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腳踝腫疼多年,季節影響大,治療無果怎辦?
我爸爸的腳踝老是腫疼,和季節性也有關系,下雨或者進入冬天就很嚴重,但是夏天也會腫疼!嚴重的時候,走路都走不了,吃了中藥,西藥,也住院打針,但是都不見有好轉,這樣子可能持續十多年了。怎么辦?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腳踝腫疼多年且受季節影響,治療效果不佳,可能與關節炎、痛風、損傷、心腎疾病、血管問題等有關。 1.關節炎:常見的如骨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等。炎癥刺激導致關節滑膜增生、積液,引起腳踝腫疼。治療上可使用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雙氯芬酸鈉,以及抗風濕藥如甲氨蝶呤。 2.痛風:血尿酸水平升高,尿酸鹽結晶沉積在關節處,引發炎癥。藥物治療可選擇秋水仙堿、別嘌醇等。 3.損傷:陳舊性損傷未完全恢復,天氣變化或勞累時易發作。需注意休息,可外用云南白藥氣霧劑等。 4.心腎疾病:心功能不全或腎功能異常,導致水鈉潴留,引起下肢水腫。治療重點在于改善心腎功能,常用藥有利尿劑如呋塞米。 5.血管問題:下肢血管狹窄、栓塞等,影響血液回流。可使用抗血小板聚集藥如阿司匹林。 總之,腳踝腫疼原因復雜,建議到正規醫院進行全面檢查,如血尿酸檢測、風濕因子測定、心腎功能檢查、血管超聲等,明確病因后進行針對性治療。同時,要注意休息,避免勞累和久站,注意保暖。
2024-10-22 16:3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概念須與風濕相區別。在19世紀中葉之前,人們往往將兩者混為一談。隨著科技醫療發展,人們對類風濕也認識得越來越清楚。類風濕性關節炎這一病名是1858年由英國醫生加羅德首先使用的。1896年舍費爾和雷蒙將該病定為獨立的疾病,同年斯蒂爾對兒童型的類風濕性關節炎作了詳細的描述。1931年塞西爾等人發現類風濕病人血清與鏈球菌的凝集率很高,1940年瓦勒發現類風濕因子。1945年卡維爾蒂、1961年斯勒芬分別提出類風濕發病機理的自身變態反應理論,并得到確定。1941年國正式使用“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病名。目前,除中、英、美三國使用“類風濕性關節炎”病名外,法國、比利時、荷蘭稱之為慢性進展性多關節炎;德國、捷克和羅馬尼亞等稱之為原發性慢性多關節炎;前蘇聯稱之為傳染性非特異性多關節炎;日本則稱之為慢性關節風濕癥。治療類風濕一般采用中西醫結合,中成藥像撐筋散是對這個病治療在醫學界還是比較不錯的,只要關節沒有變形之前,類風濕性關節炎還是可以有效的治療的,需要患者耐心的治療。
2024-10-22 16:35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風濕性關節炎為一種慢性疾病,病人常因關節疼痛、活動減少、常年服藥等因素影響食欲與消化功能。而食物又是日常生活所需的營養及能量的主要來源。如果病人飲食的營養及能量不能滿足機體的需要,那么,不僅所服藥物起不到治療作用,而且病情還會進一步惡化。所以飲食調養對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來說非常重要。首先,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應選用高蛋白、高維生素及容易消化的食物,經過合理的營養搭配及適當的烹調,盡可能提高患者食欲,使患者飲食中的營養及能量能滿足機體的需要。其次,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不宜服用于病情不利的食物和刺激性強的食品,如辣椒等,尤其是類風濕性關節炎急性期的病人及陰虛火旺型病人最好忌用。糖類及脂肪也要少用,這是因為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常選用糖皮質激素,導致糖代謝障礙,血糖增高,而脂類食物多粘膩,可使血脂膽固醇升高,造成心臟、大腦的血管硬化,并且對脾胃功能也有一定損害。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的食鹽用量也應比正常人少,因為鹽攝入過多會造成鈉鹽潞留
2024-10-22 16:35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醫生建議:您好,根據你的情況,我建議你服用風濕關節炎片(利克)本品祛風燥濕,活血止痛。用于風濕痹痛,腰腿疼痛,風濕性關節炎等癥。服用該藥時,禁食辛辣油膩刺激性食物,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運動勿過于激烈,適當補充些鈣質,早晨適當出外曬曬太陽,勿長期干重活,多加休息。
2024-10-22 16:35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關節炎的傳統治法是益氣養血,祛風除濕,搜風通絡化痰祛淤。“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民間治療本病的良方妙藥有:1:藥酒療法內服藥方:白術、杜仲、仙靈脾各12克,全蝎、秦艽、防風、川烏、草烏、木瓜、牛膝、當歸、川芎、金銀花、麻黃、烏梅各9克,蜈蚣3條,白酒250毫升,紅糖250克。制法:將藥、酒共致陶罐內,布封口,泥糊緊,文火煎2小時后,埋地下或放進井水中,去火毒,1晝夜后濾渣取液備用。用法:每飯后服35毫升,日3次,10天為1療程。外用處方:大血藤、絡石藤、青風藤各30克,木瓜、沒藥各15克,牛膝、木防己、丹皮、乳香、田七各12克,桃仁、桑支各6克,白酒500毫升。用法藥浸酒內1周后用棉花沾藥酒涂擦患處,日3-5次療效:治風濕性關節炎內服外擦1療程見效,3療程可愈。有效率達90%。2:處方:海風藤、寬筋藤、忍冬藤、丁公藤、石楠藤、雞血藤各30克。用法:共研細末,每服2克,日3次,28天為1療程。療效:用藥1療程,有效率達91%希望對你有所幫助。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為促進疾病的恢復,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以下幾點:(1)居住的房屋應通風、向陽,保持空氣新鮮。被褥要干燥,輕暖。床鋪要平整。切勿在風口處睡臥。(2)洗漱宜用溫水,晚間洗腳,熱水應能浸及踝關節以上,時間在15分鐘左右,以促使下肢血流通暢。(3)出汗較多者,須用干毛巾及時擦干,衣服汗濕后應及時更換,避免受風。(4)注意氣候變化,天氣劇變寒冷時,及時添加衣服。注意保暖,預防感冒。(5)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正確對待疾病,切不可急躁焦慮,也不可滿不在乎,更不能情緒低落。要善于自制,努力學習,積極工作,心胸寬廣,愉快生活。(6)堅持鍛煉身體,以增強體質,提高抗病能力。飲食應注意以下幾點:(1)飲食要節制。飲食要定時、定量,食物的軟、硬、冷、熱均要適宜。不可因擔心體質虛弱、營養不夠而暴飲暴食,增加脾胃負擔,傷及消化功能。(2)飲食宜清淡。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經常受病痛折磨,又長期以藥物為伴。病發作時,更是茶飯不香,故食宜清淡。一則可以保持較好的食欲,二則可以保持較好的脾胃運化功能,以增強抗病能力。(3)飲食不可偏嗜。雞鴨魚肉,五谷雜糧,蔬菜瓜果均不可忽視,應搭配合理。(4)正確對待食補與藥補
2024-10-22 19: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