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判斷自己是否生病,需要綜合考慮身體癥狀、心理狀態、生活習慣、既往病史以及體檢結果等。 1. 身體癥狀:比如持續的發熱、咳嗽、疼痛、腹瀉、嘔吐等明顯不適,可能是身體患病的信號。 2. 心理狀態:長期的焦慮、抑郁、失眠、記憶力下降等,可能提示心理方面的問題。 3. 生活習慣:突然的飲食改變、睡眠異常、過度疲勞、缺乏運動等,有時也與疾病相關。 4. 既往病史:有過某些慢性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等,病情控制不佳或出現新癥狀,可能意味著疾病進展。 5. 體檢結果:體檢中發現的血常規、肝腎功能、影像學檢查等異常,可能提示存在潛在疾病。 總之,身體和心理的各種變化都可能是疾病的表現。如果對自身健康狀況有疑慮,應及時到正規醫院進行全面檢查和評估,以便早期發現和治療疾病。
2024-10-22 12:3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焦慮癥是指不明原因的突然驚慌、恐懼、精神緊張、坐臥不安、瀕死感、窒息感、失去自我控制感、不真實感,或大禍臨頭感,發作時多伴有以下癥狀:如心慌、心悸、呼吸困難、胸悶、胸痛、失眠、胸前壓迫感或不適感,喉部堵塞或透不過氣的感覺、頭昏、頭暈,或大氣候平衡感,手腳麻木或肢體異常感,陣發性發熱或發冷的感覺,出汗暈厥、顫抖或晃動。我建議你采用中醫中藥辨證施治,調理氣血,調整機體的臟腑功能,選用鎮驚安神,滋陰補腎,健脾瀉肝,活血化瘀等方法,我需要了解你的詳細病情,如果需要我的幫助可以與我聯系,祝早日擺脫困擾!
2024-10-22 12:3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心理分析:你好!根據你的描述,你內心比較焦慮,常對孩子實施暴力行為,這種狀況在心理學上稱為易激惹。易激惹是焦慮的常見癥狀,常伴有以發泄為目的的輕微破壞性或暴力的沖動行為,沖動行為的指向性往往限于家人。易激惹者最明顯的特點是:想極力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緒,但常不成功,常常發怒,事后后悔不已。如你在打罵女兒后,又心里難過,然而不久打罵又再度重演。心理指導:建議你停止對孩子的暴力行為,你這樣的教育方式只會教育出一個長大后同樣有暴力行為、并且有人格缺陷的孩子。建議你看看心理醫生,接受心理疏導。
2024-10-22 12:37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一定是心理有問題,你就是覺的自己條件不好,從小就受氣,你看的上的人看不上你,看的上你的你又覺得不滿意,其實就是應該心態放平一點,你心里總是看不起你自己的老公,你怎么可能過的幸福呢,如果你嫁給一個總是看不起你的人,你什么感覺,試著放平你的心態把,找到一個愿意和你過一輩子的人已經很不錯了,不管你多厲害,女人最后就是要屬于家庭的,既然選擇一起了,就不要抱著那種心理生活,再好的男人不屬于你,你想再多有什么用。
2024-10-22 12:37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心理分析:你好,你能來這里咨詢說明你對你的自我是有覺察的,這至關重要。孩子還小,你怕自己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傷害了她,這些都說明你是個好媽媽,好媽媽遇到問題應該尋求幫助,這一點你也做到了。心理指導:女人在生育孩子后到幼兒上學前由于性激素、社會角色及心理變化很容易出現抑郁情緒,會經常感到心情壓抑、郁悶,常因小事大發脾氣。如果不嚴重的話可以通過自我調節恢復健康。比如向好友親人傾訴宣泄情緒,通過音樂療法放松身心,做些自己喜歡的事情找回自我等。如果嚴重的話,應該找心理咨詢師幫助。請記住,自己有狀況應該面對問題,不要把情緒撒在無辜的孩子身上。
2024-10-22 1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