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疝氣的治療方式主要有保守治療、藥物治療、手術治療、中醫治療以及生活方式調整等。 1.保守治療:適用于嬰幼兒或病情較輕者。通過使用疝氣帶,防止疝內容物突出,但需注意佩戴方法和時間。 2.藥物治療:一般用于緩解疝氣引起的疼痛和炎癥。如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雙氯芬酸鈉等,能減輕疼痛癥狀,但不能根治疝氣。使用藥物時務必遵醫囑。 3.手術治療:是根治疝氣的主要方法。常見的有疝修補術、疝成形術等。通過縫合或使用補片加強腹壁薄弱區域。 4.中醫治療:部分患者會嘗試中醫方法,如中藥調理、針灸等,但效果因人而異。 5.生活方式調整:避免劇烈運動、重體力勞動,保持大便通暢,防止腹壓增高。 總之,疝氣的治療方法需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建議患者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由專業醫生評估后制定合適的治療方案。
2024-10-22 15:5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a.出院后請保持傷口清潔乾燥,并記得按醫師指示回醫院復診.b.出院后若發現傷口紅腫熱痛,有分泌物流出,異味或出血現象,請盡速返診治療.c.養成規律的生活,多進食高纖維食物(如全麥面包,面條,麥片,糙米,馬鈴薯,豆類,新鮮水果和蔬菜等)及多喝水,以防便秘及排便時用力使腹壓增加,因而讓疝氣復發.d.手術后一個月內應避免用力解便,仰臥起坐,爬樓梯,騎腳踏車或摩托車.e.手術后三個月內應避免進行劇烈運動,或從事吃力工作,提重物.f.如解小便時要用力才解得出來,請到泌尿科門診就診,以防因腹壓增加而讓疝氣再度復發.g.如有慢性咳嗽,應到內科就診,以防疝氣再度復發.h.男性病人出院后,如發生續發性疝氣或是陰囊不正常腫大,請盡速返診治療.
2024-10-22 15:5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不同部位的疝氣表現不盡相同,同一部位的疝氣表現也有很大差異。腦疝主要表現為患者意識及瞳孔變化,g反應、錐體束征、頭痛、視乳頭水腫、噴射性嘔吐,嚴重的腦疝可危機患者生命。腹壁疝表現可從腹部包塊至腸壞死、彌漫性腹膜炎等輕重不一。平時注意不要劇烈運動,避免一切能夠引起腹壓增加的因素,預防疝突出或引起嵌頓影響健康,忌煙酒,擇期手術治療。建議你到當地正規的三甲醫院進行檢查,大夫會根據你的具體情況對癥治療,這樣治療效果會比較好,收費也比較公正合理。
2024-10-22 15:56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對于疝氣,醫生的回答是:要想徹底解決疝氣,只能是通過手術這一種行式,疝氣帶其實根本就不管用。要相信現代醫學,做任何手術都有風險,但那種可能性是微乎其微,而且只是一個很小的手術。麻醉只要掌控好量,也不會對大腦產生什么影響的。我家的也是疝氣,十一個月不到就做了這個小手術(那時正好學走路,總是會掉下來,而且自己還弄不回,每天到傍晚了就往醫院跑),現在看來是沒有產生任何的副面影響。
2024-10-22 15:56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疝氣在醫學上的定義是正常組織或臟器通過潛在的腔隙,由原來的部位移位到其他的部位。實際上,老百姓所說的疝氣主要是腹股溝疝。疝氣發病以兒童和老年人多見,兒童疝氣在一歲以內是有可能自愈的,但一歲以后的疝氣就不可能自愈了,應該手術治療。所有成年人疝氣都需要及時手術。疝氣手術怎樣做才好呢?隨著腹腔鏡技術的發展,近兩年應用腹腔鏡技術診斷治療疝氣,顯示了創傷小、診斷明確、修補徹底和恢復快的優點,是現代疝氣治療的最佳選擇。腹腔鏡從腹腔內可以輕松、全面地查看雙側腹股溝,能夠及時發現平時因沒有發作而被遺漏的對側隱匿性疝氣(大約20%左右),這樣一次手術就能同時解決雙側疝氣,避免了傳統手術方法第一次術后1~2年因對側疝氣再次開刀的痛苦。兒童疝氣只需要在肚子上開1~2個指頭大小的孔,術后一天就能下地活動、辦理出院。對于成年人疝氣也只需要在腹壁上開3個小孔,病人術后2天一般就能出院,平均5天后即可恢復日常活動。