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缺鐵性貧血是常見的貧血類型,其發病與鐵攝入不足、鐵吸收障礙、鐵丟失過多等有關。治療方法包括補充鐵劑、治療原發病、調整飲食等。治療效果受多種因素影響,如貧血程度、患者依從性、治療方案合理性等。 1. 鐵攝入不足:日常飲食中鐵含量不足,如長期素食、挑食等,易導致缺鐵性貧血。可通過增加含鐵豐富食物的攝入改善,如動物肝臟、瘦肉、豆類等。 2. 鐵吸收障礙:某些疾病如胃腸道疾病,會影響鐵的吸收。需先治療原發疾病,同時可適當補充維生素 C 促進鐵吸收。 3. 鐵丟失過多:月經過多、慢性失血等會使鐵丟失過多。要針對病因治療,如月經過多可進行婦科調理。 4. 貧血程度:輕度貧血可通過飲食調整和口服鐵劑治療;中重度貧血可能需要靜脈補鐵。 5. 患者依從性:患者能否按時服藥、定期復查,對治療效果有重要影響。 總之,缺鐵性貧血的治療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患者應積極配合醫生治療,定期復查血常規,以評估治療效果。
2024-10-22 03: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