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常頭暈發作,看東西發飄想傾倒咋回事
最近幾天經常頭暈,感覺總是暈暈的,有時會突然性的發作,發作時感覺大腦瞬時空白,發作時間也就一到二秒很快就恢復,有時看東西感覺發飄,感覺想傾倒的樣子。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經常頭暈發作,看東西發飄且有傾倒感,可能是貧血、低血壓、低血糖、頸椎病、耳部疾病等原因所致。 1.貧血:體內血紅蛋白不足,導致氧氣輸送減少,引起頭暈。常見于缺鐵性貧血、巨幼細胞貧血等。可通過補充鐵劑、葉酸、維生素 B?? 等來改善。 2.低血壓:血壓過低時,大腦供血不足,引發頭暈。可能與遺傳、營養不良等有關。需調整飲食,增加鹽分攝入。 3.低血糖:血糖水平過低,影響大腦能量供應。多見于未按時進食或過度運動后。及時補充糖分能緩解。 4.頸椎病:頸椎病變壓迫血管和神經,影響腦部血液循環。可通過理療、牽引等治療。 5.耳部疾病:如耳石癥、梅尼埃病等,會影響平衡感,導致頭暈。需進行相應的耳部治療。 出現頭暈癥狀不可忽視,建議及時就醫,進行全面檢查,如血常規、血壓測量、血糖檢測、頸椎影像學檢查、耳部檢查等,以明確病因,采取針對性治療。同時,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保證充足睡眠,避免過度勞累。
2024-10-22 17:4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您好:根據你所說的情況來看只要是積極的做好個人護理,注意休息就可以了! 證實自己懷孕的時刻是興奮激動的,從這一刻起您的一舉一動都是在兩個人一起進行,而那個小人幾乎是完全依賴于您的。這時您會有種使命感,因為您清清楚楚地意識到自己在孕育生命。下面為您提供寫懷孕期間要注意的事項,希望能夠幫助您健健康康,輕輕松松度過懷孕期: 1.為自己選擇一位產科醫生或助產士:良好的產前,產中檢查和細心的呵護對您和胎兒都是十分重要的。提早為自己選擇一位接生的醫生可以使您有充足的時間和她建立良好的關系,并且更加全面地了解雙方,不至于到您將要生產時,身體已經很不方便的時候而捉襟見肘或束手無策。 2.監控自己的飲食:現在您所吃進的食物是在為兩個人的健康出力,一個是您自己,另一個就是您那尚未謀面的寶寶。在懷孕的時候應盡可能地多吃富含蛋白質礦物質的食品,同時要注意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的補充。但需要提醒您的是在選擇和制作食品的時候要注意衛生,以防食入帶有細菌的不潔食品造成身體的危害。 3.服用維生素:通常醫生會建議懷孕的婦女適當服用些葉酸,鈣,鐵,維生素等以滿足身體所需。需要注意的是要遵從醫生的囑托來服用。 4.規律的鍛煉:適當規律的鍛煉身體可以增強孕婦身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并且可以幫助產后身材的恢復;最重要的是鍛煉后孕婦的體能增強可以幫助孕婦輕松快速地渡過生產難關。此外科學證明,適當的體育鍛煉可以避免或疏緩孕婦抑郁癥。 5.遠離酒精:孕婦每日適當有節制的飲酒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必須要明確的是無論您喝多少的酒,酒精都會從血液傳入您寶寶的身體中對他/她造成一定的危害。有資料證明孕婦每日酒精攝入量超過2杯,新生兒有可能出現致命酒精綜合癥。患有致命酒精綜合孩子癥的孩子會出現智力身體發育遲緩,行動障礙,及顏面和心臟功能不全等情況。板因此在飲酒前,您要三思而后行! 6.減少咖啡因的攝入:每天1至2杯的咖啡不會影響身體,但是沒有確切的數字顯示3杯或更多的咖啡對身體的影響。一些調查顯示,過多咖啡因的攝入可能會造成低重兒的產生。所以在懷孕期間我們還是建議您服用一些低咖啡因的飲品如礦泉水,果汁或茶等。 7.停止吸煙:臨床經驗證明吸煙可以增加流產的機率,增加胎兒畸形和早產的機率等。此外研究還證明孕婦懷孕期間每天抽20或20支以上的香煙,更容易生出兔唇或硬腭的嬰兒。所以停止吸煙吧,為了您和寶寶的健康! 8.適當休息:在懷孕初期和末期的極度疲勞是身體在向您發出的信號—您需要休息,所以順其自然,多多休息滿足身體生理的需要。如果允許的話,每天半小時的午睡對您和寶寶都是受益匪淺的。如果不能保證這樣的午睡,那么適當的將腳抬起或放在小箱子上放松一會兒以緩解壓力放松身體。
