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沙眼是由沙眼衣原體感染引起的一種慢性傳染性眼病。治療沙眼通常包括使用抗生素眼藥水或眼藥膏、注意眼部衛生、改善生活習慣、增強免疫力等。飲食方面,要多吃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 1.藥物治療:可使用利福平滴眼液、磺胺醋酰鈉滴眼液、紅霉素眼膏等抗生素藥物,抑制沙眼衣原體的生長繁殖。使用時需遵醫囑,注意藥物可能的不良反應。 2.眼部清潔:經常用生理鹽水清洗眼部,去除分泌物,保持眼部清潔。 3.生活習慣:避免用手揉眼,勤洗手,毛巾定期消毒,不與他人共用毛巾。 4.增強免疫:適當鍛煉,保證充足睡眠,有助于提高身體抵抗力。 5.飲食調理: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如胡蘿卜、菠菜、橙子等,補充維生素 A、C 等營養物質。 總之,沙眼患者應積極治療,注意眼部衛生和生活習慣,同時合理飲食,促進病情恢復。如癥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到正規醫院眼科就診。
2024-10-22 16:5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自磺胺及抗生素應用后,沙眼治療上有了顯著進行.實驗研究證明,利福平,四環素,金霉素,土霉素,紅霉素,磺胺及氯霉素等對沙眼衣原體有抑制作用. 1.局部用藥0.1%利福平或0.5%金霉素或四環素眼藥水每日滴眼3~6次,效果較好.但此類藥物水溶后,數周即逐漸失效,需重新配制.若制成眼藥膏或混懸液可保存較久.10%~30%磺胺醋酰鈉和0.25%~0.5%氯霉素眼藥水易于保存,效果亦佳.前述各藥一般需持續用藥1~3個月.亦可行間歇療法即用藥3~5日后,停藥2~4周,再行用藥,效果亦佳,易于堅持,對于大部分結瘢而仍有殘余乳頭增生“小島”者,可以硫酸銅筆腐蝕,促進結瘢. 2.全身治療急性期或嚴重的沙眼,除局部滴用藥物外,成人可口服磺胺制劑等.連續服用7~10天為一療程,停藥1周,可再服用.需2~4個療程,應注意藥物的副作用. 3.手術治療乳頭增生嚴重的,可行藥物摩擦,以棉簽或海螵蛸棒蘸蛸棒蘸磺胺或四環素,摩擦瞼結膜及穹隆結膜.濾泡多者行壓榨術,局麻下以輪狀鑷子擠破濾泡,排出其內容,同時合并藥物治療,促進痊愈.對消眼的后遺癥如少數倒睫可行電解術,瞼內翻倒睫者,需作手術矯正.
2024-10-22 16:54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自磺胺及抗生素應用后,沙眼治療上有了顯著進展。實驗研究證明,利福平、四環素、金霉素、土霉素、紅霉素、磺胺及氯霉素等對沙眼衣原體有抑制作用。1.局部用藥0.1%利福平或0.5%金霉素或四環素眼藥水每日滴眼3~6次,效果較好。但此類藥物水溶后,數周即逐漸失效,需重新配制。若制成眼藥膏或混懸液可保存較久。10%~30%磺胺醋酰鈉和0.25%~0.5%氯霉素眼藥水易于保存,效果亦佳。前述各藥一般需持續用藥1~3個月。亦可行間歇療法即用藥3~5日后,停藥2~4周,再行用藥,效果亦佳,易于堅持,對于大部分結瘢而仍有殘余乳頭增生“小島”者,可以硫酸銅筆腐蝕,促進結瘢。2.全身治療急性期或嚴重的沙眼,除局部滴用藥物外,成人可口服磺胺制劑等。連續服用7~10天為一療程,停藥1周,可再服用。需2~4個療程,應注意藥物的副作用。3.手術治療乳頭增生嚴重的,可行藥物摩擦,以棉簽或海螵蛸棒蘸蛸棒蘸磺胺或四環素,摩擦瞼結膜及穹隆結膜。濾泡多者行壓榨術,局麻下以輪狀鑷子擠破濾泡,排出其內容,同時合并藥物治療,促進痊愈。對消眼的后遺癥如少數倒睫可行電解術,瞼內翻倒睫者,需作手術矯正。
2024-10-22 16:54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醫生建議:你好,建議可以使用氯霉素滴眼液,本品可用于結膜炎、沙眼、角膜炎和眼瞼緣炎。需要注意的是本品雖是局部用藥,但因氯霉素具有嚴重的骨髓抑制作用,孕婦及哺乳期婦女使用后亦可能引致新生兒和哺乳嬰兒產生嚴重的不良反應,故孕婦及哺乳期婦女宜慎用。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2024-10-22 16:54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1。西醫藥治療(1)點0.1%利福平或0.1%酞丁安的生理鹽水混懸液或0.5%金霉素或新霉素眼藥水,電可點0.25%的氯霉素眼藥水、10%~30%磺胺醋酰鈉眼藥水,每日3~6次,每次1~2滴。晚上涂抗生素眼膏。(2)口服碘胺制劑、螺旋霉素、新霉素、四環素及強力霉素等均可收效。需與局部點藥配合。(3)后遺癥及并發癥參見有關病治療。2。中醫藥治療:本病相當于中醫的椒瘡和粟瘡范疇。本病配合中醫藥治療,特別在急性亞急性期,可收良效。(1)風熱偏盛:眼內癢澀,迎風淚出,瞼內細小顆粒叢生。治法:散風清熱。方藥:見麥粒腫內容。(2)脾胃熱盛:澀癢痛重,眵淚多而膠黏,羞明難睜,瞼內紅赤,脈絡模糊,顆粒大,大便秘結,舌紅苔黃,脈滑數。治法:清脾胃,祛風邪。方藥:廣陳皮、防風、元明粉、荊芥、桔梗、大黃各10克,連翹、知母、黃芩、元參、生地各12克,黃連6克。(3)血熱壅盛:眼刺癢灼痛,磣澀羞明,眵淚黏膠,瞼內顆粒累累,連而成片,色紅赤,甚則黑睛赤膜下垂。可兼心煩口干,舌紅,脈數。治法:涼血散淤清熱。方藥:大黃、紅花、白芷、防風各10克,當歸、梔子仁、黃芩、赤芍、生地、連翹各12克,生甘草6克。町酌加丹皮。
2024-10-23 0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