加上腹腔鏡技術可以一次性修補斜疝、直疝和股疝區,因此腹腔鏡與其他開刀方法相比,修補更為徹底,達到了“一次手術享用終身”。對于傳統疝修補術后疝氣復發的患者腹腔鏡更是個福音,因為腹腔鏡避開了以往手術區域,化解了復發疝再手術困難的問題。疝氣又名小腸氣,是腹內臟器由正常位置經腹壁上孔道或薄弱點突出而形成的包塊。一般是咳嗽、便秘、生氣、重體力勞動、排尿困難等因素引起腹腔壓力突然增高沖破疝環腹膜所致。小兒常因啼哭引起。疝氣可分為兩大類,即水疝和小腸疝。水疝:分為睪丸鞘膜積液和精索鞘膜積液。同時分為交通性與非交通性兩種。癥狀:逐漸增大,按壓不可消失,無痛感。小腸疝:分為直疝、斜疝、股疝、臍疝、白線疝、嵌頓疝、絞窄疝、切口疝等。一般癥狀:站立時突出,仰臥后消失,按壓即可回入腹腔。但嵌頓疝、絞窄疝則有疼痛感且很難推回腹腔。小腸疝若任其發展極易發生粘連和嵌頓,因此應及早接受治療。疝氣的危害是很明顯的。姑且不論自身的痛苦與不便,更重要是還是對自身健康的破壞性,想必大家都知道,周圍人的歧視和誤解、生活的困難、自身的痛苦、甚至造成不孕不育、自卑和抑郁的不健康心理和殘缺的性格等等,讓患者苦不堪言。疝氣如不及時治療,會導致囊頸受損,產生粘連、鉛頓疝、絞窄性疝,自身免疫調節能力下降,血液循環不暢,會導致腸壞死、腸梗阻、腹膜炎、毒血癥等,甚至會危機生命!腹股溝疝如不及時治療,疝塊可逐漸增大,終將加重腹壁的損壞而影響勞動力,斜疝又長可發生嵌頓或絞窄而威脅生命。做兒女的應該怎樣盡孝心,如何面對。尤其是小兒疝氣,由于身體比較稚嫩,器官發育還不完全,因此,家長在選擇治療方法的時候一定要權衡考慮。以下是小兒疝氣的病因臨床表現治療方法小兒疝氣1.前言小兒疝氣即小兒腹股溝疝氣,俗稱「脫腸」,是小兒泌尿科手術中最常見的疾病,在胚胎時期,腹股溝處有一”腹股鞘狀突”,可以幫助睪丸降入陰囊或子宮圓韌帶的固定,有些小孩出生后,此鞘狀突關閉不完全,導致腹腔內的小腸,網膜,卵巢,輸卵管等進入此鞘狀突,即成為疝氣,若僅有腹腔液進入陰囊內,即為陰囊水腫。疝氣一般發生率為1-4%,男生是女生的10倍,早產兒則更高,且可能發生於兩側。2.癥狀疝氣可能在出生后數天,數月或數年后發生,通常在小孩哭鬧,運動,解便后,在腹股溝處會有一鼓起塊狀物,有時會延伸至陰囊或陰唇,有可能在臥床休息或睡覺后自行消失,嚴重者會腹痛,惡心,嘔吐,厭食或哭鬧不安。3.治療手術是小兒疝氣最好的治療方法,一般皆以全身麻醉,采高位結扎的方法,手術安全且時間不長,若有疝氣發生,宜早日治療,以免疝氣囊之內容物發生箝閉,增加手術的困難與生命的危險,至於陰囊水腫,則可觀察至一歲,若無消失再行手術治療,惟須小心追蹤檢查,注意疝氣形成的可能性。4.手術后注意事項[1]除另有特別醫囑外,返家后飲食及活動如常,但盡量避免過度用力。[2]如有嘔吐發生,暫時禁食四小時。[3]傷口疼痛,可依處方服用止痛藥。[4]傷口如有出血,紅,腫,熱,痛,有滲出液,發高燒,請即回醫院診治。[5]傷口最表層僅用美容膠布,紗布及透明膜覆蓋,內層則以羊腸線縫合,能自行吸收,不須拆線。[6]手術后四天內,傷口不可以沾水,五天后可照常洗澡,六天后小心撕去透明膜并拆除紗布即可。[7]有任何問題,請即回醫院診治。小兒疝氣的自療自療注意事項(1)應盡量避免和減少哭鬧、咳嗽和便秘。(2)注意休息,墜下時,可用手按摩,推至腹腔。(3)盡量減少奔跑與站立過久,適當注意休息。(4)適當增加營養,平時可吃一些具有補氣作用的食物如山藥、扁豆、雞、魚、肉、蛋等。(5)大一些的兒童適當進行鍛煉,以增強身體素質。自治療法1.成藥自療法(1)疝氣丸,每服2-6克,每日2次。(2)疝氣散,每服1-2克,每日2次。(3)橘核丸,每服2-3克,每日2次。2.驗方自療法(1)荔核15克、大茴香6克,研末沖服。(2)老絲瓜1條焙干研末,每服2-6克,每日2次。(3)陳向日葵桿1棵,去皮,水煎服,每日2次。(4)茄子蒂3個焙焦為末,沖服,每日2-3次。(5)核桃10個,燒炭研末,沖服,10次服完,每日2次。3.飲食自療法(1)豬瘦肉適量、鴨椿子30克,煮熟,食湯與豬肉。(2)乳鴿1只,生黃芪10克。將乳鴿洗凈,生黃芪用布包好,納入乳鴿中,隔水蒸熟,食之。4.外治自療法(1)用丁香適量,上藥研末,撒在獨角蓮膏藥上,敷貼患處。(2)牡蠣30克,研末,用雞蛋清調成糊狀,每晚睡前,先用手將疝氣納回,再將藥糊涂于患側陰囊,每天1次,連用3晚。(3)黃精、桔梗各9克,上藥放入樟腦2克,酒浸泡半小時,取出搗糊狀,敷氣海穴。氣海穴:位于臍下1.5寸處。
2024-10-22 19: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