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孕婦吃藥可能對胎兒有影響,影響程度取決于藥物種類、用藥時間、劑量、孕婦自身狀況及胎兒發育階段等。 1.藥物種類:部分藥物如利巴韋林、異維 A 酸、沙利度胺等,明確對胎兒有致畸作用。而青霉素、頭孢類等相對較安全。 2.用藥時間:在孕早期,特別是受孕后的 3-8 周,胎兒器官分化關鍵期,藥物影響較大。 3.劑量:大劑量用藥往往比小劑量用藥風險高。 4.孕婦自身狀況:若孕婦本身肝腎功能不佳,可能影響藥物代謝,增加胎兒風險。 5.胎兒發育階段:孕晚期用藥可能影響胎兒器官功能,而非致畸。 總之,孕婦用藥需十分謹慎。在孕期患病,應及時就醫,告知醫生懷孕情況,由醫生權衡利弊后選擇合適藥物。切勿自行用藥,以免對胎兒造成不良影響。
2024-10-22 17:2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您好;孕前孕期用藥,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謹慎安全用藥.不同時間用藥產生的后果不同:在卵子受精后1周內用藥,受精卵尚未種植在子宮內膜,一般不受藥物影響;如受精1-2周內用藥,受精卵已種植于子宮膜,但組織尚未分化,藥物產生的影響除流產外,并不引起致畸,屬安全期。故在孕前或孕早早期服用了一些藥物對胎兒不會有太大的影響,不必過分擔心,也不必因此作人工流產。受精后3-8周(停經5-10周)是胚胎各器官分化形成時期,極易受藥物等外界因素影響而導致胎兒畸形,屬“致畸高度敏感期”。在此時期不必用藥時堅決不用,包括一般保健品、滋補藥。可用可不用的,或暫時可停藥的,就不用。如必須用藥,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謹慎安全用藥。如繼續妊娠,可在懷孕16-20周進行產前診斷(包括B超),進一步了解胎兒生長發育情況及排除胎兒畸形。
2024-10-22 17:23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你好,你的月經是10月12-13號左右,那么18號吃藥的時候還是安全期,還沒到排卵期,而且藥物一般2-3天已經排泄干凈,所以你24-25號同房時體內基本上沒有藥物成份了,所以不會影響受精卵。其次胚胎在受精的最初2周內對各種致畸因素不敏感,包括藥物的影響,所以不用擔心。1、現在已經孕4個月了,胎兒的各個器官已經成形,以后通過定期產檢能夠及時了解胎兒的生長發育情況,有無異常和畸型,通過一系列的檢查,多數能夠檢查出來。2、胎兒的骨骼開始生長發育,所以如果只是通過食物補充鈣劑不能夠滿足胎兒的需要,需要補充些鈣片。
2024-10-22 17:23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醫生建議:根據你的描述,這種藥物對懷孕早期是不能使用的,容易造成胎兒心臟不好追問:,那要多久不吃才能要孩子醫生回答:停藥后下個月可以懷孕追問:好的謝謝醫生回答:希望我的回答能給你幫助,關閉后請給評價。
2024-10-22 17:23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根據藥物可能對胎兒的不良影響,一般將藥物分為5類(1979年美國FDA制定):A類:已證實此類藥物對胎兒沒有不良影響,是最安全的一類.B類:動物實驗已證明此類藥物對子代無危害,但未在人類進行充分的研究.動物試驗證實有副作用,但也未在人類的研究中得到證實.多種藥物屬于此類,如青霉素和磺胺等.C類:動物實驗證明對胎畜有副作用(致畸或殺死胚胎),但未在人類研究中得到證實;或動物和人類均未有充分的研究.這類藥物臨床選用最為困難,而妊娠期很多常用藥物均屬于這類藥物.D類:對胎兒的危害性有明確證據,只有在搶救危重病人時考慮使用.X類:在動物和人的研究均證實,它可使胎兒異常,對人和動物有危害而無益.這類藥物孕婦禁用.有些藥其后有兩種標示,如乙醇(D/X),磺胺類(B/D),阿司匹林(C/D),布洛芬(B/D)吲哚美辛(B/D),可待因(B/D),安儂痛(B/D),哌替啶(B/D),芬太尼(B/D)等.這系有兩種可能,如乙醇,短期少量使用為D,長期大量使用則為X.