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產后奶水少可能由多種因素引起,如營養不足、情緒不佳、吸吮不夠、乳腺堵塞、身體疲勞等。 1.營養不足:產后媽媽若飲食不均衡,缺乏蛋白質、水分等營養物質,會影響乳汁分泌。應多吃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如雞肉、魚肉、蛋類等,還要多喝水和湯類。 2.情緒不佳:焦慮、緊張、抑郁等不良情緒會抑制催乳素的分泌。媽媽要保持心情舒暢,家人也要給予充分的關心和支持。 3.吸吮不夠:寶寶吸吮次數少或吸吮時間短,無法有效刺激泌乳。應增加寶寶吸吮次數和時間。 4.乳腺堵塞:乳腺管不通暢會導致乳汁排出困難。可通過熱敷、按摩等方法疏通乳腺。 5.身體疲勞:產后媽媽身體虛弱,過度勞累會影響乳汁分泌。要保證充足的休息和睡眠。 總之,產后奶水少的情況較為常見,媽媽們不必過于焦慮。通過改善飲食、調節情緒、增加吸吮、疏通乳腺和充分休息,多數情況下奶水會逐漸增多。如果仍不見好轉,建議及時就醫。
2024-10-13 14:1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如果你的奶水不能滿足嬰兒的需要,那么你應當找到缺乏的原因,下列幾個因素會引起奶水缺乏:姿勢不良:嬰兒應把整個身體面向你的身體,不應該是轉過來面向你的乳房.為了使吸吮正確,母親在把乳房靠近他之前應先把他的嘴張夠大,并讓他含住大部分的乳暈.乳頭混淆:使用奶瓶可能讓嬰兒因吸吮方式不同而混淆.如果你的嬰兒未能正確地吸奶,他無法刺激你的乳房產生足夠的奶水.
2024-10-13 14:1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你好,根據你所說的情況產婦可能患有淺表性胃炎,進行輸液消炎治療后奶水減少。在輸液治療時有可能會導致體內泌乳素分泌減少,所以分泌的乳汁就會相應減少。建議輸液治療后先不要用母乳喂養寶寶,過4-7天后體內藥物排泄差不多后再以母乳喂養,可先以奶粉喂養。要是奶水增加可多喝下奶的湯水,比如花生豬蹄湯,蓮藕豬蹄湯,鯽魚湯等,雖然乳汁先不能喂養寶寶,但可是需要用吸奶器吸出,排空乳房內乳汁,這樣奶水不至于淤積造成回奶等。
2024-10-13 14:12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乳汁多少,不僅僅是需要營養,還需要休息,精神愉快。另外也有個體差異的。首先建議多吃豬蹄,花生,鯽魚湯,醪糟。芝麻炒熟,加入鹽少許,進餐時作副食或燉湯,可快速增乳汁,吃得越多奶來的越快。尤其注意不能吃母雞。應該是吃公雞,否則反而導致沒有乳汁的。保持好的心情和休息時間和質量。而且一定注意要讓小孩吃奶,吸,這個也是催乳的強有力的刺激。如果確實不行還是要注意添加配方奶粉。
2024-10-13 14:12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芳 主治醫師
北京市大興區婦幼保健院
二級甲等
婦產科
-
以下答案是我查找比較以后,覺得比較全面、實用的,希望能幫助你:(1)加強寶寶的吮吸。實驗證明,寶寶吃奶后,媽媽血液中的催乳素會成倍增長。這是因為寶寶吮吸乳頭,可促進媽媽腦下垂體分泌催乳激素,從而增加乳汁的分泌?! ?2)補充營養。乳汁中的各種營養素都來源于媽媽的體內,如果媽媽長期處于營養不良的狀況,自然會影響正常的乳汁分泌。你一定要把大廚的職位擔當好,為太太選擇營養價值高的食物,如牛奶、雞蛋、蔬菜、水果等。同時,多準備一點湯水,對太太乳汁的分泌能起催化作用?! ?3)保持乳母良好的情緒。