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氣管炎的治療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包括病因、病情嚴重程度、患者個體情況、治療方法選擇以及預防措施等。 1.病因:氣管炎可能由病毒、細菌感染,或環境因素、過敏等引起。明確病因有助于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 2.病情評估:根據癥狀如咳嗽、咳痰、喘息的嚴重程度,以及是否伴有發熱、呼吸困難等,判斷病情的輕重。 3.治療方法: 藥物治療:常用的有阿莫西林、頭孢呋辛等抗生素;氨溴索等祛痰藥;沙丁胺醇等平喘藥。 對癥治療:咳嗽嚴重時可使用止咳藥,如右美沙芬。 中醫治療:如中藥調理、針灸等,輔助緩解癥狀。 4.患者個體情況:考慮患者的年齡、基礎疾病、過敏史等,調整用藥方案。 5.預防措施:戒煙,避免接觸有害氣體和過敏原,加強鍛煉,增強體質。 總之,氣管炎的治療需要綜合考量各方面因素,患者應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同時注意日常生活中的預防,以促進病情的恢復和預防復發。
2024-10-22 17:2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中醫辨證治療氣管炎藥方 1.支氣管炎中藥方1-肺燥感寒 咳嗽陣作,痰少,形寒,飲食減少,口燥不欲飲,舌苔薄白,脈象小滑. 散寒清肺,順氣化痰 炙麻黃2.4克,杏仁9克,生甘草4.5克,蘇子9克,炙紫苑12克,蒸百部9克,炙白前6克,炙款冬6克,海哈殼12克,炙枇杷葉9克 水煎服. 形寒未除仍屬風寒未徹,故用三坳湯合止咳散加減,止咳散化痰止咳作用好,外邪未清者可與宣肺散寒或清肺潤燥同用.此方對慢性支氣管炎尤為有效.其中紫苑,百部,白前三味為治咳良藥.紫苑性溫而潤,用量可適當重些,與百部配合,有肺熱者亦無妨.百部性寒味苦而潤,白前溫潤降逆,再與甘潤之藥配合,相得益彰,取效更為滿意. 2.支氣管炎中藥方2-風熱襲肺 咳嗽夜間喘甚,吐黃痰,身體疼痛,納呆,大便兩日未下,舌苔黃膩,脈象浮數. 宣肺解表,泄熱定喘 前胡3克,薄荷3克,桔梗3克,杏仁泥3克,紫苑4.7克,白茅根15.6克,生川軍3克 生川軍后下. 此為風熱襲肺,熱邪移于胃腸,致使肺氣失于宣降,胃腸熱雍氣滯,熱灼津液為痰,而出現咳喘,發熱,大便秘結等癥,故治以宣肺泄熱化痰之法.其方用薄荷,前胡,桔梗以宣肺,黃苓,花粉,白茅根清熱,更以生川軍攻瀉胃腸之熱,即釜底抽薪之義,又佐以杏仁,貝母,紫苑,蘇子化痰降氣,肺之宣降得復,腸胃氣機通達,則癥自愈. 3.支氣管炎中藥方3-痰熱雍肺 咳嗽不能平臥,煩躁咽痛口渴,咯白痰,舌紅,脈弦滑. 清熱化痰,宣肺定喘 炙麻黃3克,杏仁10克,生石膏30克,甘草6克,黃苓12克,雙花25克,桑白皮15克,百部12克,桔梗6克,川貝粉3克,地丁30克,敗醬草30克,魚腥草30克,萊菔子12克 川貝粉沖服,余藥水煎. 此為痰熱哮喘,治以麻杏石湯宣肺定喘,郭老認為加桑白皮開肺氣,桔梗宣肺,貝母化痰止咳,百部清熱養陰,地丁,敗醬草魚腥草清熱消炎,用于喘息性支氣管炎白細胞偏高者效果較好. 4.支氣管炎中藥方4-痰濕化燥 咳嗽痰多,黃白相間,咽紅微感不適,大便偏干,小便多,舌苔薄黃膩,脈滑數. 清燥化痰,宣通肺氣 冬瓜仁6克,杏仁6克,苡仁12克,葦根15克,茯苓皮6克,法夏6克,橘紅3克,浙貝母4.5克,桑白皮4.5克,炒蘇子3克,炒萊菔子3,炒白芥子3克,炙枇杷葉6克 水煎服. 