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產婦能否吃消炎藥,取決于多種因素,如產后感染情況、身體恢復狀況、是否哺乳、藥物安全性、個體過敏史等。 1.產后感染情況:若產婦出現產褥期感染,如子宮內膜炎、盆腔炎等,在醫生評估后,可能會使用消炎藥,如頭孢呋辛酯、阿莫西林等。 2.身體恢復狀況:若產婦產后傷口愈合不良,有紅腫、化膿等炎癥表現,可能需要消炎藥治療,例如頭孢克洛。 3.是否哺乳:哺乳期產婦用藥需謹慎,優先選擇對嬰兒影響小的消炎藥,像青霉素類。 4.藥物安全性:某些消炎藥可能對產婦有潛在風險,如喹諾酮類可能影響骨骼發育。 5.個體過敏史:若產婦對某些消炎藥過敏,如頭孢類,應避免使用,可選用其他不過敏的藥物,如克林霉素。 總之,產婦是否能吃消炎藥不能一概而論,需要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產婦若有用藥需求,應前往正規醫院就診,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用藥,切不可自行用藥。
2024-10-22 13:0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根據你的描述你上述情況屬于產后是否能夠服用消炎藥的問題,存在上述時期是不需要擔心的,應該說完全可以適當的藥物消炎上述情況建議你可以放寬心態對待就好了,應該說選擇阿莫西林等藥物消炎對寶寶是沒有影響的,希望你不要存在壓力
2024-10-22 13:09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你好,哺乳期有些藥物是可以通過乳汁分泌,媽媽是不能服用的,建議你可以買點頭孢類抗生素,或者去醫院開點,最好在寶寶吃奶后服用。
2024-10-22 13:09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你好,產婦是可以口服消炎的藥物來治療咽炎的,可以口服對寶寶沒有影響的藥物來治療。根據你的敘述,建議你多喝水,不要辛辣刺激的飲食,口服阿莫西林膠囊和咽炎片加上雙黃連口服液來治療就可以了,祝你健康!
2024-10-22 13:09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nikiy通常情況下,要選擇藥物說明上沒有寫哺乳婦女禁用的藥。妊娠哺乳期用藥:原則上應權衡利弊后,使用抗生素的利大于其毒副作用時方可使用。較安全的有青霉素類、頭抱菌素類和β-內酰胺類、大環內酯類、克林霉素類等。應避免使用氨基糖苷類、四環素類、大環內酯類、喹諾酮類、磺胺類等。看一下哺乳期用藥禁忌:當哺乳期婦女用藥的時候,往往只著重考慮藥物是否影響乳汁分泌,很少考慮藥物對嬰兒的影響,或者根本不知道哪些藥物對嬰兒有影響。事實上很多藥物可隨母親乳汁進入嬰兒體內,眾而對乳嬰產生作用;盡管有的藥物進入乳汁的濃度很低,但對于體稚身嫩的乳嬰來說,其禍害甚大。以下藥物是哺乳婦女應忌用或慎用的。1、中藥炒麥芽、花椒、芒硝等,西藥左旋多巴、麥角新堿、雌激素、維生素B6、阿托品類和利尿藥物,這些藥能使母親退乳。故母親在哺乳期中不可輕易服用。2、青霉素族抗生素。包括青霉素、新青霉素Ⅱ、新青霉素Ⅲ,氨基芐青霉素等各種青霉素。