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大第一附屬醫院治療肺癌的專家
治療小細胞肺癌的主要方法是化療,化療的療效大多出現在治療開始后的12周以內,其后很少能看到療效的進一步增加。一般的說,使用中度強化化療比常規計量化療效果要好;但使用大劑量強化治療并不能進一步提高療效,反而使更多的病人需要住院治療。對局限性小細胞肺癌的最佳治療方案是否應為聯合化療在加胸步放療,目前還有不同認識。關于化療-放療聯合治療方案中的最佳放療時間問題,目前尚無定論。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鄭偉達 主任醫師
九江泌尿科醫院
腫瘤科
-
(1)鱗狀細胞癌(鱗癌):在肺癌中最為常見,約占5000。病人年齡大多在50歲以上,男性占多數。大多起源于較大的支氣管,常為中心型肺癌。雖然鱗癌的分化程度不一,但生長速度尚較慢慢,病程較長,對放射和化學療法較敏感。通常先經淋巴性轉移,血行轉移發生較晚。
2016-07-20 18:1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實習醫生
九江泌尿科醫院
全科
-
(2)小細胞癌(未分化小細胞癌):發病率比鱗癌低,發病年齡較輕,多見于男性。 一般起源于較大支氣管,大多為中心型肺癌。細胞形態與小淋巴細胞相似,形如燕麥穗粒,因此又稱燕麥細胞癌。小細胞癌胞漿內含有神經內分泌顆粒。小細胞癌惡性程度高,生長快,較早出現淋巴和血行廣泛轉移。對放射和化學療法雖較敏感,但在各型肺癌中預后較差。
2016-07-20 18:11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助理醫生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3)腺癌:發病年齡較小,女性相對多見。多數起源于較小的支氣管上皮,多為周圍型肺癌,少數則起源于大支氣管。早期一般沒有明顯臨床癥狀,往往在胸部X線檢查時發現,表現為圓形或橢圓形分葉狀腫塊。一般生長較慢,但有時在早期即發生血行轉移,淋巴轉移則較晚發生。
2016-07-20 18: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