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1 歲寶寶晚上睡覺哭鬧,可能是環境不適、饑餓或過飽、缺乏維生素 D、腸道不適、受到驚嚇等原因造成的。 1. 環境不適:寶寶睡覺的房間溫度過高或過低、濕度不合適、噪音較大等,都可能影響寶寶的睡眠,導致哭鬧。家長要注意為寶寶營造一個舒適、安靜、溫度適宜的睡眠環境。 2. 饑餓或過飽:寶寶睡前沒吃飽會因饑餓哭鬧,吃得太多則可能消化不良,引起腹部不適而哭鬧。家長要掌握好寶寶的飲食量和時間。 3. 缺乏維生素 D:維生素 D 缺乏會影響鈣的吸收,導致寶寶神經興奮性增高,容易哭鬧、多汗、易驚醒。可在醫生指導下補充維生素 D 滴劑、魚肝油等。 4. 腸道不適:比如腸脹氣、腸痙攣等,可能是吃奶時吸入過多空氣或消化不良導致。家長可順時針按摩寶寶腹部,幫助排氣。 5. 受到驚嚇:白天受到驚嚇,晚上可能會做噩夢哭鬧。家長要多安撫寶寶,給予安全感。 總之,1 歲寶寶晚上睡覺哭鬧的原因較多。家長要仔細觀察,找到原因,采取相應措施。若寶寶哭鬧持續不緩解或伴有其他異常癥狀,應及時帶寶寶去正規醫院就診。
2024-10-21 16:3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根據你的年齡及癥狀,考慮是缺乏鈣引起的。導致神經敏感性提高,建議查微量元素。建議補充微量元素,堅持服用一段時間,并多室外活動,會逐漸好的。可以口服葡萄糖酸鈣等,同時可以肌注維生素D3治療。
2024-10-21 16:31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懷疑是寶寶缺鈣的表現,早期常煩躁不安,愛哭鬧,睡覺易驚醒,汗多,特別是入睡后頭部多汗建議,每天一粒魚肝油預防,鼓勵母乳喂養,堅持母乳喂養8個月;多帶寶寶外出曬曬太陽,藥物如五維葡鈣,希望有幫助
2024-10-21 16:31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您好,孩子這種情況考慮跟缺鈣有關,有必要給孩子做一個微量元素的檢查可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三精牌葡萄糖酸鈣口服液進行治療,同時可配合魚肝油,多接受陽光照射也是非常好的,可促進鈣的吸收的醫生詢問:
2024-10-21 16:31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寶寶在出生的頭3個月,因食量少,餐數多、睡眠周期短等而具有睡眠時間短、頻繁小睡的特點,很少連睡眠超過4小時的,白天,夜間沒有太大區別。3-6個月后寶寶睡眠進入穩定期,夜間可以連續睡5小時以上,中間醒來1-2次。可是,也有的寶寶晚上睡覺總是哭吵,鬧得年輕的父母疲憊不堪。一般如果寶寶生病了,大人都還清楚。那除了發熱、感冒、拉肚子外,到底還有哪些原因會讓寶寶哭鬧不止呢?缺鈣缺鈣是導致寶寶睡覺不安穩的首要因素之一。由于寶寶生長發育太快,缺乏足夠的戶外陽光照射,大多數孩子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鈣,血鈣降低,引起大腦自主神經興奮性增高,導致寶寶夜醒、夜驚,夜間煩燥不安,睡不安穩。解決方案就是一般兩歲前的寶寶宜補鈣和補維生素A、D,并多曬太陽。饑飽再就是排除寶寶是不是餓了或者吃得太多撐得很不舒服。如果睡前吃得太少或者過飽,或喝奶后沒有打嗝排氣,都會因饑餓或腹漲而哭鬧。如果出現這種情況,注意及時調整飲食攝入量,注意按摩、排氣即可解決。憋尿因憋了尿,膀胱飽滿的刺激使寶寶感到不適,于是就會表現為睡不踏實、來回翻身且伴哭鬧解尿后,寶寶就會繼續安靜的睡覺。不要在臨睡前半小時給寶寶攝入太多的液體,否則,入眠后0.5-2小時之間,寶寶會解尿3-4次。如果掌握了寶寶解尿的時間規律,也可以主動在一定時間,提前給寶寶換尿布或把尿,這樣就可以有效減少寶寶因排尿引起的哭鬧。鼻塞有經驗的媽媽會發現,寶寶常會出現吃奶時鼻塞,尤其是剛出生不久的寶寶。寶寶鼻腔中有很大的鼻痂,使鼻腔阻塞,迫使寶寶用嘴呼吸。這樣,干燥的空氣刺激咽部,造成咳嗽等不適,就會引起寶寶突然大哭。溫度睡覺的時候不要用被子把寶寶全部蓋上,否則會導致寶寶呼吸不暢、悶熱,甚至汗流浹背,使寶寶在睡眠中感到非常難受、煩燥或把被子蹬掉,繼而感覺寒冷。如此也會導致寶寶出現劇烈哭鬧。細心觀察,及時調整蓋被子的方式,盡量讓寶寶感到舒適,不冷不熱。牙疼寶寶從4-10個月開始長牙,到兩歲半長全,寶寶會因為長牙速寫為的疼痛不適而哭鬧。注意觀察寶寶是否存在局部牙齦發紅、腫脹,輕微發熱,喜歡流口水、咬硬東西或手指,浦乳時咬奶頭等現像,這些大多是出牙期孩子的癥狀。可以采用局部冷敷的方法緩解寶寶的不適。待寶寶牙齒長出后,睡眠自然會好轉。情緒由于父母或是看護人的突然離開、更換、或者到了陌生的環境,造成情感上不安全感、焦慮情緒,寶寶就會出現半夜啼哭,且在白天很黏人。對這種寶寶,監護人需多拍拍、、多抱抱,親切地小聲說是以安撫寶寶,使寶寶盡快適應新環境,與新監護人建立情感。與寶寶接觸最親密的人,尤其是媽媽,如果情緒不穩定,比如生氣、沮喪、失眠、緊張和焦慮等,往往也容易“傳染”給寶寶;如果有家庭關系變故、人員之間沖突或者搬家等情況,也會使孩子處于情緒緊張狀態,因而哭鬧。因此,凡看護寶寶的人都要愛護寶寶,心平氣和,不要把不良的情緒傳染給還不懂事的小寶寶,影響寶寶一生的心理發育。刺激寶寶神經系統發育還不完善,抑制功能較弱,如果白天受到過強的刺激或晚上睡前時大腦仍處于興奮狀態,會引起在睡眠中的突然哭鬧,似做噩夢一般。所以,注意睡前不要讓寶寶活動過多而使大腦興奮性過高,以保證寶寶有一個好的睡眠。
2024-10-22 03: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