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體引起的一種性傳播疾病,癥狀多樣。常見癥狀包括硬下疳、梅毒疹、淋巴結腫大等,但僅憑癥狀不能確診,還需結合實驗室檢查。梅毒分為一期、二期、三期,不同階段癥狀有所不同。 1. 一期梅毒:主要表現為硬下疳,通常發生在生殖器部位,為單個無痛性潰瘍,邊界清晰,基底硬。 2. 二期梅毒:可出現全身性的梅毒疹,表現多樣,如紅斑、丘疹、膿皰等,還可能有黏膜損害,如口腔、咽喉黏膜的紅斑、糜爛。 3. 三期梅毒:可侵犯心血管、神經等系統,出現結節性梅毒疹、樹膠樣腫等,對身體造成嚴重損害。 4. 潛伏梅毒:部分患者感染后無明顯癥狀,但血清學檢查呈陽性。 5. 神經梅毒:可引起頭痛、頭暈、視力下降、聽力下降等神經系統癥狀。 總之,身體出現異常癥狀不一定就是梅毒,需要及時到正規醫院皮膚科或性病科進行檢查,如梅毒血清學試驗等,以明確診斷。一旦確診,應遵循醫囑進行規范治療。
2024-10-21 17:4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體引起的一種全身性慢性性傳播疾病,幾乎可侵犯全身各器官,并產生多種多樣的癥狀和體征,也可以很多年無癥狀而呈潛伏狀態。梅毒的傳染源是梅毒患者,其傳播途徑有:①性接觸,此為主要的傳染途徑。②胎傳,即患梅毒的孕婦可以通過胎盤使胎兒受染。③其他,少數可以通過性接觸以外的途徑受傳染,如接吻、哺乳;接觸有傳染性損害病人帶菌的日常用品(如衣服、毛巾、剃刀、餐具及煙嘴等)也可傳染。此外,輸血也可致成感染。(1)分類①后天梅毒a.早期梅毒(病期少于2年)一期:硬下疳。二期:早發梅毒疹、復發梅毒疹、粘膜梅毒、骨關節梅毒、眼梅毒。早期潛伏梅毒。b.晚期梅毒(病期超過2年)良性梅毒:皮膚、粘膜、骨、眼等。內臟梅毒:心血管、肝臟。神經梅毒。晚期潛伏梅毒。②先天梅毒(胎傳梅毒)a.早期梅毒(小于2歲)b.晚期梅毒(超過2歲)良性梅毒(皮膚、粘膜、骨眼等).心血管梅毒。
2024-10-21 17:40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您好!根據以上敘述,不能診斷梅毒,應該是念珠菌感染。凡確診為梅毒者,治療前最好做定量試驗。兩次定量試驗滴度變化相差2個稀釋度以上時,才可判定滴度下降。梅毒患者在經過正規治療以后,頭三個月應當每月復查一次RPR的滴度,以后的可改為每三個月復查一次RPR,第二年每三個月或每半年復查一次RPR,以觀察比較當次與前幾次的RPR滴度變化的情況。因此,梅毒患者治療后的隨訪觀察一般在兩年的時間。如果每次檢測的RPR的滴度呈現不斷下降的趨勢,說明抗梅治療是有效的。如果連續三次到四次檢測的結果都是陰性,則可以認為該患者的梅毒已經治愈。要確診梅毒,建議到疾控中心做梅毒抗體試驗。祝您及家人健康幸福。
2024-10-21 17:40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先天梅毒又稱胎傳梅毒.系母體的梅毒螺旋體經血流透過胎盤而進入胎兒體內引起胎兒的各種病變,因此不發生一期梅毒損害.患者的母親必須是梅毒患者.根據發病年齡不同分為早期先天梅毒及晚期先天梅毒. 早期先天梅毒:生后兩歲以內發病.全身癥狀:皮膚松弛蒼白,有皺紋如老人貌,體重增長緩慢,哭聲低弱嘶啞,常伴低熱,貧血,肝脾腫大,淋巴結腫大及脫發等.