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寶寶有時晚上喊腳痛,可能是生長痛、白天活動量大、缺鈣、腳部受傷、疾病因素等。 1.生長痛:這是兒童生長發育過程中的常見現象,多因骨骼生長速度較快,肌肉和韌帶被牽拉引起。一般疼痛部位不固定,多為雙側小腿、膝關節等。 2.白天活動量大:寶寶白天玩耍過于劇烈,腳部肌肉疲勞,晚上就可能出現疼痛。 3.缺鈣:鈣攝入不足會影響骨骼發育,可能導致腳部疼痛。 4.腳部受傷:如扭傷、擦傷等,傷口未完全恢復,夜間也會感到疼痛。 5.疾病因素:關節炎、滑膜炎等疾病也可能引起腳痛,通常還伴有紅腫、發熱等癥狀。 如果寶寶經常晚上腳痛,且疼痛較為嚴重或持續不緩解,建議及時帶寶寶到正規醫院就診,查明原因,以便進行針對性的治療。
2024-10-13 13:2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寶寶可能是成長性缺鈣的原因引起的哦,可以給寶寶補鈣試一試的,補鈣的時候曬太陽有助于鈣的吸收的。
2024-10-13 13:29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是不是穿鞋子造成的呢?如果不是的話,最好詳細的問問寶寶,必要時去醫院檢查一下。
2024-10-13 13:29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在兒童期2~16歲期間,大概有一半以上的兒童會抱怨膝蓋和小腿后側肌肉疼痛,其程度、頻率或持續的時間可能會有所不同,如果這些肢體的疼痛是偶爾發作,外表看起來沒有任何異狀,沒有任何紅腫熱痛,則很有可能會被診斷為“成長痛”,但真是如此嗎?“成長痛”說法的理論基礎是:當兒童肢體骨骼成長較快時,肌肉與韌帶的增長卻趕不上同樣速度而相對較短,因此形成緊繃而感覺有酸痛的情形。不過,也有些專家認為“成長痛”是一個被誤用或誤解的名詞。因為,許多抱怨疼痛的小朋友那段時間并沒有特別增加身高。因此看來,生長快速造成“成長痛”,并不合理。從另一個角度來思考,許多被認為“生長痛”的,會有下列的五種特征:1.偏向下午或晚上才發作,其中若干會睡著才痛醒,或疼痛延續到隔天早上。2.兩側肢體都會發生,牽涉的關節并不固定,而且以負擔體重的下肢為主。3.痛時呼天搶地,但平均短于2小時,然后風平浪靜、若無其事且行動正常。4.沒有發燒與局部紅腫熱痛現象。5.發作頻率并不固定,但仔細觀察與較長時間或分量較重的游戲有關。如果有上列條件時,也可以推理為:身體的強度無法負擔活動而造成疲勞所致;因此,應該從詳實記錄活動強度與體能狀態(如感冒)兩者與疼痛發作時間的關系,如果可以落在這個領域,那的確是兒童“成長”過程中,某些時段身體的復原力無法負擔活動帶來的疲勞度,造成肌肉、肌腱或軟骨的疼痛。兒童肢體偶發與不規律的疼痛,大概有95%是以上較為生理性的疲勞現象;但如果在發作特性與局部變化有所差異,當然要小心是否是其他疾病的部分臨床表現。
2024-10-13 20: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