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判斷風濕熱或滑膜炎,可從癥狀表現、發病誘因、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治療反應等方面進行。 1.癥狀表現:風濕熱常有發熱、游走性多關節炎、心臟炎、環形紅斑等;滑膜炎主要是關節腫脹、疼痛、活動受限,可能伴有局部發熱。 2.發病誘因:風濕熱多由 A 組乙型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引起;滑膜炎可能因創傷、感染、自身免疫等導致。 3.實驗室檢查:風濕熱患者抗鏈球菌溶血素“O”升高,血沉加快等;滑膜炎患者血常規、C 反應蛋白等可能異常。 4.影像學檢查:風濕熱心臟彩超可能發現心臟瓣膜病變;滑膜炎的 X 線、磁共振成像等有助于明確關節損傷情況。 5.治療反應:風濕熱使用抗生素、抗風濕藥有效;滑膜炎根據病因,用抗炎鎮痛藥、關節腔注射藥物等。 總之,要準確判斷是風濕熱還是滑膜炎,需要綜合多方面因素,有時還需要進一步觀察病情變化。建議患者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接受專業醫生的診斷和治療。
2024-10-13 13:2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1.孩子近1月內有沒有感冒或者呼吸道感染的癥狀?2.疼的部位及緩解?3.需考慮是否有生長痛?缺鈣等?1.風濕熱或滑膜炎可查血常規,血沉,CRP等看是否有感染.2.建議抽血查鈣及VitD,臨床上生長痛的人也很多生活護理:多喝牛奶
2024-10-13 13:24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1.孩子近1月內有沒有感冒或者呼吸道感染的癥狀?2.疼的部位及緩解?3.需考慮是否有生長痛?缺鈣等?1.風濕熱或滑膜炎可查血常規,血沉,CRP等看是否有感染.2.建議抽血查鈣及VitD,臨床上生長痛的人也很多3.多喝牛奶哦
2024-10-13 13:24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1.孩子近1月內有沒有感冒或者呼吸道感染的癥狀?2.疼的部位及緩解?3.需考慮是否有生長痛?缺鈣等?1.風濕熱或滑膜炎可查血常規,血沉,CRP等看是否有感染.2.建議抽血查鈣及VitD,臨床上生長痛的人也很多多喝牛奶
2024-10-13 13:24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風濕熱(rheumaticfever)是一種常見的反復發作的急性或慢性身性結締組織炎癥,主要累及心臟,關節,中樞神經系統,皮膚和皮下組織.臨床表現以心臟炎和關節炎為主,可伴有發熱,毒血癥,皮疹,皮下小結,舞蹈病等.急性發作時通常以關節炎較為明顯,但在此階段風濕性心臟炎可造成病人死亡.急性發作后常遺留輕重不等的心臟損害,尤以瓣膜病變最為顯著,形成慢性風濕性心臟病或風濕性瓣膜病.由于風濕熱造成的關節損害可自行回復,但心臟的損害不可逆,因此有人也以“舔過關節,狠咬心臟”來形容風濕熱1.類風濕性關節炎為多發性對稱指掌等小關節炎和脊柱炎.特征是伴有“晨僵”和手指紡錘形腫脹,后期出現關節畸形.臨床上心臟損害較少,但超聲心動圖檢查可以早期發現心包病變和瓣膜損害.X線顯示關節面破壞,關節間隙變窄,鄰近骨組織有骨質疏松.血清類風濕因子陽性,免疫球蛋白IgG,IgM及IgA增高. 2.膿毒血癥引起的遷徙性關節炎常有原發感的征候,血液及骨髓培養呈陽性,且關節內滲出液有化膿趨勢,并可找到病原菌. 3.結核性關節炎多為單個關節受累,好發于經常活動受磨擦或負重的關節,如髖,胸椎,腰椎或膝關節,關節疼痛但無紅腫,心臟無病變,常有其它部位的結核病灶.X線顯示骨質破壞,可出現結節性紅斑.抗風濕治療無效. 4.結核感染過敏性關節炎(Poncet病)體內非關節部位有確切的結核感染灶,經常有反復的關節炎表現,但一般情況良好,X線顯示無骨質破壞.水楊酸類藥物治療癥狀可緩解但反復發作,經抗結核治療后癥狀消退. 5.淋巴瘤和肉芽腫據報道白血病可有10%病例出現發熱和急性多關節炎癥狀,且關節炎表現可先于周圍血象的變化,因而導致誤診.其它淋巴瘤和良性肉芽腫也有類似的報告. 6.萊姆關節炎(Lyme病)此病是由蜱傳播的一種流行病.通常在蜱叮咬后3~21天出現癥狀.臨床表現為發熱,慢性游走性皮膚紅斑,反復發作性不對稱性關節炎,發生于大關節,可有心臟損害,多影響傳導系統,心電圖示不同程度的房室傳導阻滯,亦可出現神經癥狀如舞蹈癥,腦膜腦炎,脊髓炎,面神經癱瘓等.實驗室檢查循環免疫復合物陽性,血沉增快.血清特異性抗體測定可資鑒別. (二)亞急性感染性心內膜炎 多見于原有心瓣膜病變者.有進行性貧血,脾臟腫大,瘀點,瘀斑,杵狀指,可有腦,腎或肺等不同的瓣膜上發現贅生物. (三)病毒性心肌炎 發病前或發病時常有呼吸道或腸道病毒感染,主要受累部位在心肌,偶可累及心包,極少侵犯心內膜.發熱時間較短,可有關節痛但無關節炎,心尖區第一心音減低及二級收縮期雜音,心律失常多見;無環形紅斑,皮下結節等.實驗室檢查示白細胞減少或正常,血沉,ASO,C反應蛋白均正常.補體結合試驗及中和抗體陽性.心肌活檢可分離出病毒. (四)鏈球菌感染后狀態(鏈球菌感染綜合癥) 在急性鏈球菌感染的同時或感染后2~3周出現低熱,乏力,關節酸痛,血沉增快,ASO陽性,心電圖可有一過性過早搏動或輕度ST-T改變,但無心臟擴大或明顯雜音.經抗生素治療感染控制后,癥狀迅速消失,不再復發. (五)系統性紅斑狼斑 本病有關節痛,發熱,心臟炎,腎臟病變等,類似風濕熱;但對稱性面部蝶形紅斑,白細胞計數減少,ASO陰性,血液或骨髓涂片可找到狼瘡細胞等有助于診斷.
2024-10-14 00:39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風濕熱? Bouillaud綜合征(Bouillaud syndrome)異名:風濕熱。是一種常見的反復發作的急性或慢性身性結締組織炎癥,主要累及心臟、關節、中樞神經系統、皮膚和皮下組織。6~15歲為高發年齡。本病發病與A族乙型溶血性鏈球菌的感染相關,故發展中國家的發病率較發達國家高。一年四季均可發病,冬春多見,遍及世界各地。我國各地發病情況不一,風濕熱總發病率約為22/10萬,其中風濕性心臟病患病率為0.22‰ 。以風濕性心臟病為例,20世紀80年代,中、小學生發病率北方為0. 11‰~1. 09‰,南方為0.37‰~3.6‰。首次發病年齡多為6~15歲,3歲以下少見,近年來發病年齡有向后推遲的趨勢。發病率無性別和種族差異。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