皮膚粘膜損害為最常見,其形態如斑丘疹,丘疹,水皰或大皰,膿皰等,與后天梅毒的二期皮疹相似,但也有相異之處,即好發手掌,足跖及腔洞周圍;在口角,鼻孔,肛周可發生線狀皸裂性損害,愈后成為特征性放射狀瘢痕;在外陰及肛門可發生糜爛,類似扁平濕疣損害.梅毒性鼻炎為最常見的早期癥狀,可因流涕,鼻塞致哺乳困難.喉炎造成聲音嘶啞.還可發生骨軟骨炎,骨膜炎,甲溝炎及甲床炎等.如新生兒有一期梅毒(硬下疳)發生,則為分娩時通過有梅毒病損的產道感染所致. 晚期先天梅毒:生后兩歲以上發病.其損害性質與后天梅毒的三期損害相似,表現為對皮膚,粘膜,骨骼及內臟等的損害.眼部病變最多,占80%左右,豐要為問質性角膜炎,其次為脈絡膜炎等.其他病變如神經性耳聾,肝脾腫大,關節積液,脛骨骨膜炎,指炎,鼻粘膜及上腭樹膠腫等.另一種損害為早期病變遺留的痕跡,已無活動性,但具有特征性.如馬鞍鼻,口周圍皮膚放射狀瘢痕,前額圓凸,胸鎖骨關節骨質增厚,脛骨骨膜肥厚形似佩刀狀,恒齒病變為哈欽森氏牙(上門齒游離緣中央呈半月形切跡,門齒邊緣呈桶狀,前后徑增寬)及桑葚狀臼齒(下頜第一臼齒咬合面4個牙尖凸起并向中心部聚集,,形似桑葚,故得名). 妊娠梅毒孕期發牛或發現的活動性梅毒或潛伏梅毒.妊娠對梅毒的影響:梅毒損害較輕,發生晚期梅毒及復發機會較少.可能受雌激素影響有關.梅毒對妊娠的影響:發生流產(4個月后),早產,死胎或分娩先天梅毒兒,僅有1/6機會分娩健康兒.但也有一種特殊現象,即未經治療的梅毒孕婦,在其多次妊娠后,嬰兒有漸趨正常的趨勢.這只是一般趨勢而已,不能因此放松對梅毒孕婦的治療. 潛伏梅毒感染梅毒后經過一定的活動期,由于機體免疫性增強或不規則治療的影響,癥狀暫時消退,但未完全治愈,梅毒血清反應仍陽性,腦脊液檢查正常,此階段稱為潛伏梅毒.感染兩年以內者稱早期潛伏梅毒,因尚有20%左右病人可發生;二期復發梅毒的可能性,故應視為仍有傳染性.感染兩年以上者稱晚期潛伏梅毒,其傳染性較小,但15%~20%可發生心血管或神經梅毒,15%左右可發生三期皮膚,粘膜或骨骼梅毒.患潛伏梅毒的孕婦,仍有發生先天梅毒兒的可能.. 診斷為明確診斷,應詢問有無不潔性交史,曾否發生一期,二期,三期梅毒性皮疹史,婦女患者有無流產,早產,死胎及分娩先天梅毒兒史,配偶有無梅毒病史及既往治療史等.疑為先天梅毒時,應詢問其生母有無梅毒病史.需做全身系統檢查及實驗室檢查.早期梅毒應用暗視野顯微鏡檢查蒼白螺旋體;梅毒血清試驗應作為診斷梅毒的常規檢查,必要時進行腦脊液及組織病理檢查.根據上述諸方面進行綜合分析,慎重做出診斷.梅毒侵入人體后經過2-3周潛伏期,即發生皮膚損害(典型損害為硬下疳)這是一期梅毒.發生皮膚損害后機體產生抗體,從兔實驗性梅毒的研究證明,梅毒初期的組織學特征是單核細胞侵潤在感染的第6天,即有淋巴細胞浸潤,此時梅毒螺旋體見于硬下疳中的上皮細胞間隙中,以及位于上皮細胞的內陷或吞噬體內,或成纖維細胞漿細胞,小的毛細血管內皮細胞之間及淋巴管和局部淋巴結中.由于免疫的作用使梅毒螺旋體迅速地從病灶中消除,在感染的第24天后,免疫熒光檢測未發現梅毒螺旋體的存在螺旋體大部分被殺死,進入無癥狀的潛伏期此即一期潛伏梅毒.現在應用基因診斷能快速準確的檢測出來.傳播途徑:性接觸是梅毒的主要傳播途徑,約占其95%以上.感染TP的早期傳染性最強.如果是顯性梅毒,可發生性行為接觸的任何部位的硬下疳,如生殖器,肛周,直腸,乳頭,舌,咽,手指等部位的硬下疳.