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幼兒大便帶血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肛裂、腸道感染、腸套疊、食物過敏、腸道息肉等。 1.肛裂:幼兒排便困難,干硬的糞便可能撐破肛門周圍皮膚導致出血,常伴有排便時疼痛、哭鬧。 2.腸道感染:病毒或細菌感染腸道,引起腸道炎癥,導致腸黏膜受損出血,還可能有腹瀉、發熱等癥狀。 3.腸套疊:一段腸管套入另一段腸管,影響腸道血液循環,引起腸黏膜出血,多伴有陣發性腹痛、嘔吐。 4.食物過敏:某些食物引起過敏反應,導致腸道黏膜炎癥和出血,可能伴有皮膚紅疹、瘙癢等。 5.腸道息肉:腸道內生長的息肉受到摩擦或刺激時可能出血。 總之,幼兒大便帶血的原因較為復雜。家長發現這種情況應及時帶孩子到正規醫院就診,通過相關檢查明確原因,以便進行針對性治療。
2024-10-13 13:4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大便帶血,是下消化道,特別是結腸、直腸和肛門部出血的一個特殊癥狀,提示腸道有器質性病變,必須十分重視,及時明確診斷,抓緊治療。大便帶血時應考慮下列疾病: 肛門疾病①血色鮮紅無疼痛者,多見于內痔,I期痔核以便血為特征,常因大便擦破痔核而出血,所下之血,或點滴不已,或一線如箭,或僅在手紙上帶血;Ⅱ期痔核便血不多或不出血,常脫出肛門之外。②肛裂的便血多伴有肛門疼痛及典型的便后周期性疼痛。③肛管癌主要表現為便血及疼痛,疼痛于排便前加劇。 直腸疾病①直腸息肉的主要癥狀是便血,呈間歇性,色鮮紅,一般量不多,這種病常見于兒童。②直腸癌的主要表現為大便次數增多,糞便變細,帶粘液及血,伴里急后重或排便不盡感,便血早期為鮮紅,或暗紅,量不多,晚期大便中常有惡臭粘液,體重減輕,應高度重視。③放射性直腸炎也可大便帶血,但應有放射治療史。 結腸疾病①結腸息肉:i.幼年性結腸息肉病,平均發病年齡是6歲,無家族史,主要表現是大便帶血,常伴有營養不良、貧血、低蛋白血癥和生長遲緩,且常伴有先天性畸形,如腸旋轉不良、臍疝和腦水腫等;ii.家族性幼年性結腸息肉病:有家族史,癥狀以大便帶血、直腸脫垂和生長遲緩為常見特征;iii.Cronknite-Canda綜合征(CCS):為錯構瘤息肉綜合征,至成人發病,大便帶血,多有腹瀉,排便量大,并可含有脂肪,兼見腹痛、厭食、乏力、嘔吐、性欲和味覺減退。幾乎總有指(趾)甲的改變、脫發及色素沉著。②結腸癌:常見于左半結腸癌,患者多有頑固性便秘,也可間見大便次數增多,癌腫破潰時,可使糞塊外面染有鮮血或粘液,甚至排出膿液。③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與細菌性痢疾:二者都可見便血,且多與粘液或膿液同時排出,伴有腹痛。 阿米巴痢疾:以便血為主要癥狀,其大便呈醬紅色,粘液多,且有惡臭味。 出血性大腸桿菌腸炎:表現為急性起病,伴發熱,腹瀉,可有進食腐敗肉食病史,常以食物中毒形式起病。此外,1歲以內小兒應注意腸套疊。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血友病等也可有便血的癥狀。
2024-10-13 13:41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肛裂出血疼痛的可能,建議保持大便通暢啊.是原來導致的肛裂的可能.注意防止便秘.首先應該注意的一點是家長的正確引導,在小兒排便前發出信號,吹口哨,在飲食方面,應該適當給予一些粗制食品,蔬菜,紅薯,水果等.對于經常發生便秘的小孩,除需要訓練排便習慣外,也可間隔給予一些促進腸蠕動和潤腸的藥物.還要注意奶粉和母乳與鈣這些不要一起吃,應該間隔2個小時,否則也可能導致便秘的.而且影響牛奶和鈣的吸收.不但沒有作用,反而有嚴重的副反應啊.另外如果是多天沒有解可以用開塞路,或肥皂條塞到肛門內潤腸通便.但是動作一定要輕柔,防止損傷腸道.但是嚴重的的肛裂可能需要手術的啊.
