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手腳發燒可能由多種因素引起,如陰虛火旺、體內濕熱、內分泌失調、感染性疾病、神經功能紊亂等。 1.陰虛火旺:體內陰液不足,陽氣相對偏亢,導致手腳發熱。常伴有口干、咽干、失眠多夢等癥狀。治療以滋陰降火為主,可選用六味地黃丸、知柏地黃丸等藥物。 2.體內濕熱:濕邪與熱邪蘊結體內,阻礙氣血運行,出現手腳發熱。常有口苦、口臭、大便黏膩等表現。可用龍膽瀉肝丸、四妙丸等。 3.內分泌失調:如甲狀腺功能亢進,激素分泌異常,新陳代謝加快,引起手腳發熱。需進行相關檢查,明確診斷后治療。 4.感染性疾病:如細菌或病毒感染,導致體溫升高,出現手腳發燒。需根據感染類型使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藥物,如阿莫西林、利巴韋林等。 5.神經功能紊亂:自主神經功能失調,影響體溫調節,導致手腳發熱。可通過調整生活方式、心理調節來改善。 手腳發燒的原因較為復雜,如果癥狀持續不緩解或伴有其他不適,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查明原因,進行針對性治療。
2024-10-21 18:5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您好!這是中醫上講的五心煩熱,一般認為是由于陰虛造成的陰不斂陽,陽氣外浮的情況。多是機體陰陽平衡的失調,多沒有臟器的問題。另造成陰虛狀態的原因有很多,如中焦土濕,或者瘀血,影響陰陽的交接。注意調整自己的作息,少熬夜,生活起居等情況多注意下,盡量靠自身的調節能力來改善。如果沒有改善,建議去看中醫。
2024-10-21 18:50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中醫將手足發熱分為疳積脾虛和血虛陰虧兩種.其原因一是飲食不節,即有的飲食無度,食不定時,常吃零食,長期下去可損傷脾胃功能,引起運化失常,形成積滯,積滯日久,水谷精微無能吸收,形成疳積而發熱在藥物治療的同時,還要注意補充一定數量的富有營養的食品,多曬太陽,呼吸新鮮空氣,以促進體質的恢復
2024-10-21 18:50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孩子手腳心導致的發燒啊,這個就是積食了引起的哦,這個主要是吃些助消化的藥物,在飲食方面多注意一下就可以的啊,吃些退燒藥物吧
2024-10-21 18:50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如果長期這樣,貪涼怕熱,口干舌燥是陰虛,多吃點綠豆、冬瓜之類陰虛的表現宜忌原則:凡陰虛體質者,宜多吃些清補類食物,宜食甘涼滋潤、生津養陰的食品,宜吃新鮮蔬菜反應果或纖維素及維生素較高的食物,宜吃含優質蛋白質豐富的食品。忌吃辛辣刺激性食品,忌吃溫熱香燥食品,忌吃煎炸炒爆的物品,忌吃性熱上火食物,忌吃脂肪、碳水化合物含量過高的食物。陰虛之人宜常吃下列食物:鴨肉:能滋陰養胃。《本草匯》:“滋陰除蒸”。《隨息居飲食譜》:“滋五臟之陰,清虛勞之熱,養胃生津”。民間也認為鴨是最理想的清補之物,陰虛體質宜食之。豬肉皮:豬肉有滋陰和潤燥的作用。清代醫家王孟英說:“豬肉補腎液,充胃汁,滋肝陰,潤肌膚,止消渴。”《本草備要》:“豬肉,其味雋永,食之潤腸胃,生精液,澤皮膚。”所以適宜陰虛體質者,豬皮效果更好。雞蛋:不僅能益氣養血,而且無論雞蛋白或雞蛋黃,均有滋陰潤燥的作用。雞蛋被醫學界認為是很好的蛋白質食品,其中卵白蛋白、卵球蛋白和卵黃磷蛋白,是很完全的蛋白質。凡陰虛之人食之頗宜,尤其是雞蛋同大豆一起食用,如民間習慣用雞蛋與豆漿同食,更有益處。牛奶:具有滋陰養液、生津潤燥的功效。歷代醫家對牛奶的滋陰作用頗多贊譽,或稱牛奶“潤肌止渴”,“潤皮膚”,“潤大腸”,或曰“滋潤五臟”,“滋潤補液”。凡體質屬陰虛者,宜常食之,裨益頗多。甲魚:有滋陰涼血作用,為清補佳品,對陰虛之人,食之最宜。《本草備要》:“涼血滋陰”。《隨息居飲食譜》認為甲魚“滋肝腎之陰,清虛勞之熱”。所以,甲魚對陰虛血熱或陰虛火旺、虛勞骨蒸者,更為適宜。甲魚的背殼,又稱鱉甲,也有滋陰補血作用,陰虛之人食之亦宜。龜肉:性平,味甘咸,能滋陰補血,故陰虛者宜食之。《醫林纂要》:“治骨蒸勞熱,陰虛血熱之癥”。由烏龜殼加工而成的龜板或龜板膠,同樣具有滋陰補血的功效,陰虛之人也宜服食。干貝:又稱江珧柱、馬甲柱,為一種海鮮食品。性平,味甘咸,能滋陰補腎。《本草求真》:“滋真陰”。《本草從新》:“療消渴”。干貝肉質細嫩,味道鮮美,屬高蛋白食品,故陰虛之人宜常用干貝燉湯,最為有益。海參:有滋陰、補血、益精、潤燥的作用。《藥性考》:“降火滋腎”。《食物宜忌》:“海參補腎精,益髓”。清代食醫王孟英認為海參能“滋陰,補血,潤燥”。海參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的海味珍品,大能補益,又能滋陰,陰虛體質宜常食之。蛤蜊:能滋陰、化痰、軟堅。古代醫家認為“蛤蜊功同蚌蜆,滋陰明目”。明·繆希雍曾經指出:“蛤蜊其性滋潤而助津液,故能潤五臟,止消渴,開胃也。”可見陰虛體質或陰虛病人,包括糖尿病、干燥綜合癥、結核病以及腫瘤病等,食之頗宜。忌食物品凡陰虛體質者忌吃或少吃狗肉、羊肉、雀肉、海馬、海龍、獐肉、鍋耙、炒花生、炒黃豆、炒瓜子、爆米花、荔枝、龍眼肉、佛手柑、楊梅、大蒜、韭菜、芥菜、辣椒、薤白、胡椒、砂仁、蓽撥、草豆蔻、花椒、肉桂、白豆蔻、大茴香、小茴香、丁香、薄荷、白酒、香煙、紅參、肉蓯蓉、鎖陽等。
2024-10-21 22: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