(1)抗感染藥物的選用①抗生素:許多抗生素均未發現對胎兒有不良影響.有些已明確對胎兒危害較大的抗生素如卡那霉素,鏈霉素,四環素和氯霉素,妊娠期最好不要使用.②抗真菌藥:妊娠期易患白色念珠菌性陰道炎癥,治療常用藥為:克霉唑,咪康唑及制霉菌素,妊娠早期使用這3種藥治療陰道炎未發現對胎兒有致畸現象.妊娠期口服灰黃霉素治療皮膚,頭發及指甲癬病,有報道發生連體雙胎.因此妊娠期一般不用此藥.妊娠期注射兩性霉素治療全身組織原蟲病,球霉菌病及念珠菌病的安全性目前了解也很少,根據幾例早期妊娠用兩性霉素未發現對胎兒有不良影響的報道,將其列為B類藥物.但對患有全身性霉素菌感染威脅生命時,用藥的效益遠超過藥物的危害.③抗寄生蟲藥:滴蟲性陰道炎是妊娠期常見的合并癥,用于治療滴蟲的特效藥-甲硝唑(滅滴靈),幾十年來的臨床應用無明確致畸報道,被認為是安全的藥物(B類).氯喹用于治療瘧疾在妊娠期應用的安全性報道很少,該藥屬于C類.然而,對于患瘧疾的孕婦來說,使用氯喹治療瘧疾的好處超過理論上的危害.奎寧也是廣泛應用于治療瘧疾的藥物,有報道在企圖墮胎而大劑量應用后,致畸率增加,因此妊娠期禁用此藥.④抗病毒藥物:阿昔洛韋是抗皰疹病毒的藥物,包括單純皰疹,帶狀皰疹及巨細胞病毒,有口服或注射制劑.尚無早期妊娠用藥的報道,妊娠中期及晚期用藥無不良影響.但是,由于對于這種藥的抗病毒機制還不確切了解,所以最好不用于治療無合并癥的粘膜皮膚皰疹,僅用于治療威脅生命的全身漫性感染.阿糖腺苷亦為有效抗皰疹病毒藥.曾用于治療漫性皰疹及新生兒病毒性腦炎.對孕婦用藥后的影響還沒有充分的研究,列為C類藥物.(2)心血管藥物的選用治療妊娠期有癥狀的風濕性心臟病和先天性心臟病的藥物有很多種,例如地高辛,肝素,利多卡因等.這些藥物大多數是安全的.①洋地黃制劑:地高辛是最常用的洋地黃制劑,能迅速經過胎盤到達胎兒血液中.應用一般治療量對胎兒無不良影響.近年開始用地高辛及其他抗心律不齊藥治療胎兒宮內心動過速.②β一腎上腺素能受體阻斷劑:普奈洛爾常用于治療妊娠期室上性及室性心動過速.目前無致畸的報道.拉貝洛爾,美托洛爾和阿替洛爾等藥雖然英國孕婦已廣泛應用,但關于對孕婦的安全性方面的資料仍很少.③利尿劑:噻嗪類早期妊娠應用,有增加胎兒畸型發生率的可能.④血管舒張劑:肼屈嗪可用于治療妊娠高血壓,偶可發生反射性心動過速,與普萘洛爾合用可減少這種不良反應.⑤作用于中樞的降壓藥:甲基多巴和可樂定常用于妊娠期治療高血壓癥的藥物,多年來證實對母嬰均安全.⑥鈣拮抗劑降壓藥:硝苯啶(心痛定)近年用于治療妊娠中,晚期合并各種重癥高血壓病,有較好療效.但不能與硫酸鎂合用,否則將發生全身肌肉松弛的嚴重不良反應.⑦抗心律失常藥:目前還沒有發現奎尼丁對胎兒有不良影響;利多卡因用于早期妊娠對胎兒無不良反應;維拉帕米,普魯卡因酰胺妊娠用藥的資料很少.(3)治療哮喘病藥物的選用一般非孕期治療哮喘的藥物妊娠期可繼續應用.茶堿類是常用的支氣管擴張藥.其它的含麻黃堿的口服制劑屬于C類.另一種口服降糖藥苯乙福明(降糖靈),可經過胎盤到胎兒體內與膽紅素爭奪蛋白結合,使血中游離膽紅素增高,造成新生兒黃疸,加重新生兒低血糖,并易發生酮血癥.因此,妊娠期禁服口服降糖藥.胰島素:圍產醫學專家認為,用注射胰島素控制孕婦血糖水平,使整個妊娠期間血糖接近正常水平,可以減低糖尿病人圍產兒死亡率及畸胎發生率.(4)止吐藥物的選用惡心,嘔吐是妊娠期常見癥狀,尤其是在妊娠早期更為常見.目前最常用的止吐藥為吩噻嗪類藥物.氯丙嗪和異丙嗪的致畸率并不比對照組多;美克洛嗪及賽克利嗪均無致畸現象.(5)解痙鎮靜藥的選用①硫酸鎂:多年來用于治療先兆子癇及子癇,效果較好,是產科常用的解痙鎮靜藥.臨床大劑量應用(20~25g/d)在腎功能正常的病人,對母嬰是安全的,未發現對胎兒有不良影響.但鎂離子通過胎盤迅速,可使胎兒或新生兒神經肌肉無力或嗜睡.②巴比妥鹽:巴比妥鹽類藥物均可經胎盤迅速轉運到胎兒血液中,短效制劑幾分鐘,長效制劑30分鐘后,母體血與胎兒血藥濃度達到平衡.妊娠期偶然短期應用巴比妥鹽作為鎮靜安眠藥,對胎兒無不良影響.產程內應用可使新生兒發生不同程度的呼吸抑制,但經新生兒復蘇等處理后,對嬰兒健康無明顯影響.③水合氯醛:妊娠期服用安眠劑量未發現對胎兒有不良影響.
2024-10-22 2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