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老是出汗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包括環境因素、生理因素、疾病因素、藥物因素和精神因素等。 1.環境因素:高溫、高濕度的環境會導致人體出汗增多,這是身體調節體溫的正常反應。 2.生理因素:劇烈運動、進食辛辣食物、女性更年期等生理狀況也可能使人容易出汗。 3.疾病因素:如甲狀腺功能亢進、糖尿病、結核病等疾病,會影響身體的代謝和調節功能,導致出汗異常。甲狀腺功能亢進時,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新陳代謝加快,產熱增加,從而出汗增多。糖尿病患者若血糖控制不佳,也可能出現自主神經病變,影響汗腺功能。結核病患者常有低熱、盜汗的癥狀。 4.藥物因素:某些藥物如退燒藥、抗抑郁藥等可能導致出汗增加。 5.精神因素:精神緊張、焦慮、壓力大時,交感神經興奮,也可能引起多汗。 總之,老是出汗可能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也可能是某些疾病的信號。如果出汗異常持續時間較長或伴有其他不適癥狀,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查明原因,并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
2024-10-22 15:4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可能與存在缺鈣有關,最好能抽血查一查微量元素以明確.一般如果陽光照射不好或比較少或人工喂養兒,寶寶從滿月開始就要補鈣,建議一直補到2,3歲.3個月前一般是小孩補充魚肝油.母親補充鈣.建議小孩口服伊可新,母親口服鈣尓奇d.3個月后小孩也可以適當補充鈣和魚肝油.但是不要過量啊.不會影響發育
2024-10-22 15:4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引起多汗癥的主要原因是交感神經過度興奮,導致汗腺分泌過于旺盛,從而出汗過多,多與緊張,害羞,恐懼,焦慮等精神因素有關.應該具體檢查再對癥治療.建議進行交感神經切除術.常可達到根治目的,對身體健康的影響也較小.
2024-10-22 15:42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從你描述的癥狀看類似中醫的腎陰虛證,陰虛則陽相對亢盛,而出現手心熱、出汗等癥狀,陰虛則血也虛,所以四肢無力。腎陰虛輕證,口服六味地黃丸或杞菊地黃丸即可,如果陰虛較重,伴火旺,口服知柏地黃丸。
2024-10-22 15:42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汗腺分泌過多,稱為多汗.多汗是嬰幼兒時期一種常見的癥狀,有些是白天活動時多汗,有些是剛睡覺時多汗,也有些是在下半夜多汗.對于這些多汗,有些是生理性多汗,有些則可能是病理性多汗.家長應根據孩子的多汗特點,正確區分生理性和病理性多汗.汗腺的分泌與交感神經興奮性有關,而不受副交感神經直接支配,因此,凡能使交感神經興奮性增高的各種原因,都可引起多汗.1、生理性多汗 指孩子發育良好,身體健康,無任何疾病引起的睡眠中出汗。其原因是小兒的大腦神經發育尚不完善,且小兒正處于生長發育時期,機體的代謝非常旺盛,如果再外加一點興奮和刺激就會出汗,以蒸發體內的熱量,維持正常的體溫。家長往往習慣于以自己的主觀感覺來決定小兒的最佳環境溫度,喜歡給寶寶多蓋被,捂得嚴嚴實實。寶寶的過熱的刺激下,只能通過出汗來調節體溫。此外,小兒在入睡前喝牛奶、吃巧克力等也會引起多汗。生理性多汗多見于頭和頸部,常在入睡后半小時內發生,一小時左右就不再出汗了。2、病理性多汗 指在安靜狀態下出現的多汗。佝僂病所致的多汗表現為頭部多汗,哺乳時和入睡后出汗增多,熟睡后逐漸消失,與季節無關。體弱的病兒多汗往往是在白天活動或夜間入睡后,在頭、胸、背部成片出汗,多見于1歲左右的小兒和斷奶前后的小兒。因喂養不當而致攝事不足或攝入食物不能充分吸收利用,而發生營養不良也易出現多汗。如果寶寶經常在天亮前或清晨空腹時多汗,則可能是低血糖引起的,這時可給予喝糖水或食糕點,出汗即自止。如果孩子經常是在下半夜出汗,這種出汗常稱為“盜汗”,是結核病的常見癥狀,它是由于體內的結核桿菌產生的毒素刺激了機體的交感神經,使之興奮而引起的。出汗部位以胸背為主。必須指出的是,如果寶寶不明原因的經常大汗淋漓或身體一側或下半身出汗,就應去醫院作進一步檢查和治療。家庭護理:對多汗的孩子要重視皮膚護理,勤洗澡或擦浴,更換內衣,保持皮膚清潔,防止汗腺管阻塞發生汗疹或癤子,或者皮膚皺摺處糜爛,造成皮膚繼發感染。爽身粉的使用要恰當,大量使用對皮膚構成刺激。如果孩子出汗多應讓孩子多喝水,以補充體內水分的不足。若是病理性多汗,應積極治療原發病。
2024-10-23 01: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