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兩個多月寶寶吃奶粉偶爾吐奶且從口鼻噴出,可能是喂養方式不當、胃食管反流、消化不良、奶粉過敏、感染等原因引起。 1. 喂養方式不當:喂奶時速度過快、奶嘴孔徑過大、喂奶后立即平放寶寶等,都可能導致吐奶。喂奶時應注意速度適中,奶嘴孔徑合適,喂奶后豎著抱一會兒并拍嗝。 2. 胃食管反流:寶寶胃食管功能尚未發育完善,容易出現反流。可通過少量多次喂奶,喂奶后保持上半身抬高的姿勢來緩解。 3. 消化不良:寶寶腸胃消化功能弱,奶粉不易消化。可適當減少喂奶量,增加喂奶次數,必要時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雙歧桿菌等益生菌。 4. 奶粉過敏:對奶粉中的某些成分過敏也會引起吐奶。需及時就醫,明確過敏原,可能需要更換為水解奶粉。 5. 感染:如胃腸道感染,可能伴有發熱、腹瀉等癥狀。應及時就醫,進行抗感染治療,常用藥物有頭孢克洛、阿莫西林等。 總之,寶寶吐奶從口鼻噴出需要引起重視,家長要仔細觀察寶寶的情況,如有異常應及時帶寶寶到正規醫院兒科就診。
2024-10-22 17:1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吃奶的嬰兒經常會有吐奶的現象,這是因為嬰兒的胃呈水車,胃的容量小,貢門(緊接食管處嫩寬,關閉作用差,幽門(緊接小腸處僻交緊,而嬰兒吃奶時又常常吸入空氣,因此吃奶后奶汁容易從胃的貢門倒流入口腔,造成吐奶。如何防止嬰兒吐奶呢?1、掌握好喂奶的時間間隔一般說來,乳汁在胃內排空時間約為2~3小時,所以每隔3小時左右喂1次奶比較合理。如果喂奶過于頻繁,上一餐吃進的乳汁還有部分存留在胃里,這必然影響下一餐的進奶量,或是引起胃部飽脹,以至吐奶。2.采用適宜的喂奶姿式有的媽媽喜歡躺著喂奶,采用這種面對面側臥哺乳的姿態式喂奶,嬰兒吐奶的可能性增大。如果媽媽抱起孩子喂奶,嬰兒吐奶的機會就會減少。因為懷抱的嬰兒身體傾斜,胃的下口便相應有了一定的傾斜度、吸入的奶汁由于重。力作用可部分流入小腸。使胃部分騰空。因此,在進食等量乳汁的情況下,抱起孩子喂奶比躺著喂奶發生吐奶的機會要少。3.喂奶后不要急于放下孩子孩子完奶后,媽媽不應立即把他放回到床,而應豎直抱起,讓寶寶趴在媽媽肩頭,媽媽用手輕拍寶寶背部,讓那些隨吸切而吞入的空氣排出,即讓寶寶打嗝兒。氣體在胃中停留,占據一定的空隊是引起寶寶吐奶的重要因素,寶寶打完嗝兒,胃中氣體排空,再放下就不易吐奶。4.吃奶后不宜采取仰臥位通常情況下,嬰兒多采取仰臥位躺在床上。但吃奶后為防止吐,最好不要馬上置孩子仰臥位,應先右側無吐奶現象后再讓他仰臥。
2024-10-22 17:19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這個月齡的寶寶吐奶現象較為常見,因為寶寶的胃呈水平位,容量小,連接食管處的賁門較寬,關閉作用差,連接小腸處的幽門較緊,而寶寶吃奶時又常常吸入空氣,奶液容易倒流入口腔,引起吐奶.媽媽第一次看到寶寶吐奶時可能會很擔心,不知所措.其實只要注意以下幾方面的問題,就可以防止寶寶吐奶.1.采用合適的喂奶姿勢:盡量抱起寶寶喂奶,讓寶寶的身體處于45度左右的傾斜狀態,胃里的奶液自然流入小腸,這樣會比躺著喂奶減少發生吐奶的機會.寶寶吃完奶后豎起來拍拍后背,直至打嗝即可.2.喂奶完畢一定要讓寶寶打個嗝:把寶寶豎直抱起靠在肩上,輕拍寶寶后背,讓他通過打嗝排出吸奶時一起吸入胃里的空氣,再把寶寶放到床上,這樣就不容易吐奶了.3.吃奶后不宜馬上讓寶寶仰臥,而是應當側臥一會兒,然后再改為仰臥.4.喂奶量不宜過多,間隔不宜過密.寶寶吐奶之后,如果沒有其他異常,一般不必在意,以后慢慢會好,不會影響寶寶和生長發育.寶寶吐的奶可能呈豆腐渣狀,那是奶與胃酸起作用的結果,也是正常的,不必擔心.但如果寶寶嘔吐頻繁,且吐出呈黃綠色,咖啡色液體,或伴有發燒,腹瀉等癥狀,就應該及時去醫院檢查了.
