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寶寶不長可能是由營養攝入不足、消化吸收不良、睡眠不足、缺乏運動、遺傳因素等造成的。 1. 營養攝入不足:寶寶飲食不均衡,缺乏蛋白質、鈣、維生素等重要營養物質。例如,蛋白質可從牛奶、雞蛋、魚肉中獲取;鈣可通過乳制品、豆制品補充;維生素則存在于各類新鮮蔬果中。 2. 消化吸收不良:寶寶的腸胃功能較弱,無法有效吸收食物中的營養。可能是腸道菌群失調,也可能是患有消化系統疾病。 3. 睡眠不足:生長激素在睡眠中大量分泌,睡眠不足會影響其分泌,從而影響生長發育。 4. 缺乏運動:運動能促進骨骼發育和新陳代謝,寶寶運動量少,不利于身體成長。 5. 遺傳因素:父母身材較矮小,寶寶可能也會受到一定影響,但后天因素的改善仍很重要。 總之,寶寶不長個體重不增的原因較為復雜。家長要關注寶寶的飲食、睡眠、運動等方面,如有異常,應及時帶寶寶到正規醫院的兒科|兒童保健科就診,以便明確原因,采取相應措施。
2024-10-21 20:0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吃的少,就長得慢。另外還要看寶寶精神好不好,大小便是否正常?吃好品質的奶粉應該長得正常范圍的身高。
2024-10-21 20:04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3個月的寶寶長的應該很快。應該帶寶寶到醫院檢查有沒有缺鈣。還有就是要經常帶寶寶出去曬太陽。
2024-10-21 20:04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許多新媽媽對寶寶的體重增長十分上心,因為在某些傳統的觀念看來,寶寶體重的增長是衡量一個母親是否稱職的標準。母乳喂養的媽媽在這方面承受的壓力,比喂奶粉的媽媽更大。母乳喂養不象奶粉喂養那樣有一些“放之四海皆準”的規則,每一位喂母奶的媽媽都要根據自己寶寶的獨特性,建立起和諧的喂養/供需關系,每一對媽媽和寶寶都有僅僅適應自己的特殊“旋律”,所以在出現問題時,根源并不一目了然。然而,一旦寶寶的體重不“達標”,人們首先要怪罪媽媽沒喂好孩子。如果因此而放棄母乳喂養,改喂奶粉,更會令媽媽感到自己做母親是失敗的。 一般來說,測量寶寶體重增長的標準,都是一些書上所提供的“增長表”。這些表格也許對于忙碌的保健醫來說比較方便,但是卻有諸多弊端。比如,它們絲毫不考慮地區、遺傳基因以及人種等方面的差異。而且最大的缺點就是,所有的數據都是根據奶粉喂養的嬰兒來制定的。由于奶粉含有的脂肪是母乳的兩到三倍,又由于奶粉喂養的嬰兒普遍輔食添加的早,在成長速度相同的情況下,純母乳喂養的嬰兒比奶粉喂養的嬰兒“苗條”。奶粉喂養的嬰兒往往有超重的擔憂,過多脂肪的攝入,會導致今后一系列的健康問題。 “嬰兒體重增長表”是根據成千上萬個嬰兒的體重增長情況而總結出來的“平均值”,“平均”并非等同于“正常”,只不過“常見”而已。根據增長表,你的寶寶的體重落在某一個百分比上。雖然大多數寶寶的體重在50%左右,卻并不意味著達到95%高度的就“更好”,落在5%低度的就“不好”。寶寶的發育,應該根據多方面觀察,綜合測評;而不是刻板地參照一個表格,單方面判斷他是不是“不夠格”。一個愛笑、警覺、皮膚滋潤光鮮、肌肉緊湊結實、情感智力等方面發育良好的寶寶,就是正常的。 什么是正常體重增長呢?首先,新生兒在出生后的頭三、四天內,會因為排除體內多余的液體和胎便而丟掉一些體重,大約是出生體重的5%到8%,二到三周內會恢復回來。因此,計算寶寶體重的增長,要從他體重最輕時開始計算。新生兒從出生到三、四個月之間,體重增長最迅猛,大約每周113到227克,到了五、六個月左右,就達到出生體重的兩倍。從四個月開始,體重增長緩慢下來。四到六個月之間,母乳喂養寶寶體重的每周大約增長85到142克;六到十二個月之間為每周42到85克。滿一周歲,母乳喂養寶寶的體重一般為出生體重的2.5倍,身長增長50%,頭圍增長33%。 但是,有個別寶寶的確存在體重增長過于緩慢的問題。以下兩點可以幫助我們判斷寶寶是否屬于這種情況: *寶寶在兩、三周之內沒有恢復到出生時的體重,或者 *寶寶在頭四個月內體重增長不足每月450克。 