膏藥外敷治療,局部滲透力強,藥物分子經皮膚吸收參與血液循環,直達病處,并通過皮膚傳導至經絡、筋骨,激發肌體的調節功能,促進功能恢復而達到快速治愈之目的。透骨肩周貼由川烏、草烏、防風、桂枝、白芷、葛根、木瓜、川穹、紅花、伸筋草、透骨草、羌活、川椒、骨碎補、川續斷、芙蓉葉、金果欖、乳香、沒藥、生姜、蔥白、老蒜等二十多味名貴中藥材經古法熬制而成,為中醫秘制之正宗黑膏藥,將其直接貼敷于患肩部位,即可借助于人體經絡之通路發揮藥物的行滯祛瘀、開竅透骨、舒筋活血、祛風除濕、散寒止痛等功效,從而徹底治愈肩周炎疾病。除了用正確的適合自己的方法加以治療外,日常的防護工作也是很重要的。1、加強體育鍛煉是預防和治療肩周炎的有效方法,但貴在堅持。如果不堅持鍛煉,不堅持做康復治療,則肩關節的功能難以恢復正常。2、營養不良可導致體質虛弱,而體質虛弱又常導致肩周炎。如果營養補充得比較充分,加上適當鍛煉,肩周炎常可不藥而愈。3、受涼常是肩周炎的誘發因素,因此,為了預防肩周炎,中老年人應重視保暖防寒,勿使肩部受涼。一旦著涼也要及時治療,切忌拖延不治。4、加強肩關節肌肉的鍛煉可以預防和延緩肩周炎的發生和發展。據調查,肩關節肌肉發達,力量大的人群中,肩周炎發作的幾率下降了很多,所以,肩關節周圍韌帶,肌肉的鍛煉強大,對于肩周炎的治療恢復有著重要的意義。
2024-10-22 17:34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1.初期中藥治療 ①中成藥可選用木瓜丸、小活絡丹、國公酒治療。 ②湯藥可選用經驗方:柴胡10克,當歸10克,白芍10克,陳皮10克,清半夏10克,羌活10克,桔梗10克,白芥子10克,黑附片10克,秦艽10克,茯苓10克。以白酒作引,水煎服,每日2次,飯后服用。 2.后期中藥治療 ①中成藥治療:可選用大活絡丹、舒經活絡丸、五加皮酒治療。 ②湯藥可選用經驗方:當歸30克,丹參30克,桂枝15克,透骨草30克,羌活18克,生地黃30克,香附10克,草烏9克,忍冬藤40克,桑枝20克。水煎服用,每日2次。 治療“肩周炎”的食療藥膳: 1.取追骨風30克,酒60克。追骨風入酒內浸泡5日。分數次內服。 2.用老生姜1000克,蔥子500克,甜酒250克。將二味藥搗爛后,炒熱,敷痛處。 3.取生姜500克,大蔥根50克,花椒250克,小茴香100克,白酒150克。先把生姜和蔥根切碎,搗成泥漿,小茴香和花椒搗成面,然后將四味混在一起攪勻,置于鐵鍋中用文火炒熱,加白酒攪和,再裝入紗布袋中,敷于患處。溫度以能耐受為度,上蓋毛巾,再蓋上棉被,使之發汗。第二天藥袋用鍋炒熱繼續用,不必換藥,此藥袋可加酒。每晚1次,堅持治療,定有療效。連服1個月見效,一般需服81天。
2024-10-22 17:34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醫生建議:你好,肩周炎這個情況可以用萬通筋骨片祛風散寒,通絡止痛。用于痹癥,肩周炎,頸椎病,腰腿痛,肌肉關節疼痛,屈伸不利,以及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見以上證候者。口服,一次2片,一日2-3次;或遵醫囑。飲食宜清淡.忌食辛辣、生冷、油膩食物,祝你生活愉快.
2024-10-22 17:34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肩周炎的主要發病原因是:肩周圍軟組織退行性改變,感受風寒濕邪的侵襲,肩關節周圍的韌帶、肌腱等長期勞損,肩部外傷和肩部活動減少等。以上原因可引起肩關節周圍軟組織的急、慢性無菌性炎癥反應,滲出、水腫,日久則肌腱、關節囊粘連,影響到關節的功能活動。1.肩部軟組織的退變:此病多發于體質下降的中老年人群當中,由于體質下降,肩峰下滑囊炎、岡上肌腱炎、肱二頭肌長頭腱鞘炎等。退變使肩周組織充血、水腫、肥厚,組織缺乏彈性,而限制了盂肱關節的活動。2.肩部勞損創傷:肩部長期勞損,可造成肩部軟組織的慢性損傷,又可加速其退變,如肩部骨折、脫位及軟組織損傷,一方面肩部軟組織損傷出血,另一方面由于治療的需要,又必須做較長時間的肩部固定,使肩部組織產生炎癥,形成粘連。3.風寒濕邪:風寒濕邪可使肌肉組織和小血管收縮,肌肉較長時間的收縮,可產生較多的代謝產物,如乳酸及致痛物質聚集,使肌肉組織受刺激而發生痙攣,久則引起肌細胞的纖維樣變性,肌肉收縮功能障礙而引發各種癥狀。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防寒保暖,特別是避免肩部受涼,對于預防肩周炎十分重要。4.內分泌紊亂:肩周炎主要發生在中老年人群當中,主要原因是因為中老年人內分泌紊亂,引起肩周組織充血、腫脹,加重了病變的進展。中醫如何看待肩周炎:中醫認為肩周炎為年老體衰,肝腎不足、氣血虛損,筋骨失于濡養,加之長期勞累,又因肩部露臥受涼,寒凝筋膜而致。日久則筋脈粘連,不能活動。故氣血虛損,血不榮筋為內因,風寒濕邪侵襲為外因。肩周炎的治療方法:經過專家們的多年研究,一致認為:膏藥外敷治療,局部滲透力強,藥物分子經皮膚吸收參與血液循環,直達病處,并通過皮膚傳導至經絡、筋骨,激發肌體的調節功能,促進功能恢復而達到快速治愈之目的。在如此多的中藥中,中藥透骨肩周貼,已成為中醫治療肩周炎用藥之典范,收到了廣大肩周炎患者的強烈推崇。它主要是以中醫內病外治理論為指導,針對肩周炎病機特點而因癥用藥,實現舒筋活絡、活血行氣、散寒止痛等顯著功效。另外,日常生活中要注意:1.多鍛煉,活動筋骨;2.不要長期勞累,傷筋動骨;3.早起晚睡注意防寒保暖,不可使肩部受涼;4.平時洗刷要用溫水,不要用涼水;5.加強營養,增強筋骨抵抗力。
2024-10-23 07: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