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寶寶肚臍有點鼓,可能是臍疝、腹部脹氣、感染、先天性發育異常、臍部腫瘤等原因引起。 1.臍疝:這是由于寶寶臍部周圍的肌肉組織薄弱,腹腔內的臟器通過薄弱處向外突出所致。多數可在 1 歲左右自愈,期間可用臍疝帶輔助治療。 2.腹部脹氣:寶寶吃奶時吸入過多空氣、消化不良等都可能導致腹部脹氣,使肚臍看起來有點鼓。可通過按摩腹部、調整飲食來緩解。 3.感染:臍部發生感染,出現紅腫、滲出等炎癥反應,也會讓肚臍鼓起。需要保持臍部清潔干燥,使用碘伏消毒,必要時使用抗生素治療。 4.先天性發育異常:比如臍尿管未閉等,這種情況相對少見,可能需要手術治療。 5.臍部腫瘤:雖然罕見,但也不能完全排除,如臍部血管瘤等。需要進一步檢查確診,然后制定相應的治療方案。 寶寶肚臍有點鼓的原因較多,如果發現這種情況且持續不緩解或伴有其他異常,應及時帶寶寶到正規醫院就診,明確原因,以便采取合適的治療措施。
2024-10-13 14:2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這樣的情況不排除臍疝的可能最好是結合臨床檢查看看查明確診以后再考慮治療可以先采取保守的壓迫治療必要時考慮手術修補·平時注意不要過度哭鬧
2024-10-13 14:21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您好,孩子肚臍有些鼓的情況不排除疝氣的可能,目前要上醫院檢查一下的。適當給孩子用疝氣帶保守治療,避免孩子過分的哭鬧,同時服用點參苓白術散
2024-10-13 14:21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可能是小孩分娩的時候,肚臍帶菌引起的。這種情況嬰兒比較常見建議你最好是帶孩子到正規兒童醫院看看,明確診斷再做治療
2024-10-13 14:21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肚臍中間發紅、潮濕 這是新生兒臍炎 感染黃色葡萄球菌等細菌是導致新生兒臍炎的主要原因,細菌還可以通過肚臍這個門戶進入血液,引起新生兒敗血癥。患急性臍炎的寶寶,還常伴有厭食、嘔吐、發熱等表現。媽媽們切不可大意。 癥狀&護理 1、寶寶自出生后肚臍愈合時間過長,超過一個半個月。 2、臍部潮濕,臍部周圍的皮膚又紅又腫。 3、臍部有出血甚至流膿現象,且分泌物伴有異味時。 4、臍孔深處出現淺紅色小圓點,觸碰后有血滲出。當寶寶出現以上情況時,媽媽應懷疑寶寶得臍炎了。 首先,可用消毒過的棉簽蘸75%的酒精或是5%的聚維酮碘,每天2-3次在寶寶臍部周圍擦拭。消毒時,媽媽用左手食指和拇指把寶寶的臍孔張開,右手用蘸有藥水的棉簽自內向外螺旋形的把藥水涂在寶寶臍部,范圍大概是直徑約3cm的圓圈。 第二步,在寶寶臍部消毒之后,媽媽再用干凈的紗布把寶寶裸露的臍部蓋起來,防止感染。 第三,若經過數日的消炎、消毒后,寶寶臍部感染的狀況仍沒有好轉,媽媽就應帶寶寶去醫院就診,另外,請醫生檢查一下寶寶的肚臍是否和膀胱或直腸相連了。 寶寶的臍炎反復發作 警惕臍肉芽腫 臍肉芽腫是臍帶脫落后出現的一種組織增生,也可能是由于腸管與肚臍相連、黏膜鼓起導致的。臍肉芽腫非常容易造成感染,引起炎癥,是需立即就醫處理的臍部疾病。 癥狀&護理 1、臍帶脫落后肚臍中間出現粉紅色的肉芽,不同的孩子臍肉芽腫的大小是不一樣的。 2、臍肉芽腫也可引起流膿、出血等癥狀。3、當媽媽用手指碰到時,寶寶往往會疼得哇哇大哭。 當寶寶出現臍肉芽腫時,媽媽應帶寶寶去醫院就診。在肉芽還比較小的時候,醫生會用硝酸銀溶液對肉芽進行消毒、處理,然后很快就可以痊愈了。 但是肉芽長得比較大的話,就需要將肉芽整個先切掉。具體操作是:用線將肉芽根部系緊,由于血液流通被切斷了,數日后肉芽就會自行脫落。之后,再用硝酸銀溶液對患部進行消毒、處理,數日后就可以痊愈了。 肚臍處鼓出大包 這是沒有閉合導致的臍疝氣 臍疝氣多發生于新生兒,少數寶寶在幼兒期仍然存在。臍疝氣是由于肚臍沒有很好地閉合,導致腸子的一部分從寶寶肚臍的部位鼓出來而造成的。一般來說,早產兒由于身體發育機能弱,比其他足月生的寶寶更容易得臍疝氣。 癥狀&護理 1、肚臍沒有閉合好的寶寶,在哭鬧、咳嗽、腹瀉時,附近的腸子便被擠壓到腹壁以外,形成了一個圓形的包,這就是臍疝氣。 2、寶寶哭鬧得越厲害,腹壓就越高,臍疝氣也就鼓得更大更明顯。 3、臍疝氣鼓出的這個包包摸上去非常柔軟。一般來說,在按壓后可以復位。但是,當臍疝被卡在臍部較長時間后就有可能發生了嵌頓,無法用手送回。這樣的情況需緊急就醫處理。因為腸壁受壓,血液流通不暢,就有腸缺血壞死的危險。 如果寶寶臍疝氣鼓起的小包包在5厘米以下,那么家長不用特別擔心。臍疝氣可隨寶寶年齡的增長,腹壁肌肉的加強而自然痊愈,之后也沒有什么不良影響。約有80%的寶寶會在1歲以前痊愈,90%的寶寶會在2歲以前痊愈。 但是,寶寶在2歲后仍有臍疝氣的話,媽媽就應格外注意了,需請醫生診治,選擇處理方法。 臍疝氣可通過非手術和手術兩種方法來治療。非手術治療則常用粘膏法,或用膠布、硬幣壓緊臍部來阻止疝膨出。但是硬幣很容易把寶寶嬌嫩的皮膚弄傷,并不推薦采用。而手術治療是將疝囊切除,同時做腹壁的修補。有的媽媽會覺得寶寶手術后的肚臍形狀難看,這樣也可以請醫生給寶寶做個肚臍整形手術。這個手術很簡單,通常2~3天即可痊愈。 祝您健康
2024-10-14 06: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