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梁亮 副主任醫師
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
三級甲等
血液內科
-
缺鐵性貧血是常見貧血類型,成因包括攝入不足、吸收較差、丟失過多等。自行處理身體不適可能加重病情,及時就醫并遵循醫生的治療方案是關鍵。
2018-07-15 23:37
1.攝入不足:如過度節食、挑食導致鐵攝入少。
2.吸收較差:胃手術影響鐵吸收。
3.丟失過多:痔瘡、女性月經過多、消化道出血致鐵流失。
4.需求增加:兒童生長發育、孕婦對鐵需求增多。
5.鐵利用障礙:某些疾病影響鐵利用。
了解缺鐵性貧血成因有助于預防和治療,出現相關癥狀應及時就醫。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我可以給你一些建議,不知道可不可以幫到你, -----百日學通課題組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同學可能都有這樣的困惑:“究竟有什么辦法能讓我一點都不走神呢?”他們覺得,注意力不集中時,聽不進課,上不成自習,非常煩惱,“注意力不集中”的確對他們的學習、生活影響很大。對這個問題,應該怎么看呢? 其實心理學研究早就發現,人的注意力是很難長時間集中的,“走神”其實是正常的心理現象。人的注意力會受外界環境的干擾而走神,會因為內心的情緒波動而被干擾,這都是普通人的心理。教學上通常每節課只安排45分鐘,就是這個道理。 人是人而并不是超人,確實有的人學習時注意力可以在一定時間內高度集中,甚至可以在鬧市學習,但這樣的人之所以注意力集中,一是因為他們對學習的內容非常感興趣,二是因為他們有寧靜的心靈,也就是說,這樣的人的內心是自我和諧的,并沒有那么多心理沖突。而那些自述注意力不集中的同學,常常問題不在注意力本身有什么障礙,而在于自我苛求、完美主義的傾向,他們常常要求自己能夠學習時完全“心無雜念”,心思百分之百在學習上,若是不能達到這樣的境界,就傾向于自我譴責和“逼”自己。這些同學的問題是,他們把很多正常的心理現象當成了異常,越是苛求自己要注意力集中,注意力越是跑到了“怕被干擾”,“怕注意力不集中”上,導致對于外界刺激過于敏感,結果真的“注意力不集中”了,于是更加苦惱,更加想擺脫這種狀況,更加關注注意力的問題,從而形成惡性循環,難以自拔。適度追求完美并沒有什么不好,這樣的人往往很優秀,但若過分追求完美,則離心理障礙只有一步之遙了。 這些同學為什么會在學習上這樣自我苛求呢?在自我苛求的背后,常常還有些深層的心理沖突。比如,有的同學的家長望子成龍,對子女期望值很高,于是子女對自己的要求和標準也就高起來,想通過優異的成績獲得父母更多的贊揚和肯定;有的同學小時侯受到的表揚少,批評多,于是也自我苛求,想通過學習得無比完美來逃避可能的懲罰,可是絕對的完美是不可能的,這樣的努力難免在現實中受挫,于是就批評自己,更加的自我苛求;有的同學的家長自己就有完美主義傾向,這種傾向“傳染”給子女,孩子也就變得自我苛求了。 對于注意力不集中,不必過于自我苛求,可以采取一種“順其自然”的態度,“注意不集中就不集中吧,只要集中的時候我能聽好課就行”。不要因為所謂的注意力不集中,就過分關注這件事,強迫自己甚至為此而焦慮,不要使心理能量過分固著在這件事上,以致形成惡性循環。正確的態度是,帶著這種注意力不太集中的感覺,該干什么干什么,盡力學就是了。對于部分心理沖突激烈,焦慮比較嚴重的同學,就需要找心理醫生輔導了。 如果希望注意力更集中,那么同學們需要讓自己的心靈更寧靜,不是說完全沒有雜念,而是說盡可能減少左右為難的心理沖突。
2016-06-28 03:28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你好,14歲的男孩子會比較的調皮,注意力不集中也是正常的,只要你耐心的調教就是可以的.注意力是可以培養出來的,讓孩子集中注意力做他自己應該做的事情,自覺性高的孩子會比較的聽話,不高的孩子就會很容易被其他的事情所干擾.所以這個時候你們家長要做的事情就是耐心的告訴孩子他應該要做什么,但是要耐心并且循循善誘,不能用粗暴的方式對待他.會引起他的逆反心理的.找些他喜歡做的事情讓他做,不喜歡的事情自然就沒有興趣,但是,也要逐步的讓他了解,不是只要做自己的事情就可以的.比如,他不想寫作業,而很想看電視,你們不要一味的罰他做作業,或者是責罵,要換個方式,跟他約定,如果他按時并且很好的完成作業的話會有什么獎勵,當然不一定要是物質的,可以是精神上的.
2016-06-28 03:35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注意力是可以培養出來的,讓孩子集中注意力做他自己應該做的事情孩子玩游戲時全身投入,正是在培養聚精會神的習慣,此時家長切不可任意打擾,干涉和打斷.平時家長可以將游戲時間與日常生活配合恰當,并指定一個固定的玩游戲的角落,將環境安排得有條不紊,以減少孩子分心的外界事物.家長亦切勿要求孩子做不感興趣或超過能力所及的事.以免他們借著不斷變換活動來逃避大人的責備.此外,家中的氣氛亦必須穩定,避免經常搬家及家中太多的人出入.亦切忌同時買太多的玩具及圖書給孩子;使他們左顧右盼,不知所措,而無從培養仔細,有耐心,反復和專注一件物件的習慣.家長應該以身作則,表現出專心,堅持和耐心的榜樣.一但發現孩子有專心的表現,更應加以鼓勵和稱贊.
2016-06-28 03:41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這可能是由于缺乏興趣.動機引起的注意力分散利用代換效果集中注意力.首先,以其它事情來緩解精神.無法集中精神時,可以先做一些簡單的事情,借此來消除雜念,穩定情緒,從而集中注意力.其次,在學習,工作之前,去做好各種準備,做好準備工作,可以緩和心情,排除雜念,幫助你集中精神.最后,先做喜歡的事情并徹底做完,則對討厭的事情也容易集中精神.多種動作協調起來以集中注意力.在學習時,手,眼,口全部動起來,則易于抑制疲勞,提高學習效率,增進記憶能力.當然,在注意力不集中時,適當休息或運動是有利的.
2016-06-28 03:49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親這個是話是正?,F象呢小孩子一般都這樣子有自己的思維喲
2016-06-28 03:56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兒童學習障礙? 兒童學習障礙(learning disabilities,LD)是一組異質性綜合征,指智力正常兒童在閱讀、書寫、拼字、表達、計算等方面的基本心理過程存在一種或一種以上的特殊性障礙,推測是中樞神經系統的某種功能障礙所致。這類兒童不存在感覺器官和運動能力的缺陷,學習困難亦非原發性情緒障礙或教育剝奪所致。ICD-10和DSM-Ⅲ將其歸屬于特殊性發育障礙范疇。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