2024-10-13 13:41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寶寶大便帶血寶媽應該重視起來,很有可能是寶寶的肛門里面有點小問題。寶媽要及時帶寶寶去醫院檢查
2024-10-13 13:41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寶寶大便次數個體差異大,關鍵是和以前的排便情況比較。新生兒的大便次數會比較多,隨著月齡的增加,尤其到了2~3個月的時候,寶寶大便次數會慢慢變少或一下子明顯減少,1~4天拉一次都是正常情況。寶寶大便是否正常,最重要的是和之前的情況比較。例如,如果一個寶寶一直都是幾天才拉一次,拉出來的便便也很軟,那即使4天一次也沒有關系。而如果一個寶寶本來都是一天2~3次,突然一天7~8次,而且拉出來的便便很稀很水,那就表明大便有問題了。淡黃色·黃色·金黃色·綠色·棕色都是健康的顏色。寶寶大便的顏色會受到所吃食物的影響。添加輔食前正常大便的顏色通常為金黃色或黃色,新生2~3天的寶寶可能會排出棕色的便便,這是胎糞到正常大便的過渡便。吃奶粉的寶寶偶然微帶有綠色。添加輔食后,寶寶大便的顏色會有所改變,往往會受到所吃輔食顏色的影響。比如吃胡蘿卜就會有胡蘿卜色的便便,吃綠葉菜就可能呈綠色。不過,米粉等輔食不會影響便便的顏色。寶寶的大便含水量較多,比較稀,不成形。添加輔食前,寶寶吃的食物水分含量較多,所以大便含水量也比較多。母乳喂養的新生兒大便是不成形的,一般為糊狀或水狀,里面可能有奶瓣或是黏液。而人工喂養的寶寶大便質地較硬,基本成形。添加輔食(尤其是固體食物)后,寶寶的大便會慢慢成形變硬,逐漸接近成人。只喝母乳和奶粉的時候基本沒有臭味。添加輔食前,寶寶吃的食物水分含量較多,所以大便含水量也比較多。母乳喂養的新生兒大便是不成形的,一般為糊狀或水狀,里面可能有奶瓣或是黏液。而人工喂養的寶寶大便質地較硬,基本成形。添加輔食(尤其是固體食物)后,寶寶的大便會慢慢成形變硬,逐漸接近成人。如果寶寶大便出現以下問題,最好及時帶孩子去醫院。蛋花湯樣黃色,水分多、糞質少,這可能表示寶寶有病毒性腸炎了,多發于4個月后的寶寶。4個月內母乳喂養的寶寶便便水分也很多,媽媽很難判斷是否是蛋花湯樣大便。那就看寶寶的其它情況。如果食欲正常、體重增長良好,那沒有問題。如果本來大便就變少,添加輔食后突然變成蛋花湯,那就要及時就醫。豆腐渣樣便便為黃綠色帶粘液的稀便,有時呈“豆腐渣”樣,這表示寶寶有霉菌性腸炎了。如果寶寶大便出現以下問題,最好及時帶孩子去醫院。大便有血*暗紅色如果腸道里面有不正常的組織或息肉,會造成不正常的出血。而且大便在經過腸道時,可能需要一段時間,在這段時間內,因為血色素會和腸內細菌發生作用,所以顏色不會是鮮紅,而是暗紅色。*鮮紅色表示出血的地方距離肛門不遠,有可能是大便出來時造成肛門裂傷所致。*黑色如果是上消化道的出血,像是胃或十二指腸出血,顏色就會是黑色的。越高位的腸胃道出血,大便的顏色會越黑,越接近肛門的出血,大便顏色越鮮紅,而中間段腸胃道出血,大便則會呈現暗紅色或是咖啡色。*大便外面包著血通常是因為大便很硬,造成肛門裂傷,這時會看到一坨硬硬的大便,外面包著血,但是大便里面沒有。*大便和血混合如果是腸道內部的問題,會看到血和大便混在一起。例如,在高位的小腸出血,看到的就會是磚紅色的大便,并且便和血是混合在一起的。白陶土樣大便(米色、白色、淡黃色)正常的大便因為有膽汁,所以會呈現黃色或綠色,但如果大便呈灰白色,看上去像白陶土,這說明寶寶的膽道阻塞,膽汁不能流入腸道,要立即就醫。如果寶寶大便出現以下問題,最好及時帶孩子去醫院。腥臭味海水樣大便會發出腥臭味,暗綠色,粘液較多,有片狀假膜,是金黃色葡萄球菌性腸炎,非常危險,要立刻去醫院。醫生提醒去醫院就診的時候,要帶上寶寶的大便,或者拍下照片,方便醫生診斷。另外,要寫下寶寶平時的進食情況和目前的情況,讓醫生有參照,這對醫生診斷病情都是很重要的哦。
2024-10-14 00: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