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寶寶貧血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營養缺乏、疾病影響、生長發育過快、遺傳因素、感染等。 1.營養缺乏:鐵、維生素 B12、葉酸等營養素攝入不足是常見原因。寶寶飲食不均衡,未及時添加富含這些營養素的輔食,容易導致貧血。 2.疾病影響:某些慢性疾病,如慢性感染、腎臟疾病等,會影響紅細胞生成或破壞過多,引發貧血。 3.生長發育過快:寶寶生長迅速,血容量增加,對造血原料需求增多,若補充不及時易貧血。 4.遺傳因素:如地中海貧血等遺傳性疾病,也會導致寶寶貧血。 5.感染:長期反復的感染,可能影響造血功能,造成貧血。 寶寶貧血需要引起重視,家長應注意觀察寶寶的癥狀,定期帶寶寶進行體檢,發現貧血及時就醫,明確原因,并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
2024-10-21 17:3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補鐵呀。不過還是盡量食補。食品:動物血含鐵量最高約340毫克,吸收率也最高,為10%~76%。動物肝如豬肝含鐵25毫克,牛肝含9,0毫克,豬瘦肉中含2.4毫克,吸收率也高至7%。蛋黃含鐵量亦較高,但吸收率僅3%。其它含鐵較高的食物有,芝麻50毫克、芥菜12毫克、芹菜8.5毫克、紫菜33.2毫克、木耳185毫克、海帶150毫克、米6.7毫克等,應根據不同飲食及條件混合食用。已證明維生素C、肉類、果糖、氨基酸、脂肪可增加鐵的吸收,而茶、咖啡、牛乳、蛋、植物酸、麥麩等可抑制鐵的吸收,所以膳食品應注意食物合理搭配,以增加鐵的吸收
2024-10-21 17:3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兒童的化驗單上一般都是上下箭頭一大堆,因為化驗的標準值都是以大人的為準的,所以兒童的結果必須得經過醫生解讀才行。我們檢查身體也有一次大夫說鐵的值在邊緣,不過啥也沒讓補,更沒提貧血的事情,注:我還特意問了要不要補東西。后來醫生說吃點高鐵的米粉就行了,我回家問了鄰居一位醫生,也是一位媽媽,她說吃菠菜(先焯水去草酸)豌豆都可以,如果孩子蛋黃不過敏,吃蛋黃也是補鐵的,都可以預防貧血。我認為缺鐵性的貧血完全可以食補。我們啥也沒單補,現在什么都不缺。
2024-10-21 17:32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你好,這可能是缺鐵性貧血的表現的,要注意平時的飲食了,多吃一些含鐵豐富的食物,
2024-10-21 17:32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您好,醫生的建議是正確的,建議您積極配合.寶寶貧血跟你喂養不當有關,建議您科學喂養. 幼兒正處在快速生長發育階段,是中樞神經系統及各種組織器官發育的關鍵時期,科學喂養、均衡膳食至關重要。 膳食中的“加法” 此類食物應予充分保障。蛋白質類是寶寶生長發育的基本要素,要滿足他們的需要。奶或配方奶、奶制品、魚蝦等海產品,豆類及豆制品,瘦肉、蛋類及肝類等,上述食品均屬優質蛋白,每天都應保證供給。礦物質、微量元素也是寶寶快速生長發育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物質,如鈣、鐵、鋅等,它們的補充有利于寶寶骨骼、牙齒發育,預防生理性貧血的發生,幫助改善食欲、增強體質等作用。在補充這些物質時,應堅持"貴在適量",而不是盲目食用或多多益善。 膳食中的“減法” 有些食物嬰幼兒不宜過多食用,如各種甜品、冷飲、果汁、可樂、膨化食品、油炸食品、炸薯條、炸薯片、果凍、蜂蜜、酸奶(一歲之內不建議大量飲用,甚至代替鮮奶或配方奶),高脂肪、高熱量、高糖的洋快餐也應少吃。另外,某些香腸及腌制食品(咸肉、臘肉、咸魚、咸菜等)最好少吃或不吃,這些含鹽量高的食品,在制作過程中會產生大量亞硝酸鹽、黃曲霉素等,長期食用有致癌作用,對寶寶健康成長十分不利。 膳食中的“乘法” 目前嬰幼兒膳食中普遍存在蔬菜類食品攝入過少的現象,應特別強調的是,各種綠葉菜、紅色菜、黃色菜中含有大量維生素、微量元素、礦物質等,如維生素C、B族、β-胡蘿卜、鐵、鈣及粗纖維等。主食中需安排一定量的粗糧、雜豆,做到粗糧細糧搭配,粗糧中的維生素B1高于精米精面,且含有膳食纖維,有利于調理寶寶胃腸功能,防止便秘。各種雜豆、小米、玉米渣、麥片、蕎麥、薯類等可以做成小食品,鼓勵孩子們吃。 膳食中的“除法” 下列食品原則上不適宜寶寶食用。如含鉛量較高的皮蛋、爆米花等,可能含有激素的蜂王漿、峰膠、花粉制品、蠶蛹、人參類補品等。含激素食品可引起正處在快速生長發育期的寶寶骨骺提前閉合,縮短了骨骺的生長期,影響孩子的身高,甚至導致寶寶性早熟,并由此帶來一些心理問題,同時可能引起血壓增高等不良反應。
2024-10-22 09:19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