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外干內濕且耳屎異常是何原因?
我耳朵最近有點問題,耳朵眼的外半截特別干,經常扒皮,也不知道是脫下來的皮還是耳屎。里半截挺濕,耳屎都發黃,使勁挖挖,感覺像有油,這是怎么搞的啊?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耳朵外半截干且脫皮,里半截濕且耳屎發黃有油,可能是外耳道濕疹、外耳道炎、耵聹栓塞、真菌感染、不良生活習慣等原因造成的。 1.外耳道濕疹:皮膚過敏或炎癥反應,導致外耳道皮膚出現紅斑、丘疹、脫屑等,伴有瘙癢。 2.外耳道炎:多因細菌或病毒感染,引起外耳道皮膚紅腫、疼痛、滲出,耳屎增多且性狀改變。 3.耵聹栓塞:耳屎分泌過多或排出受阻,形成栓塞,可出現耳部不適和耳屎異常。 4.真菌感染:常見于溫暖潮濕環境,外耳道感染真菌后,會有分泌物增多、潮濕、發黃等表現。 5.不良生活習慣:頻繁挖耳、使用不恰當的耳部清潔用品,破壞外耳道皮膚的正常屏障功能。 總之,如果耳朵出現這種情況,應避免自行過度挖耳,保持耳部清潔干燥。建議及時到正規醫院的耳鼻喉科就診,明確病因后進行針對性治療。
2024-10-22 17:4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外界的聲音傳到外耳道,經過鼓膜的共振,將聲音傳到內耳,當噪音較大或者較尖的聲音時,鼓膜共振,就有你說的那樣被震一下的感覺。咽口水時有嘩啦的聲音,是因為咽口水時咽鼓管開放的原因,耳內發脹,這些都與咽鼓管有關,這些情況跟耵聹取出沒什么關系。建議到耳鼻喉科就診,行電測聽檢查。看看內耳是否有負壓。醫生詢問:
2024-10-22 17:4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根據你說的情況應該沒有什么大的問題的這兩天上火上的挺大,可能是又炎癥引起的我建議你用利康液滴耳朵和服用一點消炎的藥物如果還是不行就去醫院看看僅供參考醫生詢問:
2024-10-22 17:42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建議:你好,根據你的細述,您可能有慢性的中耳炎,建議你使用候氫化可的松新霉素滴耳液進行治療。
2024-10-22 17:42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鼓膜,是外耳與中耳的分界,它位于外耳道底,是個橢圓形的半透明膜,鼓膜最長直徑為o.5厘米一o.9厘米,它的厚度僅有o.1毫米。鼓膜大部分附著于顳骨鼓部的鼓溝中,比較堅實,叫做緊張部。小部分附著于頸骨鱗部,薄而且松,叫做松馳部。鼓膜表面呈現出一種淺漏斗形,出現鼓膜內陷時,鼓膜便向著中耳的方向往里陷。鼓膜向內的原因,是由于鼓膜內外的氣壓不平衡造成的。在鼻咽部有一個開口向下、向后、向外,另端開口于鼓膜前壁的管道,這個管道叫咽鼓管。它的作用是溝通鼓室與鼻咽部,使鼓室與外耳道的大氣壓相等,以保持鼓膜壓力的均衡。如果患有漿液性中耳炎,即卡他性中耳炎,則可導致咽鼓管功能出現障礙,使鼓膜內外的大氣壓失衡。這樣由于來自外耳道方向的大氣壓力的作用,時間久了,就會出現鼓膜內陷的情形。此外,鼻炎、咽炎或感冒鼻塞不通等,都會引起咽鼓管障礙,使鼓膜內外壓力失衡。因此保持咽鼓管通暢,是防止鼓膜內陷的關鍵。專家提醒:出現了鼓膜內陷,應當對癥治療。如果有卡他性中耳炎或鼻炎,則要先把這些病治好。其次是采取鼓氣療法加以矯正。具做法是:捏住鼻孔屏住呼吸向外鼓氣,但用力一定要適當,如果用力過猛,容易造成鼓膜破裂。
2024-10-22 2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