分娩后的媽媽,在生理因素及環境因素的作用下,情緒波動較大,常常會出現情緒低迷的狀態,這會制約母乳分泌。醫學實驗表明,乳母在情緒低落的情況下,乳汁分泌會急劇減少。因此,你有義務為太太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并隨時關注其心理健康?! ?4)食療。在采取上述措施的基礎上,再結合催乳食物,效果會更明顯。如建議多吃豬蹄,花生,鯽魚湯,醪糟。芝麻炒熟,加入鹽少許,進餐時作副食,可快速增乳汁,吃得越多奶來的越快。保持好的心情和休息時間和質量,對乳汁的分泌有良好的促進作用?! ?5)哺乳媽媽對水分的補充也應相當重視。由于媽媽常會感到口渴,可在喂奶時補充水分,或是多喝鮮魚湯、雞湯、鮮奶及開水等湯汁飲品。水分補充適度即可,這樣乳汁的供給才會既充足又富營養。為了恢復身材而急于減肥的媽媽很難保證奶水的供應。在此建議哺乳媽媽最好能等哺乳期結束以后,再控制飲食減肥。其實喂奶已經消耗了很多熱量,只要媽媽們飲食不過量,再配合著做一些產后運動,就能避免脂肪的囤積。第二種:新媽媽總是擔心孩子吃不飽,其實這正是造成很多她們“奶水不足”的主要原因。王立新主任說,嬰兒剛出生,胃只有玻璃彈球那么大,母親的初乳是足夠的,如果一開始就給孩子喂奶粉,很可能造成孩子產生“乳頭錯覺”,最后不認媽媽的奶。所有的宣傳都在強調要對母乳喂養有信心,但這種信心必須建立在具備相關的哺育知識的基礎上。沒有基礎,只要孩子有一聲哭鬧,這種信心就會徹底坍塌。實際上,嬰兒出生以后,媽媽經常會想:“我的奶究竟夠不夠?怎樣才知道孩子吃飽了?”這些困惑來源于很多的假象,兩位醫生為我們解釋了對這些假象應該怎樣正確理解。假象一:每次喂奶要花1個多小時,孩子總也吃不飽。孩子并非吃奶,有時就是叼著乳頭,有的長輩說這是壞毛病,實際上嬰兒不吃這個,也會叼著毛巾、被角,那才是壞毛病。假象二:一開始母乳還是夠吃的,但是過了幾天孩子總是哭鬧,好像沒吃飽。嬰兒出生后的1周、10天、1個半月到3個月,會出現快速生長期,容易餓,這個時候母乳可能顯得不太充足,并不是母乳減少,而是因為孩子吃得多了。這時,新媽媽每天要多喂幾次孩子,隨著孩子吸吮次數的增多,奶量一定能增長上去。假象三:別的新媽媽奶水比我的多。因為生理構造的不同,每一個新媽媽乳汁的量是不一樣的。你的乳汁可能比不上別的新媽媽,但是對于自己的孩子來說是足夠的。假象四:我的奶水很稀,不像有些人的那樣又白又稠,擠出來好像上面都飄著一層油似的。孩子前10分鐘吃的奶都屬于前奶,比較稀,水分較多。之后的奶稱為后奶,后奶有豐富的脂肪,呈乳白色。所以母乳喂養提倡一側乳房要吃二三十分鐘,如果換得太快,孩子會總是吃不著營養豐富的后奶。假象五:孩子將我的乳頭都吮破了,他肯定是不夠吃??茖W的喂養姿勢很重要,嬰兒和母親的腹部要貼在一起,孩子的下巴要緊貼母親的乳房。而且一定要吸到乳暈,上面露出的乳暈要比下面多,因為分泌乳汁的乳竇是在乳暈的下方,光含住乳頭肯定很難吸到奶,而且容易將乳頭吸破。假象六:孩子沒吃兩口奶就睡著了,睡一小會兒又醒了,又要吃。嬰兒吃一會兒奶就睡著,其實并不是真正睡著了,而是累了在打瞌睡,往往要吃一會睡一會,反復兩三次才能真正吃飽。母乳量充足有“指標”專家指出,一旦新媽媽受到“奶水不足”的假象影響,過早地給孩子添加奶粉,那么這種假象就會變成事實。乳汁的分泌有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孩子吸吮得越多就分泌得越多,所以近些年來一直提倡嬰兒在出生半個小時之內就應開始吮吸母親的乳房。
2024-10-13 21: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