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夏晨 主任醫師
江蘇省中醫院
三級甲等
針灸康復科
-
濕熱是中醫術語,指濕與熱蘊結在體內,多由環境、飲食、體質等因素引起,表現多樣,治療方法也不同。身體不適時,要及時看醫生,根據醫囑進行治療,切勿自己胡亂用藥。
2018-07-13 18:04
1.環境因素:長期處于潮濕悶熱環境,易使外濕入侵,形成濕熱。
2.飲食因素:偏好辛辣油膩、甜食、飲酒過度等,易生濕熱。
3.體質因素:部分人體質偏濕熱,代謝功能較弱,易出現濕熱癥狀。
4.情志因素:長期情緒壓抑、焦慮,影響臟腑功能,可能導致濕熱。
5.疾病因素:某些疾病如肝膽疾病、胃腸疾病等,可能引發濕熱。
總之,濕熱成因復雜,如有相關癥狀,應及時就醫,通過中醫調理改善。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小兒睡覺常出汗,為什么有些孩子經常在睡眠時出汗,汗水浸濕了衣衫、枕巾,這種現象中醫稱之為盜汗。許多家長為此擔心,雖到處求醫,但仍然見效不大。其實,小兒盜汗并不一定是病態,絕大多數是生理性盜汗。因為小兒皮膚內水分較多,毛細血管豐富,新陳代謝旺盛,植物神經調節功能尚不健全,活動時容易出汗。倘若小兒入睡前活動過多,可使機體產熱增加,或在進食不久,胃腸蠕動增強,胃液分泌增多,汗腺分泌也隨之增加。這些都可造成小兒睡后出汗較多,尤其是在出汗后2小時內。病理性盜汗多見于佝僂病,以3歲以下的小兒為主,主要表現在上半夜出汗,這是由于血鈣偏低引起的。結核病患兒的盜汗以整夜出汗為特點。患兒同時還有低熱消瘦、體重不增或下降、食欲不振、情緒發生改變等癥狀。一旦發現小兒盜汗,首先要及時查明原因,并給予適當的處理。對于生理性盜汗一般不主張藥物治療,而是調整生活規律,消除生活中得致熱誘因。如入睡前適當限制小兒活動,尤其是劇烈活動;睡前不宜吃得太飽,更不宜在睡前給予大量熱食物和熱飲料;睡覺是臥室溫度不宜過高,更不要穿著厚衣服睡覺;蓋的被子要隨氣溫的變化而增減。對病理性盜汗的小兒,應針對病因,進行治療。如缺鈣引起的盜汗,應適當補充鈣、維生素D等。結核病引起的盜汗,應進行抗結核治療。小兒盜汗以后,要及時用毛巾擦干皮膚,更換衣服,還要勤沐浴。要讓小兒經常參加戶外鍛煉,以增強體質,提高適應能力,體質增強了,盜汗也會隨之而止
2016-07-12 05:43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你好,小孩的新陳代謝較旺盛,活動后及入睡后半小時有少量的出汗是正常的,如果你的寶寶出汗較多考慮是缺鈣引起的。建議平時給寶寶多吃含鈣高的食物,多曬太陽來增加鈣的吸收,給寶寶補充些鈣劑如葡萄糖酸鈣,配合鈣吸收促進劑如魚肝油同服,祝寶寶茁壯成長。
2016-07-12 05:49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你好,根據你的描述寶寶在上半夜出汗是正常的,下半夜沒出汗就好,如果忽然哪天寶寶睡時沒出汗反倒會是生病的表現。建議:對于這種情況,需要給寶寶查微量元素,是不是缺鈣。
2016-07-12 05:56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親,有生理性出汗和病理性出汗,親最好帶寶寶檢查下,咨詢下醫生
2016-07-12 06:04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是額頭出汗么。寶媽可以帶寶寶做個微量元素看是不是缺鈣
2016-07-12 06: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