在排除了疾病因素的前提下,我們要仔細觀察一下寶寶的吃奶模式以及其他生活習性,從中判斷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體重增長緩慢。國際母乳會的專家認為,體重增長緩慢的最常見起因是母乳喂養方法不得當,寶寶的奶吃得不夠多。其中比較常見的現象有以下幾種: *喂養次數不夠頻繁:有些媽媽被告知每三、四個小時喂一次奶就夠了;還有一些媽媽誤以為寶寶應該按時喂奶,人為地制定寶寶的吃奶時間;而有極少數寶寶則天生比較安靜嗜睡,不是很積極地吃奶。新生兒應該平均每24小時喂奶10到12次。有些寶寶不用吃這么頻繁,有些寶寶卻需要更頻繁的哺乳才能夠成長。如果寶寶每天吃奶次數在10次以下而又體重增長緩慢,媽媽應該采取措施,增加喂奶次數,以增加寶寶對養分的攝取,也同時增進乳汁分泌量。 *熱量攝取不足:有些媽媽的乳汁雖然十分充足,但是由于寶寶吸吮的時間不夠長,沒有得到高脂肪、高熱量的“后奶”,即使小便數量正常,發育也良好,仍然會體重增長緩慢。有些時候是因為媽媽誤以為應該人為地限制寶寶對于每一邊乳房的吸吮時間;有些時候則是因為寶寶吃著吃著奶就睡著了。對于前一種情況,媽媽應該盡量讓寶寶長時間吸吮,讓寶寶決定什么時候吃夠了,吃空一邊再換到另一邊。對于后一種情況,媽媽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喚醒寶寶繼續吃奶。比如先讓寶寶盡情吸吮,在瞌睡來臨時換到另一邊喂;還可以在寶寶將要睡著時換尿片,以便喚醒孩子。有些寶寶只需要一邊乳房的奶就吃飽了,有些則需要兩邊乳房的奶才能夠滿足成長的需要。 *哺乳姿勢不正確,寶寶吸吮效率不高:每次喂奶時,寶寶一開始的吸吮刺激媽媽的乳汁“下來”。媽媽乳汁“下來”之后,寶寶的每一次吸吮都應該伴隨著吞咽。最初的饑餓感被滿足后,寶寶的吸吮會緩慢下來。如果媽媽聽不到寶寶的吞咽聲,可能寶寶沒有正確地銜住奶頭,也可能沒有進行有效吸吮。這時最好斷開,重新讓寶寶銜叼。 *其他添加物干擾了寶寶對母乳的吸收:母乳喂養的寶寶不需要喝水或果汁。母乳中含有寶寶成長中所需要的一切液體和營養。錯誤地添加水或者果汁,只會稀釋母乳的熱量,導致體重增長緩慢。添加奶粉,也會減少寶寶對母乳的吸吮,引起母乳分泌量下降。又因為奶粉不容易消化,導致寶寶減少奶量以及哺乳的頻繁度。過早添加低熱量輔食也會降低寶寶攝取的營養質量。 *其它因素:煩躁不安的寶寶、早產兒等,容易產生哺乳無力,甚至拒絕哺乳;分娩過程順利與否、是否剖腹產等,有時會影響最初的哺乳;寶寶的健康狀況,是否黃疸、低血糖,是否需要補充維生素;母親的健康狀況和心理狀態,是否生病、吃藥、懷孕、使用口服避孕藥,有否荷爾蒙問題病史,是否規律性吸煙、飲酒,是否為了恢復體型而節食,乳房是否動過手術,是不是心情緊張焦慮(即使有充足的乳汁,緊張的情緒會阻礙乳汁的泌出),等等,等等,都會影響哺乳。 另外需要觀察的是寶寶的大小便情況。新生兒在頭六個星期之內,每天應該至少尿濕6到8片尿布,有2到5次甚至更多的大便。兩個月以后的嬰兒的大小便會減少頻率,但是量仍然保持。如果寶寶的排便量明顯稀少,并且出現皮膚干燥松弛、頭發枯干、無精打采、囟門下陷等脫水和生病癥狀,則需要和醫生聯絡。 解決體重增長緩慢,不僅需要在哺乳方面做出努力,還需要母親經常地與寶寶有親密的皮膚接觸。美國的育兒專家推薦用嬰兒抱帶將寶寶每天數小時、甚至整天掛在媽媽身上,摟在媽媽懷里,一方面增進寶寶的哺乳頻率,一方面協助媽媽更好地掌握和滿足寶寶的需要,最重要的是刺激寶寶體內的生長荷爾蒙,促進寶寶的成長。實踐證明,這個方法對于寶寶的體重增加,有著“神奇”的效果。 最后強調西爾斯醫生在《育嬰手冊》中有關章節里的觀點:“讓你的寶寶制定標準,而不是什么成長表格。如果寶寶體重增長有持續而合理的速度,他表現的健康、滿足,那么他就挺好的。” 英國著名的育兒書籍作者MiriamStoppard在列出體重增長表格前強調說,“衡量寶寶成長的最重要的標準是快樂和總體發育良好。當這些是顯而易見時,你沒有必要擔心他的測量數據。…我相信一個生長良好的孩子不需要被測量。”回答:2007-03-3118:39提問者對答案的評價:共0條評論...以下是特別推薦給您的相關問題
2024-10-22 03: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