本癥為氣管炎屬痰濕化燥,方以清燥化痰之品,燥氣得平.支氣管炎怎樣用針灸療法治療? (1)針灸:以宣肺利氣化痰為法.取手太陰經,背俞穴為主,一般用瀉法,慢性體弱者用補法. 處方:肺俞,風門,列缺,天突. 隨證配穴:外感咳嗽伴發熱配合谷,大椎.內傷咳嗽痰多配豐隆,足三里;氣急,喘,咯血配尺澤,孔最. 天突穴針從氣管前,胸骨柄后刺入,反復捻轉以加強針感,有降氣,平喘作用,肺俞,風門,列缺均能宣肺降氣,可隨證選穴.針刺肺俞及其鄰近穴,可使氣道阻力減低,通氣功能得到改善.外感咳嗽伴發熱,取合谷,大椎以解表清熱;兼有怕冷,背部?FEEC?痛者,可在上背部穴加拔火罐.豐隆為治痰之效穴,配足三里以健運脾胃而治痰濕.據報道,針刺足三里后可使通氣量比針刺前增加.氣急作喘,取定喘以利氣平喘;熱傷肺絡,取尺澤,孔最以清泄肺熱而止咯血. (2)耳針:選穴:支氣管,肺,神門.急性支氣管炎加腎上腺,交感;慢性支氣管炎加脾,腎. (3)穴位注射:選穴:夾脊頸7~胸6.用維生素B1注射液或胎盤組織液,每穴注射0.5ml,每次取穴1對,由上而下交替注射,每日或隔日1次,20次為1療程. (4)埋線:選穴:大椎,肺俞,心俞,膈俞,除大椎外均雙側.隨證取穴:氣喘加定喘,咳嗽加中府透云門.一般間隔1月埋線1次,總次數根據病情決定.
2024-10-22 17:2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氣管炎一般都需要打針的,而且要打點滴,一個星期左右是一個療程,我家孩子以前得過的,孩子就算好了,也要特別的注意,不能著涼,不要給孩子吃太涼的東西
2024-10-22 17:22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氣管炎(chronicbronchitis)是由于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的氣管,支氣管粘膜炎性變化,粘液分泌增多,臨床上以長期咳嗽,咯痰或伴有喘息為主要特征支氣管炎怎樣用敷貼治療? (1)藥物:硫黃粉50g,甘草50g,白芍20g,白術20g,白礬10g,熱參總堿150g.制法:先將草,芍,術用水煎煮兩次,煎液混合一起濃縮成稠膏,加入硫,礬烘干研末即得,最后加入熱參總堿,混勻,備用.用法:先將臍用溫水洗凈擦干,取上藥200mg敷于臍窩中,蓋以軟紙片,上用藥棉,輕輕壓緊,外以膠布固定,5~7天換藥1次.用于慢性支氣管炎咳嗽. (2)藥物:二丑15g,大黃30g,檳榔8g,木香5g,輕粉少許.制法:輕粉另研.余諸藥均烘干,研為細末,過篩,加輕粉,調均勻,再研一遍,煉蜜調膏.用法:敷神闕穴.用于支氣管炎偏熱者.出處:《中醫外治法集要》 (3)藥物:白芥子3g,半夏3g,公丁香0.5g,麻黃5g,細辛2g,麝香少許.制法:麝香另研,余共研細末,瓶貯備用.用法:先將臍內放麝香,再放余藥,隔姜灸,每次3~5壯,10天為1療程.出處:《中國灸法集粹》.[編輯本段]中醫辨證治療氣管炎藥方 1.支氣管炎中藥方1-肺燥感寒 咳嗽陣作,痰少,形寒,飲食減少,口燥不欲飲,舌苔薄白,脈象小滑. 散寒清肺,順氣化痰 炙麻黃2.4克,杏仁9克,生甘草4.5克,蘇子9克,炙紫苑12克,蒸百部9克,炙白前6克,炙款冬6克,海哈殼12克,炙枇杷葉9克 水煎服. 形寒未除仍屬風寒未徹,故用三坳湯合止咳散加減,止咳散化痰止咳作用好,外邪未清者可與宣肺散寒或清肺潤燥同用.此方對慢性支氣管炎尤為有效.其中紫苑,百部,白前三味為治咳良藥.