2024-10-22 17:19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醫生建議:這個不用擔心的,鮑勃啊吐奶是非常正常的事,他吐奶的時候盡量把他豎起來以免嗆入氣管。另外每次吃完奶了之后一定要豎起來拍嗝,用空心掌在他后背由下至上的拍。這樣就不會再吐了。追問:是混合喂養的,只有吃奶粉才會這樣,還隨鼻屎一起出來。另問下鮑勃啊吐奶是什么意思?醫生回答:是打錯字了,應該是寶寶吐奶,不好意思。
2024-10-22 17:19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吐奶和唇腭裂沒有關系.奶嘴孔如果過小,孩子就要用力吸吮,從而導致空氣與奶汁被一起吸了進去,也容易引起吐奶;但如果奶嘴孔過大,孩子吸吮時就容易被嗆著而引起劇烈的咳嗽.所以,在選擇奶嘴時,我們要考慮到奶嘴孔大小是否適合自己的孩子.注:如果每次吃奶后孩子都要吐奶的話,就需要我們對每次喂奶的數量以及間隔進行適當的調整了.也就是說,喂奶最好做到少而勤,并且每次喂奶后最好能幫助孩子拍嗝.防止吐奶的最好辦法就是幫助孩子拍嗝孩子在3-4個月大之后,不僅可以很好地掌握吸吮技巧,而且賁門的收縮功能也已發育成熟,所以吐奶的次數也就會明顯減少了.而在此之前,每次喂奶后我們最好還是要幫助孩子拍嗝.幫助孩子拍嗝的方法:豎著抱起孩子,輕輕拍打后背豎著抱起孩子后輕輕拍打后背5分鐘以上,是幫助孩子拍嗝的基本方法.如果孩子還是不能打嗝的話,也可以試試用手掌按摩孩子的后背.支起孩子的下巴,讓孩子坐起來讓孩子坐在自己的腿上,然后再輕拍后背的方法也可以.因為孩子坐著的時候,胃部入口是朝上的,因此打嗝也就比較容易了.打不出嗝的時候吸入胃中的空氣,有時會夾在前后吸入的奶汁中,此時如果將孩子上身直立起來,將有利于胃中空氣的排出.因此,媽媽可以將孩子豎著抱起來,或者可以給孩子墊高后背使上身保持傾斜30分鐘左右.如果孩子吐奶了上身保持抬高的姿勢一旦嘔吐物進入氣管會導致窒息.因此在讓孩子躺下時,最好將浴巾墊在孩子身體下面并要保持上身抬高.如果孩子躺著時發生吐奶,我們可以把孩子臉側向一邊.吐奶后,要多注意觀察孩子的狀況在孩子躺著時要把孩子頭部墊高,或者索性把孩子豎著抱起來.吐奶后,孩子的臉色可能會不好,但只要稍后能恢復過來就沒有問題.另外,根據情況可以適當地給孩子補充些水分.補充水分要在嘔吐后30分鐘進行孩子吐奶后,如果馬上給孩子補充水分,可能會再次引起嘔吐.因此,最好在吐后30分鐘左右用勺先一點點地試著給孩子喂些白水.吐奶后,每次喂奶數量要減少到平時的一半在寶寶精神恢復過來,又想吃奶的時候,我們可以再給寶寶喂些奶.但每次喂奶量要減少到平時的一半左右,不過喂奶次數可以增加.在寶寶持續嘔吐期間,我們只能給寶寶喂奶,而不能喂其他食物,包括輔食.
2024-10-22 18: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