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寶寶老是出汗,可能是生理性因素,如新陳代謝旺盛、衣物過多、環境溫度高、活動量大等,也可能是病理性因素,像佝僂病、結核病、低血糖、甲狀腺功能亢進等。 1. 生理性因素: 新陳代謝旺盛:寶寶生長發育迅速,新陳代謝比成人快,容易出汗。 衣物過多:穿著過厚或蓋被太多,會導致寶寶出汗增加。 環境溫度高:室內溫度過高或悶熱,寶寶會通過出汗來調節體溫。 活動量大:寶寶玩耍、運動時,身體產熱多,出汗是散熱的表現。 2. 病理性因素: 佝僂病:缺乏維生素 D 和鈣,導致神經興奮性增高,容易出汗,還可能伴有枕禿、雞胸等癥狀。 結核病:常有低熱、盜汗、乏力等表現,結核菌感染可引起出汗異常。 低血糖:血糖過低時,寶寶可能出汗、心慌、顫抖。 甲狀腺功能亢進: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代謝加快,產熱增加,多汗是常見癥狀之一。 如果寶寶出汗過多且伴有其他異常癥狀,如煩躁、哭鬧、生長發育遲緩等,應及時帶寶寶到正規醫院就診,進行相關檢查,以明確原因,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2024-10-13 14:5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小寶寶體溫調節功能不完善,加之新陳代謝快,因此在給寶寶穿衣服時要穿的比大人少一點或者跟大人一樣多,穿衣服太多的話寶寶很容易一活動就出汗。
2024-10-13 14:55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這個是很正常的,寶寶的身體是相對大人更怕熱的呢,然后就是多注意保持寶寶的正常散熱,多注意不要過捂吧,我們總是會給寶寶穿得多蓋得多的。
2024-10-13 14:55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寶寶出現夜啼或者盜汗的現象,那就要考慮寶寶是否缺鈣了。一般新生兒出生兩周之后就應該吃維生素ad滴劑促進鈣的吸收,否則肯定缺鈣。
2024-10-13 14:55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嬰幼兒期由于新陳代謝旺盛,加上小兒活潑好動,有的即使晚上上床后也不得安寧,所以入睡后頭部也可出汗。所謂生理性多汗,是指孩子發育良好,身體健康,無任何疾病引起的睡眠中出汗。家長往往習慣于以自己的主觀感覺來決定小兒的最佳環境溫度,喜歡給寶寶多蓋被,捂得嚴嚴實實。孩子因為大腦神經系統發育尚不完善,而且又處于生長發育時期,機體的代謝非常旺盛,再加上過熱的刺激,只有通過出汗,以蒸發體內的熱量,來調節正常的體溫。此外,小兒在入睡前喝牛奶、麥乳精或吃巧克力等也會引起出汗。有的家長在孩子入睡前給其喝牛奶、麥乳精等,小兒入睡后機體大量產熱,主要通過皮膚出汗來散熱。另外,室溫過高、或保暖過度也是小兒睡眠時出汗的原因,這些都屬于生理性的出汗。另外,缺鈣的出汗,表現為入睡后的前半夜,小兒頭部明顯出汗。由于枕部受汗液刺激,嬰兒經常在睡覺時搖頭與枕頭摩擦,結果造成枕部頭發稀疏、脫落,形成典型的枕部環狀脫發,醫學上稱之為“枕禿”,及時補充維生素D和鈣,出汗也就會自止。假如小兒不僅前半夜出汗,后半夜及天亮前也出汗,多數是有病的表現,最常見者是結核病。結核病還有其他表現,如低熱、疲乏無力、食欲減退、面頰潮紅等。結核病的病兒白天活動時易出汗稱為虛汗,夜間的出汗稱為盜汗。正常的,因為寶寶處于高速發育時期,建議要及時擦干
2024-10-14 0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