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幼兒出疹后,飲食方面要特別注意,包括保持清淡、補充水分、避免易過敏食物、多攝入維生素和保證營養均衡等。 1. 保持清淡:選擇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條等,減輕腸胃負擔。 2. 補充水分:多喝溫開水或新鮮果汁,防止脫水。 3. 避免易過敏食物:如海鮮、雞蛋、牛奶等,以免加重癥狀。 4. 多攝入維生素: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如橙子、菠菜等,增強免疫力。 5. 保證營養均衡:適量攝入蛋白質,如瘦肉、豆腐等,促進身體恢復。 總之,幼兒出疹后的飲食調整對康復很重要,家長要密切觀察孩子的飲食反應,如有異常,及時就醫。
2024-10-13 14:1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痱子的形成是由于夏季氣溫高,濕度大,出汗過多,不易蒸發,汗液使表皮角質層浸漬,致汗腺導管口閉塞,汗腺導管內汗液潴留后,因內壓增高而發生破裂,汗液滲入周圍組織引起刺激,于汗孔處發生皰疹和丘疹,發生痱子.臨床上,痱子分為三種類型:(一)紅痱(紅色粟粒疹)因汗液在表皮內稍深處溢出而成.臨床上最常見,任何年齡均可發生.好發于手背,肘窩,頸,胸,背,腹部,婦女乳房下以及小兒頭面部,臀部,為圓而尖形的針頭大小密集的丘疹或丘皰疹,有輕度紅暈.皮疹常成批出現,自覺輕微燒灼及刺癢感.皮疹消退后有輕度脫屑.(二)白痱(晶形粟粒疹)汗液在角質層內或角質層下溢出而成.常見于高溫,并有大量出汗,長期臥床,過度衰弱的患者.在頸,軀干發生多數針尖至針頭大淺表性小水皰,壁極薄,微亮,內容清,無紅暈.無自覺癥狀,輕擦之后易破,干后有極薄的細小鱗屑.(三)膿痱(膿疤性粟粒疹)痱子頂端有針頭大淺表性小膿皰.臨床上較為少見,常發生于皺褶部位,如四肢屈側和陰部,小兒頭頸部也常見.膿皰內容常無菌,或為非致病性球菌,但潰破后可繼發感染.一般來說,痱子最容易長在兒童身上,但有些皮膚嬌嫩,肥胖多汗或體質虛弱的成年人也會長痱子.孩子生痱子,吵鬧不停,白天晚上都不得安寧,如果抓破了,還會感染細菌,變成膿皰瘡和小癤子.少數患者還會并發急性腎炎,偶爾還有引起敗血癥而死亡的.對白痱子患兒一般不須特殊處理.紅痱子患兒應注意保持皮膚清潔,搽用痱子水等藥物.膿痱子的患兒,除了注意保持皮膚清潔外,應給予有效的抗感染治療.如果出現皮膚感染伴有發熱,要及時送醫院就診.
2024-10-13 14:1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你沒說明是什么疹子,如果是濕疹,要注意引起寶寶過敏出疹的原因,一般說來,先要觀察有沒有食物過敏,特別是牛奶,母乳或雞蛋白等動物蛋白的過敏;其次,母親吃魚,蝦,蟹,雞等,也可通過母乳傳給嬰兒,在吃這些動物性食品后,應觀察嬰兒的皮膚病是否加重,如果與上述情況有關,嬰兒應改變喂養方法;如果是牛奶過敏引起出疹,可以換醫瀉奶粉或豆粉粉代替,如果是母乳喂養,在喂奶期間母親要注意,不吃辛辣刺激,過于油膩的東西,忌食魚,蝦,蟹等海鮮及補品.如果日常吃的東西沒有問題,可以照常食用.但是添加新輔食一定要注意,從少量開始,發現問題馬上停止.
2024-10-13 14:17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沒有什么的。可能你寶寶感冒吃什么藥過敏吧?叫做尋麻疹。去醫院證實一下吧,如果是的話,吃消炎藥,抗病毒口服掖,身上在涂爐甘石洗劑。過程會持續一個星期的,急不來的。要等疹子出出來才會好的。
2024-10-13 14:17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本病應注意與麻疹鑒別:幼兒急疹與麻疹不同之處在于本病癥狀較輕,患兒在發熱期間精神,食欲均較好,它的特點是熱退疹出,疹子在1~2天內自行消退.而麻疹大多精神倦怠,不思飲食,具有卡它癥狀等.當疹出時熱勢更盛,其疹子的發出一般是從頭面,發際開始,遍及全身,出疹時間也比幼兒急疹長.臨床上兩種疾病的區分并不難.西醫治療本病主要是對癥處理,及時退燒,沒有其他特殊處理方法.中醫認為本病初起多因外感時邪,郁于肌膚與氣血相搏,外發肌表.故應采用疏表清熱之法.常選用蘆根10g,金銀花6g,野菊花8g,連翹10g,淡竹葉3g,黃芩6g,薄荷3g,丹皮5g等具有疏表清熱,涼血解毒之品.應用這種方法可以起到促進退燒,防止留有余邪的作用,水煎后每日分3~5次服用,每次喝30—50ml.值得一提的是中藥的熬制,這種藥性的藥物應先用水浸泡半小時,待開鍋后,微火熬15分鐘即可,這樣可以保存藥性,使藥物充分發揮作用.也可用銀花10g,野菊花15g,貫眾6g熬湯代水喝,同樣有清熱解毒透表之功效.治療本病的關鍵在于及時退燒,不留余邪.在預防和護理方面,家長應注意以下幾點:①周歲以內的小兒形氣未充,發育不完全,抵抗疾病的能力差,所以不要帶孩子去串門或公共場所.因為公共場所人多,細菌及病毒在空氣中的密度相對比較高,這樣小兒染上疾病的可能性會大大增加.②周歲以內小兒飲食一定要有規律,在能添加副食后要注意蔬菜的攝入.中醫認為脾胃為人的后天之本,飲食規律,豐富,納食正常才能促使小兒很好的發育成長.身體強壯后,抗病能力自然會增強.③在小兒發熱期間,應多給孩子飲水,以溫開水為佳,不要喝甜水.因為小兒發熱時食欲欠佳,甜水會進一步影響小兒的食欲,不利于疾病的康復.在飲食上以清淡為主,肥甘厚味會使氣機壅滯,影響脾胃運化,消化功能.④患病期間小兒體虛,應特別注意避風寒,慎勿汗出當風,那樣會招受新邪而致病情反復.小兒發熱汗出時,可用溫熱的濕毛巾或柔軟的干毛巾給孩子擦拭,這樣既可散熱又很舒適.
2024-10-14 02: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