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寶寶吸奶后及平時乳房偶有痛感,為何?
我以前月經來臨前有乳房漲痛,現在是哺乳期,寶寶吸一會奶后,感覺有點痛,平時感覺有一點痛,也是幾秒鐘或者十幾秒鐘。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哺乳期乳房出現疼痛,可能是乳汁淤積、乳頭損傷、乳腺炎、乳腺增生、乳腺導管痙攣等原因造成。 1. 乳汁淤積:哺乳不及時或不充分,乳汁在乳腺內積聚,引起脹痛??赏ㄟ^增加哺乳次數、按摩乳房促進乳汁排出。 2. 乳頭損傷:寶寶吸吮方式不正確,導致乳頭破損、皸裂,引發疼痛。需糾正吸吮姿勢,涂抹乳頭保護霜。 3. 乳腺炎:乳汁淤積伴細菌感染,乳房紅腫熱痛。要及時排空乳汁,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頭孢呋辛等,用藥需遵醫囑。 4. 乳腺增生:內分泌失調可能導致乳腺增生,表現為乳房疼痛。注意休息,保持心情舒暢。 5. 乳腺導管痙攣:多因外界刺激,如寒冷等,引起短暫疼痛。注意保暖,可適當熱敷緩解。 哺乳期乳房疼痛原因多樣,若疼痛持續不緩解或加重,伴有發熱等癥狀,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明確病因,采取相應治療措施。
2024-10-22 17:3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您好:根據你所說的情況建議你到醫院做一下乳房B超檢查看一下,然后再確定怎么治療!乳腺增生有很多類型,有的完全是生理性的,不需特殊處理也可自行消退,如單純性乳腺增生癥,有的則是病理性的,需積極治療,尤其是囊性增生類型,由于存在癌變的可能,不能掉以心,下面就按照乳腺增生不同的類型分加緊講述其治療?!?)乳痛癥,也叫單純性乳腺增生癥。在少女和年輕患者中最為常見,其原因是由于性腺激素分泌旺盛及變化波動較大的緣故,以明顯周期性乳房脹痛為待征,月經后疼痛自行消失。疼痛以乳房局部為主,但有時疼痛可放射至同側腋窩,胸壁,有時甚至放射至戶背部,常影響睡眠,工作與學習,由此而引起焦慮不安,情緒激動的患者還不少。這類增生屬于正常的生理現象,患者首先不必過度焦慮和著急,只要調整情緒,保持平衡,一般推敲的內分泌激素都可以慢慢地得到糾正,各種癥狀都可以自行消失。如果疼痛較明顯,也可采用具有疏肝理氣功能的中藥服用,"竭蛭膠囊"等,服用1-2個療程,一般都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乳腺腺病。本類型的病變基礎是乳房內的乳腺小葉和乳腺管均有擴張及腺體周圍組織增生。對這類增生病的治療,應以軟堅散結為主,輔疏肝理氣的中成藥。 3)囊性增生病。有人稱本類型的增生病才是真正的病理性增生癥。它以乳管上皮細胞增生為主要病變,乳房內出現的腫塊多為彌漫性增厚,有部分患者呈局限性表現,且呈橢圓形的囊狀物居多,很容易與纖維混淆。此類增生可能發展為癌變,常常引起患者的擔心和恐慌。因此一旦確診,就要提高警惕,積極進行系統治療。
2024-10-22 17:3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您好:建議您去醫院檢查。乳腺增生是女性內分泌紊亂所致,如卵巢分泌黃體酮可使乳腺腺泡發育。分泌的動情素可使腺管發育,而經常保持動態平衡則乳腺正常。如果女性不結婚、不生育、不哺乳則造成內分泌失調,此時就易發生乳腺增生。表現為雙乳腺腺管未端增生,此時乳房內有散在的小結節,經期前腫脹痛疼,活動更痛。 目前乳腺增生主要靠中藥治療,如使用調經、活血化瘀、行氣散結藥物,如乳腺增生丸、乳癬消等中成藥,亦可使用水煎劑。女性最擔心的是有2%左右的為繼發癌變率。所以要經常去醫院婦科檢查,以早診早治?! ”静樯硇宰兓?,可以隨時再發,有時合并為纖維瘤囊性增生時,應做外科手術處理?!≡\斷要點1.乳房患部紅、腫、熱、痛和硬塊,形成膿腫時有波動感,常并發腋下淋巴結腫大。2.高熱、寒顫。3.白細胞升高,分葉左移。治療要點1.停止哺乳。2.病員熱敷與理療,定時吸凈乳汁。3.應用抗生素。4.形成膿腫時,切開引流。
2024-10-22 17:32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建議:你好,短時間的疼痛,多是神經性疼痛,如果長期疼痛、乳房紅腫等,要考慮是否有乳腺炎癥,可以到醫院行檢查明確。