2024-10-22 17:4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您好:建議您去醫院檢查血壓。懷疑血壓低低血壓是指成年人血壓長期低于90/60mmHg的情況,常見的有體質性低血壓和體位性低血壓。前者主要見于體質較弱的女性和腦力勞動者。一般癥狀不明顯,但較重時會出現疲倦、頭暈、健忘,還可能出現心前區憋悶。體位性低血壓又叫直立性低血壓,常在平臥、下蹲突然站起或長時間站立時出現,此時會出現眩暈等短暫性腦缺血癥狀。防治體質虛弱性低血壓要忌偏食,飲食要葷素搭配,應攝取含蛋白質、鐵、葉酸和維生素B12多的食物。加強運動鍛煉能調整血壓。體位性低血壓患者,從臥位、蹲位站起來時動作應緩慢。另外,體位性低血壓也可因多種疾病或藥物引起,如脊髓有病,內分泌功能紊亂,慢性營養不良或因服用降壓藥不當及過量等。因此應去醫院查明病因后,再進行有針對性的治療。無論是哪一種低血壓病人,都可以適當多吃些咸一點的食品,因為鹽能使血壓上升。每天多喝水、多運動能增加血容量,還可吃些桂圓肉、大棗、紅小豆等,不但能增加營養,還有利于糾正低血壓。 一般認為上肢血壓低于12/8kPa(90/60毫米汞柱)者為低血壓。由于血壓低,血液循環緩慢無力,遠端毛細血管缺血,以致影響向組織細胞送入氧氣、營養并帶走二氧化碳及代謝廢物。長期如此,使機體功能大大下降。根據其發生原因,一般可以分為三類:(1)體位性低血壓:即由臥位突然變為直立或長時間站立,收縮壓下降2.67kPa以上,常于早晨起床后出現,眼前發黑,頭暈欲仆,以40-70歲男性較多見,可因久病臥床身體虛弱或服用同時具有擴張靜脈作用的降壓藥所引起。(2)癥狀性低血壓:由某些疾病或藥物所引起,如脊髓空洞癥,嚴重二尖瓣或主動脈瓣狹窄,慢性營養不良,服用降壓藥等。(3)體質性低血壓:一般認為與體質瘦弱有關,多見于20-40歲的婦性,多有家族遺傳史,有的沒有任何癥狀,有的則出現疲乏、健忘、頭暈、頭痛、心慌,甚至暈厥,或有心前區壓迫感等癥狀。 許多患者伴見有頭痛、頭暈、胸悶、氣短、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睡眠浮淺、胃口不好、腳腫等癥狀。這些表現為夏季氣濕較高時更顯突出。本病以體質衰弱者及女性為多見。但也有人并無明顯異常的感覺。中醫認為低血壓是脾腎陽氣虧損所致,治療上注重溫脾腎,升陽氣。許多患者伴見有頭痛、頭暈、胸悶、氣短、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睡眠浮淺、胃口不好、腳腫等癥狀。這些表現為夏季氣濕較高時更顯突出。本病以體質衰弱者及女性為多見。但也有人并無明顯異常的感覺。
2024-10-22 17:46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醫生建議:你好。暈又稱為眩暈,是一種主觀的感覺異常.可分為兩類:一為旋轉性眩暈,多由前庭神經系統及小腦的功能障礙所致,以傾倒的感覺為主,感到自身晃動或景物旋轉.二為一般性暈,多由某些全身性疾病引起,以頭昏的感覺為主,感到頭重腳輕你好很高興為您解答問題.給您介紹幾個食療方法:1,鴨蛋赤豆治頭暈鴨蛋一個,赤豆20粒,攪勻蒸熟,早晨空腹服,每日一次,連用7天有特效2,雞蛋紅糖治頭暈豆油適量放鍋內燒熱,將2個雞蛋,30克紅糖(放一點水攪拌)倒入鍋內煎熟,空腹服用,連服10天.為鞏固療效,也可多服幾天.3,茉莉花燉雞蛋用黑布蒙住眼睛休息,早餐吃燉鷓鴣和茉莉花燉雞蛋.希望我的解答對您有幫助,祝您健康快樂
