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寶寶咬人一月有余,可能是長牙不適、模仿行為、情緒表達不當、缺乏正確引導、疾病因素等。 1.長牙不適:寶寶在長牙期間,牙齦會有癢痛的感覺,可能通過咬人來緩解。家長可準備合適的磨牙棒。 2.模仿行為:寶寶可能模仿他人的咬人動作。家長要注意自身及周圍人的行為,為寶寶樹立良好榜樣。 3.情緒表達不當:寶寶無法用語言準確表達情緒,可能通過咬人來發泄。家長要耐心引導寶寶用正確方式表達。 4.缺乏正確引導:家長未及時教導寶寶咬人是不對的。應明確告知其行為不可取。 5.疾病因素:某些神經系統疾病也可能導致寶寶行為異常。若懷疑有疾病,需及時就醫檢查。 總之,寶寶咬人需要家長細心觀察,找到原因,采取正確的引導和處理方式,幫助寶寶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2024-10-21 18:3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寶寶是在長牙期間,可以給牙膠寶寶咬一下舒緩牙肉的痛楚的
2024-10-21 18:3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您好,孩子咬人,一般是在模仿父母逗她時的親咬動作,或者是與人交往時,因這時孩子的語言詞匯掌握的很少,無法用完整,正確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愿望與需求,只能借助于身體的某個部位來表達自己的需求,就發生了咬人這一現象.一般來說,這個年齡孩子咬人的習慣不會持久,亦屬正常.孩子約3歲時,已經可以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意愿,如果還有經常咬人的行為,那就不正常了.家長平時多教她一些文明,禮貌的語言,培養孩子友好,禮貌地與他人相處.首先您要給孩子指出咬人是不對的,不然會讓孩子認為咬人是一種好的行為,他就會繼續咬下去了.家長在孩子咬人后應該讓她知道咬人是不對的,小朋友,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都不喜歡這樣,或者以講故事,情景表演等形式,使他意識到咬人的孩子是不愛歡迎的,同時多觀察,多引導.一旦孩子有進步,就鼓勵表揚,讓孩子變得懂事明理,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祝您的寶寶健康成長
2024-10-22 03: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