紫苑性溫而潤,用量可適當重些,與百部配合,有肺熱者亦無妨.百部性寒味苦而潤,白前溫潤降逆,再與甘潤之藥配合,相得益彰,取效更為滿意. 2.支氣管炎中藥方2-風熱襲肺 咳嗽夜間喘甚,吐黃痰,身體疼痛,納呆,大便兩日未下,舌苔黃膩,脈象浮數. 宣肺解表,泄熱定喘 前胡3克,薄荷3克,桔梗3克,杏仁泥3克,紫苑4.7克,白茅根15.6克,生川軍3克 生川軍后下. 此為風熱襲肺,熱邪移于胃腸,致使肺氣失于宣降,胃腸熱雍氣滯,熱灼津液為痰,而出現咳喘,發熱,大便秘結等癥,故治以宣肺泄熱化痰之法.其方用薄荷,前胡,桔梗以宣肺,黃苓,花粉,白茅根清熱,更以生川軍攻瀉胃腸之熱,即釜底抽薪之義,又佐以杏仁,貝母,紫苑,蘇子化痰降氣,肺之宣降得復,腸胃氣機通達,則癥自愈. 3.支氣管炎中藥方3-痰熱雍肺 咳嗽不能平臥,煩躁咽痛口渴,咯白痰,舌紅,脈弦滑. 清熱化痰,宣肺定喘 炙麻黃3克,杏仁10克,生石膏30克,甘草6克,黃苓12克,雙花25克,桑白皮15克,百部12克,桔梗6克,川貝粉3克,地丁30克,敗醬草30克,魚腥草30克,萊菔子12克 川貝粉沖服,余藥水煎. 此為痰熱哮喘,治以麻杏石湯宣肺定喘,郭老認為加桑白皮開肺氣,桔梗宣肺,貝母化痰止咳,百部清熱養陰,地丁,敗醬草魚腥草清熱消炎,用于喘息性支氣管炎白細胞偏高者效果較好. 4.支氣管炎中藥方4-痰濕化燥 咳嗽痰多,黃白相間,咽紅微感不適,大便偏干,小便多,舌苔薄黃膩,脈滑數. 清燥化痰,宣通肺氣 冬瓜仁6克,杏仁6克,苡仁12克,葦根15克,茯苓皮6克,法夏6克,橘紅3克,浙貝母4.5克,桑白皮4.5克,炒蘇子3克,炒萊菔子3,炒白芥子3克,炙枇杷葉6克 水煎服. 本癥為氣管炎屬痰濕化燥,方以清燥化痰之品,燥氣得平.[編輯本段]支氣管炎怎樣用針灸療法治療? (1)針灸:以宣肺利氣化痰為法.取手太陰經,背俞穴為主,一般用瀉法,慢性體弱者用補法. 處方:肺俞,風門,列缺,天突. 隨證配穴:外感咳嗽伴發熱配合谷,大椎.內傷咳嗽痰多配豐隆,足三里;氣急,喘,咯血配尺澤,孔最. 天突穴針從氣管前,胸骨柄后刺入,反復捻轉以加強針感,有降氣,平喘作用,肺俞,風門,列缺均能宣肺降氣,可隨證選穴.針刺肺俞及其鄰近穴,可使氣道阻力減低,通氣功能得到改善.外感咳嗽伴發熱,取合谷,大椎以解表清熱;兼有怕冷,背部?FEEC?痛者,可在上背部穴加拔火罐.豐隆為治痰之效穴,配足三里以健運脾胃而治痰濕.據報道,針刺足三里后可使通氣量比針刺前增加.氣急作喘,取定喘以利氣平喘;熱傷肺絡,取尺澤,孔最以清泄肺熱而止咯血. (2)耳針:選穴:支氣管,肺,神門.急性支氣管炎加腎上腺,交感;慢性支氣管炎加脾,腎. (3)穴位注射:選穴:夾脊頸7~胸6.用維生素B1注射液或胎盤組織液,每穴注射0.5ml,每次取穴1對,由上而下交替注射,每日或隔日1次,20次為1療程. (4)埋線:選穴:大椎,肺俞,心俞,膈俞,除大椎外均雙側.隨證取穴:氣喘加定喘,咳嗽加中府透云門.一般間隔1月埋線1次,總次數根據病情決定.[編輯本段]冬季鍛煉防氣管炎 冬季鍛煉尤其是在劇烈運動后半小時,易產生運動過敏癥.大約有6%~8%的運動員曾在冬季室外鍛煉時發生過運動過敏.老年人和婦女更易出現運動過敏反應. 因為運動能使體內細胞攝氧量發生變化,寒冷空氣刺激皮膚,皮膚感受器傳導到下丘腦,受下丘腦支配的垂體會調節內分泌功能,使體內組織胺,內啡肽分泌增加而誘發過敏癥. 冬季天氣劇烈變化時,可暫停室外鍛煉2~3天,改為室內活動;運動前要充分做好準備活動,以提高機體對寒冷的適應能力;鍛煉時要掌握好運動量,一般不宜劇烈運動;鍛煉前1~2小時最好不要進食,這有利于減少運動過敏癥的發生. 