2024-10-22 17:46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您好,是可以引起的,請就診進行血常規的檢查進行明確后進行治療!小兒缺鐵性貧血治療措施以補充鐵劑和去除病因為原則。1.鐵劑治療鐵劑是治療缺鐵性貧血的特效藥,其種類很多,一般以口服無機鹽是最經濟、方便和有效的方法。二價鐵比三價鐵容易吸收,故多采用,常用的有硫酸亞鐵,含鐵量為20%;富馬酸鐵,含鐵30%。對嬰兒為服用方便,多配成2.5%硫酸亞鐵合劑溶液(硫酸亞鐵2.5g,稀鹽酸2.9ml,葡萄糖12.5g,氯仿水100ml)。劑量應按所含鐵元素計算,根據實驗,以4.5~6mg/kg·d,分3次服用為宜,(折后硫酸亞鐵0.03g/kg/日;富馬酸鐵0.02g/kg/日;2.5%硫酸亞鐵合劑1.2ml/kg·d),此量可達到吸收的最高限度,超過此量吸收下降,反而增加對胃粘膜的刺激,劑量過大可產生中毒現象。服藥最好在兩餐之間,既減少對胃粘膜的刺激,又利于吸收。應避免與大量牛奶同時服用,因牛奶含磷較高,可影響鐵的吸收。維生素C可使三價鐵還原成二價鐵,使其易于溶解,好使小腸中pH增高,仍可保持鐵于溶解狀態。例如,將維生素C60mg加入米飯中,可使鐵的吸收增加3倍。故于服用鐵劑的同時,最好服用維生素C。若于服鐵劑前4小時服用維生素C,則無此種作用。對于極少數反應強烈的小兒,可改用刺激性小的葡萄糖亞鐵(ferrousgluconate),或將上述鐵劑減至半量,待惡心、哎呀、腹瀉或胃部不適等癥狀消失后,再加至常用量。對于不能耐受口服鐵劑、腹瀉嚴重而貧血又較重的病兒,方考慮用鐵劑注射。常用的鐵注射劑有:右旋糖酐鐵,每ml含鐵50mg,肌注;含糖氧化鐵,每ml含鐵20mg,靜脈注射。肌肉注射鐵劑局部可產生疼痛及蕁麻疹,還可見發熱、關節痛、頭痛或局部淋巴結腫大等。靜脈注射鐵劑還可發生栓塞性靜脈炎。注射鐵劑的治療效應并不比口服快,故須慎用。鐵劑治療一般須繼續應用至紅細胞和血紅蛋白達到正常水平后至少6~8周。因缺鐵性貧血,不只血紅蛋白減少,儲存鐵也全部用完。由于小兒不斷生長發育,血容量不斷擴充,而飲食中不能滿足鐵的需要,治療目的不應只糾正缺鐵性貧血,并應儲藏足夠的鐵,以備后用。維生素B12、葉酸或肝精對于治療缺鐵性貧血無效,不可濫用。2.去因治療多數發病的原因是飲食不當,故必須改善飲食,合理喂養。有些輕癥病人僅憑改善飲食即可治愈。在改善飲食時,首先應根據小兒的年齡給以合適的食物。由于患兒消化能力較差,更換和添加輔食必須小心。一般在藥物治療開始數天后,臨床癥狀好轉地,逐漸添加輔食,以免由于增加食物過急而造成消化不良。1歲左右的嬰兒可加蛋類、菜泥、肝和肉末等。幼兒與兒童必須糾正偏食,給予富含鐵質、維生素C和蛋白質的食物。對于因服用大量鮮牛奶而致的慢性腸道失血,應將牛奶的量減至每日500ml以下,或改用奶粉、蒸發奶或代乳口。對腸道畸形、鉤蟲病等在貧血糾正后應行外科手術或驅蟲。3.輸血由于發病緩慢,機體代償能力強,一般不需要輸血。理度貧血或合并嚴重感染或急需外科手術者,才是輸血的適應證。對于血紅蛋白的30g/L以下者,應立即進行輸血,但必須采取少量多次的方法,或輸入濃縮的紅細胞,每次2~3ml/kg。輸血速度過快、量過大,可引致心力衰竭。若心力衰竭嚴重,可用換血法,以濃縮的紅細胞代替全血,一般不需要洋在黃治療。治療后的反應服用鐵劑12~24小時后,細胞內含鐵的酶開始恢復,首先出現臨床癥狀好轉,煩躁等精神癥狀減輕,食欲增進。36~48小時后,骨髓出現紅細胞系統增生現象。網織紅細胞于用藥48~72小時后開支上長,4~11日達高峰。此時血紅蛋白迅速上升,一般于治療3~4周后貧血被糾正。心臟雜音于2~3周后減輕或消失,脾臟逐漸縮小。用藥1~3月,儲存鐵達到正常值。預防首先應做好嬰兒喂養指導。母乳中鐵雖不夠,但其吸收較好。如不能用母乳喂養時,應選用強化鐵配方奶喂養。或及早在食物中加鐵,呼吁食品部門,進行工業化生產,制造強化鐵的嬰幼兒食品,可在牛奶、谷類、面粉中加入硫酸亞鐵。