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輕微地中海貧血一般無需特殊治療,若血紅蛋白較低或有其他癥狀,可能需要藥物干預。藥物選擇包括鐵劑、維生素類、促紅細胞生成素等。同時,日常生活中的飲食調理也很重要。 1.鐵劑:如琥珀酸亞鐵片,可補充鐵元素,改善貧血狀況,但使用前需明確體內鐵含量,避免鐵過載。 2.維生素類:如維生素 B??片、葉酸片,有助于促進紅細胞的生成和發育。 3.促紅細胞生成素:能刺激骨髓造血,提升紅細胞數量,但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4.雄激素:像司坦唑醇片,可刺激造血,但可能有一定副作用,如肝功能損害等。 5.中藥調理:部分中藥方劑,如歸脾湯等,可能對改善貧血癥狀有一定幫助,但需專業中醫辨證論治。 輕微地中海貧血患者應定期復查血常規等相關檢查,遵循醫生建議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同時,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結構,有助于維持身體的健康狀態。
2024-10-22 16:4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病情分析:地中海貧血是一種遺傳性疾病,在我國多見于南方沿海地區——兩廣、湖南、湖北、四川、浙江、福建和臺灣地區。這種疾病是由于紅細胞內的血紅蛋白數量和質量的異常造成紅細胞壽命縮短的一種先天性貧血。此病目前尚無特殊根治方法。只有間斷輸血或輸濃縮的紅細胞以補充紅細胞的不足。地中海貧血的患者由于長期貧血,導致機體缺氧和其他營養成分缺乏,機體免疫力低下,容易發生各種感染性疾病。輕度貧血是指血色素在9克以上,此種輕度貧血若時間短不會影響寶寶生長發育,若長期不予以糾正,也會對寶寶造成影響。貧血的寶寶面色發黃白,體力弱,精神食欲不好,易生病,久而久之則會影響發育。甲種:地中海貧血癥(Tha1assaemia)是由普通染色體里的一粒不正常遺傳因子引起的,屬單基因隱性。由于此病屬隱性遺傳,故只有一粒有問題的因子的人仍不會病發,只成為此癥的攜帶者。簡單來說,地中海貧血癥就是小孩子天生性貧血。由于此癥在地中海一帶較常見,因而得名。不過,患此癥的兒童則要比普通貧血病患者痛苦多了。血紅蛋白(又稱血色素)是紅血球最主要成分之一,用來攜帶氧氣及碳酸氣。
2024-10-22 16:4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地貧:現在的治療方法就是每四個星期作定期的輸血和定時注射除鐵藥物. 輸血后,紅血球會在未來的四個月內漸漸地分解.而紅血球里鐵質會積聚在身體內.鐵質積聚過多時便會破壞肝臟,心臟及身體各部份.假如這個問題得不到解決,患者都不能活多過二十歲,所以病人需要接受「除鐵藥─Desferal」的皮下注射去排泄這些多余的鐵質,而每星期中需要注射五至七晚.這種治療十分成功,大多數的兒童接受輸血及除鐵藥治療后都能有正常健康生活.我們很希望患者有正常的學業,工作,婚姻及下一代.但這種皮下注射藥物畢竟未夠完美,我們希望有更好藥物來替代,尤其是口服的除鐵藥. 另外一種治療方法就是骨髓或臍帶血移植:由病童一位與他的組織吻合兄弟姊妹捐出骨髓移植到病童體內.
2024-10-22 16:42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醫生建議:你好!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又稱地中海貧血)是由于血紅蛋白的珠白肽鏈合成障礙或速率降低,血紅蛋白產量減少所引起的一組遺傳性溶血性貧血。由于珠蛋白基因畸變的多樣性,本組疾病不僅有多種類型,而且臨床表現不一,輕者終生無癥狀,重者胎死宮內或早年夭亡,中間型則介于二者之間。建議服用阿膠補血膏,飲食宜清淡為主,注意衛生,合理搭配膳食。
2024-10-22 16:42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輕型地貧無需特殊治療。中間型和重型地貧應采取下列一種或數種方法給予治療。1.一般治療注意休息和營養,積極預防感染。適當補充葉酸和維生素E。2.輸血和去鐵治療此法在目前仍是重要治療方法之一。紅細胞輸注少量輸注法僅適用于中間型α和β地貧,不主張用于重型β地貧。對于重型β地貧應從早期開始給予中、高量輸血,以使患兒生長發育接近正常和防止骨骼病變。其方法是:先反復輸注濃縮紅細胞,使患兒血紅蛋白含量達120~150g/L;然后每隔2~4周輸注濃縮紅細胞10~15ml/kg,使血紅蛋白含量維持在90~105g/L以上。但本法容易導致含鐵血黃素沉著癥,故應同時給予鐵鰲合劑治療。3.鐵鰲合劑常用去鐵胺(deferoxamine),可以增加鐵從尿液和糞便排出,但不能阻止胃腸道對鐵的吸收。通常在規則輸注紅細胞1年或10~20單位后進行鐵負荷評估,如有鐵超負荷(例如SF>1000μg/L)、則開始應用鐵鰲合劑。去鐵胺每日25~50mg/kg,每晚1次連續皮下注射12小時,或加人等滲葡萄糖液中靜滴8~12小時;每周5~7天,長期應用。或加入紅細胞懸液中緩慢輸注。去鐵胺副作用不大,偶見過敏反應,長期使角偶可致白內障和長骨發育障礙,劑量過大可引起視力和聽覺減退。維生素C與鰲合劑聯合應用可加強去鐵胺從尿中排鐵的作用,劑量為200rng/日。4.脾切除脾切除對血紅查白H病和中間型β地貧的療效較好,對重型β地貧效果差。脾切除可致免疫功能減弱,應在5~6歲以后施行并嚴格掌握適應證。5.造血干細胞移植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是目前能根治重型β地貧的方法。如有HLA相配的造血干細胞供者,;應作為治療重型β地貧的首選方法。6.基因活化治療應用化學藥物可增加γ基因表達或減少α基因表達,以改善β地貧的狀,已用于臨床的藥物有經基脲、5-氮雜胞苷(5~AZC)、阿糖胞苷、馬利蘭、異煙肼等,目前正在探索之中。
2024-10-22 23: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