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志敏 主任醫師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中醫科
-
脾虛和腎虛是中醫常見的兩種虛證,兩者在癥狀、病因等方面存在差異。若癥狀嚴重,應及時就醫。自行處理身體不適可能加重病情,及時就醫并遵循醫生的治療方案是關鍵。
2018-07-04 10:10
1.癥狀不同:脾虛常見食欲不振、腹脹、便溏等;腎虛多有腰膝酸軟、頭暈耳鳴、性功能減退等。
2.病因各異:脾虛多因飲食不節、勞累過度等;腎虛常由先天不足、房勞過度等引起。
3.發病傾向:脾虛易導致氣血不足、水濕內停;腎虛易出現早衰、生殖功能障礙。
4.影響不同:脾虛影響消化吸收和氣血生成;腎虛影響生長發育和生殖。
5.調理側重:脾虛重健脾益氣,可用參苓白術散;腎虛則根據類型補腎,如腎陽虛用金匱腎氣丸。
總之,脾虛和腎虛有明顯區別,需明確診斷,對癥調理。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脾虛的人平時特別容易感到疲憊,稍微活動一下就大汗淋漓;還常伴有食欲不振、容易腹瀉等情況;腎虛的表現很多,常常表現為記憶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降低,失眠,腰膝酸軟,怕冷,耳鳴,性功能降低,性欲降低,遺精、滑精、早泄等,對于腎虛、脾虛的治療,要咨詢專業的醫生,看是否適合自己的情況,建議你去找老中醫劉春天醫生看看,他治這個病很拿手。
2016-06-30 13:48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腎虛有陰、陽之分,腎陽虛的癥狀為腰酸,四肢發冷,畏寒,甚至還有水腫,性功能不好也會導致腎陽虛;腎陰虛主要有腰酸,燥熱,盜汗,虛汗,頭暈,耳鳴等。脾氣虛的癥狀主要是氣短乏力、頭暈、大便溏瀉,容易出血,血色淡,甚至面色臟白,對于脾虛腎虛調理,最好是找經驗豐富的中醫,通過中醫的望聞問切明確具體的脾虛腎虛類型再結合個人的體質針對性的用藥調理。
2016-06-30 13:55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玉倉 住院醫師
威縣中醫院
二級甲等
中醫科
-
中醫講脾臟和腎臟是人體的兩大臟器,腎為先天之本,傳承自父母,脾為后天之本,涵養身體發育。腎虛表現為怕冷、尿頻、腰疼、陽事不舉等,脾虛表現為食欲不振、大便溏瀉、少氣懶言等。遵從醫囑,避免盲目判斷。
2016-06-30 14: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