如在1000ml牛奶中加硫酸亞鐵0.06g等于純鐵12mg,就能滿足嬰兒的需要。鐵的吸收若按10%計算,則小兒時期的推薦供給量為10~15mg/日,青春期女孩為18mg/日。關于加用強化鐵的飲食,足月兒從4~6個月開始(不晚于6個月),早產嬰及低體重兒從3個月開始。最簡單的方法即在奶方中或輔食中加硫酸亞鐵。對母乳喂養兒每日加1~2次含鐵谷類。尚可交替使用硫酸亞鐵滴劑,足月兒純鐵用量不超過1mg/kg/日(2.5%FeSO40.2ml/kg/日),早產兒不超過2mg/kg·d。每日最大總劑量為15mg,在家庭使用最多不超聲1個月,以免發生鐵中毒。人工喂養兒在6個月以后,若喂不加鐵的牛奶,總量不可超過750ml,否則就擠掉了含鐵飲食的入量。對于兒童與成人,最好在每斤面粉中加鐵13~16mg。我國農村以谷類、淀粉類飲食為主,有些地方鉤蟲病流行,必須引起重視,同時應注意盡量增加動物飲食,因即使在谷類中加鐵,其吸收量亦不如動物食品。做好健康檢查工作,定期進行貧血普查,以便早期治療輕癥病兒。對于血紅蛋白在110g/L的正常低限的嬰兒,亦應給予鐵劑3mg/kg·d,共服3個月。實驗證明,其中部分嬰兒應用鐵劑后血紅蛋白輕度上升,說明這類嬰兒中亦有存在輕度缺鐵現象的,必須及糾正。預后預后良好,經用鐵劑治療,一般皆可痊愈,若能改善飲食,去除病因,極少復發。對于極重癥患者,有時因搶救不及時,可能造成死亡。合并嚴重感染及消化不良常為致命的原因。對于治療較晚的病兒,貧血雖然完全恢復,但形體發育、智力發育都將受到影響。 貧血的治療原則是什么? 貧血既然不是一種疾病而是某些疾病的共同癥狀,那么治療原則首先是去除病因。如果貧血較嚴重,同時需采用輸血等直接糾正貧血或暫時減輕貧血的措施。但在病因診斷明確之前,切忌亂投藥物,諸如維生素B12、葉酸、肝注射劑、鐵劑或其他所謂“補血藥”。這樣的處理不但不會見效,反而因放松或放棄對病因的查找,延誤病情,這樣將有害于病人,甚至造成嚴重后果。 去除病因,不僅僅是為了治愈貧血,更重要的是為了病人的整體健康。因為有時造成貧血的基本疾病的嚴重性遠遠超過貧血本身,例如胃癌或結腸癌慢性出血引起的貧血,查明和治療貧血的原因不僅是為了糾正貧血,更重要的是根除胃癌或結腸癌。所以,只顧一味地治療貧血而忽視治療引起貧血的基本疾病,那真是舍本逐末。 治療貧血的效果,大部分決定于病因的性質及其是否可以根除。如果病因是可以徹底消除或糾正的,貧血也可得到治愈。如果貧血的原因雖已查明,但基本疾病的治療難以奏效,則貧血亦難根除,只能采取對癥治療。 出血是貧血常見的原因之一,可因不同的原因引起,采取適當的治療措施止血是很重要的。月經過多或子宮出血用激素或外科手術治療,一般都能使出血停止而將貧血治愈。 營養缺乏引起的某些造血原料不足而發生的貧血,例如缺鐵性貧血、葉酸或維生素B12缺乏引起的巨幼細胞貧血,分別用鐵劑、葉酸或維生素B12治療,效果良好,一般可以治愈。但要注意糾正造成這些物質缺乏的原因。缺乏的原因除食物質量不好以外,可能還有其他因素,如多次妊娠、哺乳、偏食、長期食欲不振、慢性腹瀉等。引起營養缺乏的原因如不去除,療效往往不夠理想,即使一時見效,以后可能又復發。 感染或炎癥如果是能夠控制的,貧血也能減輕。內分泌病經替代治療后,貧血也能減輕或得到糾正,但是象慢性腎功能衰竭、肝病、晚期惡性腫瘤或廣泛的轉移癌、晚期全身性紅斑狼瘡等的繼發性貧血,由于基本疾病的療效很差,除了輸血,貧血一般很難減輕。 藥物誘發的溶血性貧血和鐵粒幼細胞貧血,在患者停止與藥物接觸之后,貧血大多能較快或逐漸減輕以至消失。但某些藥物或毒物所引起的再生障礙性貧血,即使病因明確,患者亦未繼續接觸,但由于骨髓的造血組織已受到嚴重的損傷破壞,病人很難恢復或治愈。這時如果采用骨髓移植并獲得成功,則可治愈。 治療貧血的方法主要有藥物治療、輸血、脾切除和骨髓移植。臨床上,根據不同類型不同病因的貧血,可采用一種或數種療法進行治療
2024-10-23 05: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