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老花眼,怎么辦啊?
老花眼是一種生理性改變,年過40歲的人,由于晶狀體的硬化,調節功能逐漸減弱,小部分是睫狀肌衰退,產生看近困難,需配戴老花鏡。老花發生的年齡并不一致,這與本人的屈光狀態及各人工作性質有關。一般40歲以前的正視者不需配戴花鏡,遠視眼者其近點距離較正視者遠,但兩者的調節力的減弱并無差別,因此,同齡人遠視較正視眼者早出現花眼現象。沒有什么好辦法治療,只能平時注意,盡量避免強光,佩帶合 適的花鏡,可能延緩老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助理醫生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中醫認為,老花眼由腎水虧損、精血不足而起,膳食上應多食用水果蔬菜、豆制品、動物肝臟、黑豆、蜂王漿等食物。尤其在黑豆中含有較多的植物蛋白、卵磷脂、不飽和脂肪酸、亞油酸、多種維生素、煙酸及大量鈣質,具有清熱、解毒、舒氣及補腎、養血等功效,還可下降膽固醇,防止動脈硬化。老年人食用除了能固齒明目,還可預防老年性癡呆、高血壓等病癥。
2016-07-20 11:2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實習醫生
九江泌尿科醫院
全科
-
老花眼是因年老后水晶體(晶狀體)硬化或部分硬化,對光感調節不足,致近來光線的焦點不能準確聚集在視網膜上,而落在視網膜后面,使近視或閱讀不清楚。一般人在40歲左右都會出現老花,也有極個別人調節能力很好,80歲都不用戴老花鏡。老花眼,是隨人的年齡增長而衰老的生理現象。
2016-07-20 11:2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遲潤華 主治醫師
北京德勝門中醫院眼科
眼科
-
老花眼是一種生理性改變,年過40歲的人,由于晶狀體的硬化,調節功能逐漸減弱,小部分是睫狀肌衰退,產生看近困難,需配戴老花鏡。老花發生的年齡并不一致,這與本人的屈光狀態及各人工作性質有關。一般40歲以前的正視者不需配戴花鏡,遠視眼者其近點距離較正視者遠,但兩者的調節力的減弱并無差別,因此,同齡人遠視較正視眼者早出現花眼現象。沒有什么好辦法治療,只能平時注意,盡量避免強光激發,佩帶適合的花鏡,可能延緩老花的程度。如果是年輕人的話,輕度近視的反而不容易花眼
2016-07-20 11:26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遠視? 遠視是眼在調節松弛狀態下,平行光線經跟的屈光系統屈折后聚焦在視網膜后,在視網膜上形成一彌散光圈,不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眼在通過調節作用后,使屈折力增強,部分降低遠視的屈光度,輕微的遠視甚至可以全部消失,表現為正視眼(潛伏性遠視),只有當應用睫狀肌麻痹劑后才能表現出來。典型的遠視者視遠不清,視近更不清。屬于中醫“能遠怯近癥”范疇。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