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胡津麗 主任醫師
江蘇省中醫院
三級甲等
針灸康復科
-
濕熱體質常表現為口苦口臭、大便異常、小便發黃等。治療方法包括飲食調理、藥物治療、中醫理療、運動鍛煉、生活習慣調整等。面對身體的不適,最明智的選擇是立即就醫,并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規范治療,確保安全有效。
2018-07-04 10:02
1.飲食調理:避免辛辣、油膩食物,多吃清熱利濕的食物,如薏米、綠豆。
2.藥物治療:可選用龍膽瀉肝丸、藿香清胃膠囊、二妙丸等,但需遵醫囑。
3.中醫理療:如拔罐、艾灸,有助于祛濕清熱。
4.運動鍛煉:適當運動促進排汗,幫助排出體內濕氣。
5.生活習慣調整:規律作息,保證充足睡眠,避免長期處于潮濕環境。
通過綜合調理,可改善濕熱體質,但個體差異較大,必要時應尋求專業中醫幫助。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醫生建議:您可以服用藿香清胃膠囊。藿香清胃膠囊能消除因吸煙、積食、宿食、胃內腐敗殘留物質,同時清熱涼血、養陰生津、清胃敗火、清毒養胃、調整胃腸功能,促進消化吸收,提高胃腸粘膜腺體分泌功能,殺滅腸道有害毒素,調節腸道微生態平衡和菌群分布,恢復腸道自律功能,保持腸道通暢,消除便秘、口臭、上火、生瘡等癥。
2016-07-16 00:05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濕熱的一般表現為:肢體沉重,發熱多在午后明顯,并不因出汗而減輕;舌苔黃膩,脈數。濕熱的治療,一般要分濕重還是熱重。濕重的化濕為主,可選用六一散、三仁湯、平胃散;熱重以清熱為主,可選用連樸飲、茵陳蒿湯、葛根芩連湯。
2016-07-16 00:33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內熱? 內火(熱)是和內寒相反的一類由于人體新陳代謝過于旺盛、產熱過多所導致的疾病。產熱的絕對過多引起的“內(熱)”,也叫“實火(熱)” 。引起“實火(熱)”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莫過于元陽的運動、溫煦作用過于亢進,從而導致人體各組織器官新陳代謝活動過于旺盛,產生各種癥狀。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