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廖耘生 主治醫師
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
三級甲等
婦產科
-
晚期產后出血是指分娩 24 小時后,在產褥期內發生的子宮大量出血,其原因包括子宮復舊不全、胎盤胎膜殘留、剖宮產切口裂開、感染、凝血功能障礙等。當身體感到不適時,務必及時就醫,聽從醫生的指示進行診治,不宜自己隨意用藥。
2016-06-02 09:11
1.子宮復舊不全:產后子宮收縮乏力,子宮不能恢復到正常大小,導致出血。可通過按摩子宮、使用宮縮劑等方法治療。
2.胎盤胎膜殘留:部分胎盤或胎膜組織殘留在子宮內,影響子宮收縮,引起出血。需行清宮術清除殘留組織。
3.剖宮產切口裂開:切口愈合不良,發生裂開出血。嚴重時可能需要再次縫合。
4.感染:產褥期發生生殖系統感染,影響子宮恢復和凝血功能,導致出血。需使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療。
5.凝血功能障礙:產婦本身存在凝血功能異常,如血小板減少、凝血因子缺乏等。要針對病因進行治療,補充凝血因子等。
總之,晚期產后出血是產后需要重視的問題,產婦在產后應密切關注自身身體狀況,如有異常出血應及時就醫。產后注意休息、合理飲食、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有助于預防晚期產后出血的發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