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肩周炎主要表現為肩部疼痛、活動受限、肌肉萎縮等,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物理治療、運動康復等。 1.癥狀: 肩部疼痛:起初為陣發性,后逐漸加重為持續性疼痛。 活動受限:外展、上舉、后伸等動作明顯受限。 肌肉萎縮:長期疼痛和活動受限可導致肩部肌肉萎縮。 怕冷:肩部特別怕風、怕冷。 壓痛:肩關節周圍有明顯壓痛。 2.治療: 藥物治療:如非甾體抗炎藥(布洛芬、雙氯芬酸鈉、塞來昔布),可緩解疼痛和炎癥。 物理治療:包括熱敷、按摩、針灸等,促進局部血液循環,緩解肌肉緊張。 運動康復:進行爬墻、畫圈等肩部運動,增強肩部肌肉力量,恢復關節活動度。 封閉治療:對于疼痛嚴重者,可在局部注射糖皮質激素和局麻藥。 手術治療:保守治療無效時,可考慮關節鏡下松解術等手術治療。 肩周炎患者應及時就醫,遵循醫生建議進行治療和康復訓練,同時注意肩部保暖,避免過度勞累,以促進病情恢復。
2024-10-13 13:0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肩周炎:肩周炎是肩關節周圍肌肉,肌腱,滑囊和關節囊等軟組織的慢性無菌性炎癥.炎癥導致關節內外粘連,從而影響肩關節的活動.其病變特點是廣泛,即疼痛廣泛,功能受限廣泛,壓痛廣泛.肩周炎的全稱是肩關節周圍炎,本病好發于50歲左右的人,故又稱“五十肩”.中醫認為,肩周炎乃風寒濕邪侵襲肩周筋脈所引起的慢性疾病.傷及肩周筋脈,致使氣血不通而痛.建議中醫外科膏藥外敷,由于膏藥用于肌表薄貼.因此可透入皮膚產生消炎,止痛,活血化淤,通經走絡,開竅透骨,祛風散寒等.貼于體表的膏藥刺激神經末梢,通過反射,擴張血管,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周圍組織營養,達到消腫,消炎和鎮痛的目的.不明之處可隨時咨詢.祝早日康復!
2024-10-13 13:04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肩關節周圍炎又稱漏肩風、五十肩、凍結肩,簡稱肩周炎,是以肩關節疼痛和活動不便為主要癥狀的常見病癥。如得不到有效的治療,有可能嚴重影響肩關節的功能活動,妨礙日常生活。防止肩周炎:附桂豬蹄湯:附片10克,桂枝10克,桑枝30克,羌活15克,豬蹄1對,調料食量。豬蹄去毛雜洗凈剁開,諸藥布包,加水同燉至豬蹄熟后,去藥包,加食鹽、味精、胡椒粉等調味,煮沸服食。
2024-10-13 13:04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又名50肩,也就是50歲時容易得病,肩部活動受限,局部僵硬疼痛,最好鍛煉加理療按摩。
2024-10-13 13:04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肩周炎是肩關節周圍肌肉,肌腱,滑囊和關節囊等軟組織的慢性無菌性炎癥.炎癥導致關節內外粘連,從而影響肩關節的活動.其病變特點是廣泛,即疼痛廣泛,功能受限廣泛,壓痛廣泛.肩周炎的全稱是肩關節周圍炎,本病好發于50歲左右的人,故又稱“五十肩”.因患病以后,肩關節不能運動,仿佛被凍結或凝固,故稱“凍結肩”,“肩凝癥”.以下介紹肩周炎的防治動作“八段錦”,供參考: 1.屈肘甩手--患者背部靠墻站立,或仰臥在床上,上臂貼身,屈肘,以肘點作為支點,進行外旋活動. 2.手指爬墻--患者面對墻壁站立,用患側手指沿墻緩緩向上爬動,使上肢盡量高舉,到最大限度,在墻上作一記號,然后再徐徐向下回原處,反復進行,逐漸增加高度. 3.體后拉手--患者自然站立,在患側上肢內旋并向后伸的姿勢下,健側手拉患側手或腕部,逐步拉向健側并向上牽拉. 4.展臂站立--患者上肢自然下垂,雙臂伸直,手心向下緩緩外展,向上用力抬起,到最大限度后停10分鐘,然后回原處,反復進行. 5.后伸摸棘--患者自然站立,在患側上肢內旋并向后伸的姿勢下,屈肘,屈腕,中指指腹觸摸脊柱棘突,由下逐漸向上至最大限度后呆住不動,2分鐘后再緩緩向下回原處,反復進行,逐漸增加高度. 6.梳頭--患者站立或仰臥均可,患側肘屈曲,前臂向前向上并旋前(掌心向上),盡量用肘部擦額部,即擦汗動作. 7.頭枕雙手--患者仰臥位,兩手十指交叉,掌心向上,放在頭后部(枕部),先使兩肘盡量內收,然后再盡量外展. 8.旋肩--患者站立,患肢自然下垂,肘部伸直,患臂由前向上向后劃圈,幅度由小到大,反復數遍. 請注意,以上八種動作不必每次都做完,可以根據個人的具體情況選擇交替鍛煉,每天3--5次,一般每個動作做30次左右,多者不限,只要持之以恒,對肩周炎的防治會大有益處.
2024-10-13 19: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