這類藥很少進入乳汁,但在個別情況下可引起乳兒過敏反應,應予以注意。3、磺胺類藥物,如復方新諾明、磺胺異惡唑、磺胺密啶、磺胺甲基異惡唑、磺胺甲氧吡嗪、磺胺脒、丙磺舒、雙嘧啶片、制菌磺、甲氧芐氨嘧啶、琥珀磺胺噻唑等。這類藥物屬弱酸性,不易進入乳汁,對乳兒無明顯的不良影響。但是,鑒于乳兒藥物代謝酶系統發育不完善,肝臟解毒功能差,即使少量藥物被吸收到嬰兒體內,也能產生有害影響,導致血漿內游離膽紅素增多,可使某些缺少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的乳幼兒發生溶血性貧血,所以,在哺乳期不宜長期、大量使用,尤其是長效磺胺制劑,更應該限制。4、異煙肼(雷米封)。對乳兒尚無肯定的不良作用,但由于抗結核需長期使用,為避免對乳兒產生不良影響,最好改用其它藥物或停止哺乳。5、滅滴靈。為廣譜抗菌藥,對乳兒的損害尚未肯定,應慎用。6、氯霉素。乳兒,特別是新生兒,肝臟解毒功能沿未健全,若通過乳汗吸入氯霉素,容易發生乳兒中毒,抑制骨髓功能,引起白細胞減少甚至引起致命的灰嬰綜合癥,應禁用。7、四環素和強力霉素。這兩種藥都是脂溶性藥,易進入乳汁。特別四環素可使乳兒牙齒受損、琺瑯質發育不全,引起永久性的牙齒發黃,并使乳幼兒出現黃疸,所以也應禁用。8、氨基比林及含氨基比林的藥物。如去痛片、撒烈痛片、安痛定等,能很快進入乳汁,應忌用。9、硫酸阿托品、硫酸慶大霉素、硫酸鏈霉素等藥物在乳汁中濃度比較高,可使嬰兒聽力降低,應忌用。10、抗甲狀腺甲藥物甲基硫氧嘧啶,可以由母及子而抑制乳兒的甲狀腺功能,口服硫脲嘧啶,可導致乳兒甲狀腺腫和顆粒性白細胞缺乏癥。故應禁用。11、抗病毒藥金剛烷胺,常有醫生將它開給病人抗感冒。哺乳母親服此藥后,可致乳兒嘔吐、皮疹和尿潴留,禁用。12、哺乳母親患了癌瘤,應停止哺乳,否則抗癌藥隨乳汗進入乳兒體內會引起骨髓受抑制,出現顆粒性白血球減少。13、需用抗凝血藥時,不能用肝素,以免引起新生兒凝血機制障礙,發生出血。以用雙香豆素乙酯為宜。14、皮質激素類、黃體激素類、新生霉素和呋喃呾啶應禁用,否則使乳兒發生黃疸或加重黃疸、溶血等。15、哺乳婦女應禁止過量飲酒和吸煙、大量飲水、喝啤酒,禁用利尿劑(如雙氫氯噻嗪、速尿等)和作用猛烈的瀉藥。16、水楊酸類藥物在產前服用,可使產婦的產程延長,產后出血增多,新生兒也發生出血。若在哺乳期服用,則可使哺乳嬰兒出現黃疸。故應慎用。17、溴化物是通過血漿進入乳汁,哺乳期服用此藥,嬰兒可出現嗜睡狀態,有的嬰兒還出現皮疹。18、鎮靜藥中如苯巴比妥、阿米妥等通過血漿乳汁屏障后,在嬰兒肝臟有腦內濃度較高,長期用藥時一旦停藥則嬰兒可出現停藥反應,表現不安定、睡眠時有驚擾、過多啼哭及抖動等。安定也可通過乳汁,使嬰兒嗜睡、吸水力下降,因嬰兒排泄藥物較慢,此種藥物作用可持續一周之久。故哺乳期婦女不可服用鎮靜藥。19、緩瀉藥應忌用。迄今還沒發現服藥后既不被吸收又能改變大便性狀的理想藥物,象較常用的鼠美季皮等緩瀉藥必可轉移到乳汁使嬰兒腹瀉。20、口服避孕藥可有1.1%的藥量移向乳汁,但已失去避孕藥中雌激素的活性,對哺乳兒無直接毒性反應。可是藥物能直接作用母體,使母乳分泌減少,并影響母乳成分,使母乳中蛋白質、脂肪、鈣質減少。因此,哺乳期不宜服用避孕藥。
2024-10-23 0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