據專家介紹,居室內因采暖而悶熱,空氣流通不暢,內外溫差加大,是導致冬季易患感冒的重要原因.因此醫生建議,冬季居室不宜太熱,空調,暖氣要開放適當,并注意通過使用排風扇或開窗等適時調節溫度,使室內空氣保持新鮮,室內外溫差不致太大.同時,進出房間,要及時加減衣服,適應環境變化,防止引發疾病.[編輯本段]氣管炎的食療 老年慢性支氣管炎(俗稱"老慢支")是老年人最常見的疾患,常常反復發作,秋冬寒冷季節尤甚,而夏季卻是老慢支病人的相對緩解期,若趁此時調治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這也是中醫"治本病求本"和"冬病夏治"的體現.中醫認為老慢支長期不愈與肺脾兩虛,肺腎不足有關.因此老慢支病人在夏季病情緩解期,不僅要注意飲食營養,還應選服一些健脾養肺,補益肺腎的藥膳. 食療的方法對慢性支氣管炎的療效確切.通過臨床觀察,有許多中老年病人,就是由于平時飲食比較講究,同時又采用了食療措施,從而使病情日趨穩定.常用氣管炎的食療方法有: 1,蘿卜蜜汁:大白蘿卜挖空一半,裝進適量蜂蜜,放置3小時后,取汁,用溫開水沖服,日服3次,每次1湯匙;或用蘿卜半斤,冰糖,蜂蜜適量,再加少量水,煮湯溫服. 2,糯米15g,杏仁,甘草各10g,水煎后濾汁,l日分2次服. 3,蜂蜜50g,佛手柑30g,水煎成茶;或蜂蜜,飴糖,洋蔥汁各等分煮沸適量吃. 4,蘿卜茶:取經霜蘿卜切成薄片,煎水代茶飲. 5,蘿卜燉豆腐:鮮大蘿卜塊100g,豆腐200g,同燉至爛熟后加調味品食用. 6,雪梨百合汁:雪梨1枚,百合15g.將雪梨切片,與百合同煮,待爛熟后喝湯.亦可在煎煮時加入適量冰糖. 7,羅布麻茶:取羅布麻葉10~15g,代茶飲用,每日1次.本方對于預防慢性支氣管炎發作與發作期治療,均有滿意的效果. 治療支氣管炎中藥方劑 風寒咳嗽咳嗽頻而重急,無痰或有稀白痰,鼻塞涕清,咽癢聲重,或伴發熱惡寒,或見全身不適.證屬風寒閉肺,肺氣失宣,治宜疏風散寒,宣肺止咳,用杏蘇散加減. 方為:杏仁,蘇葉,法夏,茯苓各6克,前胡,桔梗,甘草各5克,枳殼,橘紅各3克,生姜2片,大棗3枚,清水煎服.咳重加百部5克,冬季無汗加麻黃3克,若發熱重,出汗加生石膏10克,同煎服. 風熱咳嗽多見于上感入里化熱,熱邪迫肺致咳痰不爽,痰黃不易咯出,咽喉充血潮紅或發熱出汗.證屬風熱犯肺,肺失清肅.治宜散風解熱,清肺止咳. 方為:桑花15克,連翹,桑葉,菊花各10克,前胡,百部,桔梗,牛蒡子各6克,杏仁,薄荷,甘草各5克,蘆根12克,清水煎服.發熱重的加黃芩,知母各5克,生石膏10克;咳重痰多加全栝蔞10克,川貝5克同煎. 治療氣管炎的偏方 一.芥菜籽蘿卜籽治氣管炎 芥菜籽10克,蘿卜籽15克,橘皮10克甘草10克. 水煎服. 下氣寬胸,燥濕化痰.治慢性支氣管炎. 二.茄根紅糖湯治氣管炎 茄子根紅糖各適量. 將茄子根洗凈切碎,煎成汁,調入適量紅糖. 每次服50毫克,日服2或3次.10天為一個療程連服3個療程. 止咳化痰,效果很好. 三.海蜇蘿卜湯治支氣管炎 海蜇80克,白蘿卜60克. 海蜇漂洗凈,白蘿卜洗凈切成絲,二味加水三碗,煎至一半. 每日分兩次服完.可連續服用兩周既愈. 潤肺,止咳,平喘.用治久咳,慢性支氣管炎. 四.蜂蜜雞蛋治支氣管炎 蜂蜜40克,雞蛋一個. 先將蜂蜜用鍋微炒,然后加水少許,待沸后打入雞蛋. 每日早晚空腹各服一次,吃蛋飲湯. 補虛潤肺.治慢性支氣管炎.
2024-10-23 05: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