隨著病期的延長傳染性越來越小,一般認為感染后2年以上性接觸就不再有傳染性.1.治療原則 強調診斷,早治療,療程規則,劑量足夠;療后定期臨床和實驗室隨訪,性伙伴同查同治.早期梅毒經徹底治療可全愈并去除傳染性,多數正規治療的病人,6個月后USR,RPR或VDRL試驗轉成陰性或滴度顯著降低,如抗體滴度再升高,應是血清性復發.晚期梅毒治療可消除組織內炎癥,但已破壞的組織不會自然修復,為后遺癥. 青霉素,如水劑青霉素,普魯卡因青霉素,芐星青霉素等為首選藥物.對青霉素過敏者可選四環素,紅霉素等.部分病人青霉素治療之初可能發生吉海反應(Jarish-HerxheimerReaction,J-HR),可由小劑量開始加以防止.梅毒治療后第一年內應每3月復查血清一次,以后每6個月一次,共3年,末次復查包括檢查腦脊液.神經梅毒和心血管梅毒應隨訪終身. 2.治療主選方案 2.1早期梅毒:一期,二期梅毒及早期潛伏梅毒參考如下方案: 非青霉素過敏者-- 芐星青霉素G(長效西林)240萬u/次1次/周3周分兩側臀部肌注或 普魯卡因青霉素G80~120萬u/天肌注連續十天 青霉素過敏者-- 四環素500mg/次4次/天口服15~30天或 強力霉素100mg/次2次/天口服15天 頭孢類藥物,如頭孢三嗪等以及新一代四環素類或大環內酯類藥物,如阿奇霉素等抗梅作用明顯,也可選用或加用. 2.2晚期梅毒: 非青霉素過敏者-- 芐星青霉素G240萬u/次1次/周3周或 普魯卡因青霉素G80~120萬u/天肌注連續20天 青霉素過敏者-- 四環素500mg/次4次/天口服連續30天或 強力霉素100mg/次2次/天口服連續30天 2.3神經梅毒(Neurosyphilis): 非青霉素過敏者-- 水劑青霉素G1200~2400萬u/天靜點(200~400萬u/每4小時) 連續10~14天或 普魯卡因青霉素G120萬u/天肌注4次/天連續14天 加服丙黃舒(probenecid)500mg2~4次/天 上述療程后,繼續用芐星青酶素240萬u,1/周肌注1~2周 青霉素過敏者-- 四環素500mg4次/天口服連續30天或 強力霉素200mg2次/天口服連續30天 2.4心血管梅毒:須住院治療,糾正心功能代償后應用抗梅藥物,特應小心J-HR 非青霉素過敏者-- 水劑青霉素G首日10萬u1次/日次日10萬u2次/日 第三日20萬u2次/日第四日起改用普魯卡因青霉素G 普魯卡因青霉素G80萬U/天肌注15天/療程停2周再加1個療程 青霉素過敏者-- 四環素500mg/次4次/天口服連續30天 2.5孕婦梅毒:非青霉素過敏者,青霉素類治療同非孕婦患者;青霉素過敏者早期梅毒及早期潛伏梅毒,用紅霉素500mg,4次/天,連續15天;晚期梅毒(晚期潛伏梅毒,晚期良性梅毒,神經梅毒,心血管梅毒等),紅霉素500mg/次,4次/天,連續30天. 2.6先天性梅毒: 非青霉素過敏者-- 早期先天性梅毒(2歲以內)--腦脊液異常者 水劑青霉素G5萬u/kg/天分2次肌注或靜脈點滴連續10天或 普魯卡因青霉素G5萬u/kg/天肌注連續10天 --腦脊液正常者 芐星青霉素G5萬u/kg/天肌注連續10天 晚期梅毒(大于2歲)-- 普魯卡因青霉素G20萬u/kg/天分2次靜脈點滴連續10天 青霉素過敏者-- 紅霉素7.5~12.5mg/kg/天分4次口服連續30天
2024-10-22 0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