2024-10-22 17:32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在非妊娠期和非哺乳期,擠捏乳頭時有液體流出稱為乳頭溢液.乳頭溢液是乳腺疾病的常見癥狀之一,據統計,以乳頭溢液為首要癥狀就診者占乳腺疾病的3%~14%,發生率僅次于乳腺腫塊和乳房疼痛.如果出現的乳頭溢液是單乳頭溢液者,多數跟以下幾種乳房疾病有關:1.乳腺導管擴張癥:患有此病的部分病人,早期首發癥狀為乳頭溢液.溢液的顏色多為棕色,少數為血性;溢液化驗檢查可見有大量漿細胞,淋巴細胞而無瘤細胞.此病好發于40歲以上非哺乳期或絕經期婦女.發生溢液的乳暈區有與皮膚黏連的腫塊,直徑常小于3厘米,同側腋窩淋巴結可腫大,質軟,有觸痛.若并發感染時,腫塊局部有紅,腫,熱,痛的炎癥表現.2.乳管內乳頭狀瘤:此病以40歲~50歲者多見,75%的瘤體發生在鄰近乳頭的部位,瘤體很小,帶蒂而有絨毛,且有很多壁薄的血管,故易出血.化驗檢查溢液內可找到瘤細胞.有時病人仔細觸捫乳房,可發現乳暈下有櫻桃大的包塊,質軟,光滑,活動.3.乳房囊性增生:以育齡婦女多見.部分病人乳頭溢液為黃綠色,棕色,血性或無色漿液樣,化驗檢查溢液內無瘤細胞存在.此病有兩個特點:一是表現為乳房周期性脹痛,好發或加重于月經前期,輕者多不被病人介意,重者可影響工作及生活.二是乳房腫塊常為多發,可見于一側或雙側,也可局限于乳房的一部分或分散于整個乳房.腫塊呈結節狀且大小不一,質韌不硬,與皮膚無黏連,與周圍組織界限不清,腫塊在月經后可有縮小.4.乳腺癌:部分乳腺癌病人有鮮紅或暗紅色的乳頭溢液,有時會產生清水性溢液,無色透明,偶有黏性,溢出后不留痕跡,化驗檢查溢液內可找到癌細胞.45歲~49歲,60歲~64歲為此病的兩個發病高峰.其起病緩慢,病人在無意中可發現乳房腫塊,多位于內上限或外上限,無痛,漸大.晚期病變部位出現橘皮樣皮膚改變及衛星結節.腋窩淋巴結腫大,質硬,隨病程進展彼此融合成團.另外還需要注意:一,溢液是真性還是假性.真性溢液是指液體從乳腺導管內流出.假性溢液常見于乳頭凹陷者,由于乳頭表皮脫落細胞積存于凹陷處,引起少量形似液性豆渣樣的滲出,時常有臭味.一旦拉出凹陷乳頭,保持局部清潔,“溢液”即會消失.二,溢液是雙側還是單側.雙側性溢液則是生理性的,如停止哺乳一年內,多數婦女仍會有少量乳汁分泌.妊娠中晚期,一些孕婦的雙乳可擠出少許清淡色的初乳.少數婦女在強烈的性高潮后,由于乳房血管高度充血,乳房脹大,乳頭勃起,也會出現短時間的溢乳.婦女進入更年期,由于內分泌紊亂會使部分婦女分泌少量乳汁.以上都屬生理情況,不是病態.但雙側乳頭溢液也可以是病理的,如一種叫閉經—溢乳綜合征的病,是由于垂體微腺瘤引起,除溢乳外還伴有閉經,頭痛,視野變窄,血中催乳素升高等.腦部CT檢查可確診.另一種雙乳頭溢液見于少許乳腺增生的病人.三,溢液是單孔還是多孔.乳頭有15~20個乳管的開口.出現溢液時要觀察液體從哪一個或幾個開口溢出.單孔溢液多為乳腺導管內乳頭狀瘤.多孔溢液可能是生理性的,藥物性的,全身良性疾病或乳腺增生癥.四,溢液是自行外溢還是擠壓后溢出的.前者多為病理性的,乳癌病人約有13%有自發性溢液史.良性或生理性溢液以擠壓后溢液多見.五,溢液的性狀.乳房不同的疾病,其溢液時的性狀也不一致.如:(1)乳汁樣.多為生理性,如斷奶后或流產后的近期,不是癌癥的表現.(2)膿性溢液,多為導管擴張癥,漿細胞性乳腺炎.(3)淡黃色溢液是最常見的一種溢液,幾乎見于各種乳腺疾病,以乳腺增生癥為多見.也有一部分為導管內乳頭狀瘤或乳腺癌.因此,這是需要提高警惕的.(4)血性溢液,可為鮮紅色,咖啡色,淡黃色,褐色等不同的顏色.此種溢液是危險的信號,應高度警惕,其中50%~75%為導管內乳頭狀瘤,15%的乳腺癌.如血性溢液發生于絕經后,則75%是乳癌.(5)清水性溢液,無色透明,偶有黏性,溢出后不留痕跡.這種溢液可能是乳腺癌的信號,應進一步檢查.總之,乳頭溢液是一個重要的乳房癥狀,其中10%~15%可能是乳癌.出現癥狀要及時到醫院就診,做溢液涂片細胞學檢查.近紅外線乳腺掃描對乳暈區導管病變的陽性診斷率可達80%~95%.B超檢查,鉬靶照片也有相當的準確率.選擇性病變導管造影檢查是乳頭溢液常用的一種檢查方法,對有乳頭溢液的良惡性的鑒別診斷具有較大的價值,它還能為醫師提供手術切除范圍準確定位.
2024-10-23 06: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