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患上乳腺疾病后,需從疾病認知、檢查診斷、治療方法、日常護理、預防措施等方面綜合應對,包括明確病因、選擇合適治療方案、保持良好生活習慣、定期復查、避免不良刺激等。 1.疾病認知:了解乳腺疾病的常見類型,如乳腺增生、乳腺炎、乳腺纖維瘤、乳腺癌等,清楚其癥狀和危害。 2.檢查診斷:通過乳腺超聲、乳腺鉬靶、磁共振成像等檢查,明確疾病類型和嚴重程度。 3.治療方法:根據病情,可能采取藥物治療(如逍遙丸、乳癖消、小金丸)、手術治療或綜合治療。 4.日常護理:保持心情舒暢,避免精神緊張和壓力過大;選擇合適內衣,避免擠壓乳房;注意飲食清淡,少吃辛辣油膩食物。 5.預防措施: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規律作息,適度運動,避免濫用含雌激素的保健品。 總之,面對乳腺疾病,患者要保持積極的心態,遵循醫生的建議,采取科學合理的治療和護理措施,以促進康復。
2024-10-21 16:4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病情分析:一般來講,如果乳房部出現突然的,持續性的,比較劇烈的疼痛,且伴有明顯觸痛者,則考慮為乳房部的各種急性感染性疾患;如局部出現搏動性疼痛,則可能局部已化膿.如果乳房部疼痛為發作性的,且常月經前乳房開始疼痛或經的疼痛加重,經后可緩解或消失,則考慮為經前期緊張綜合征.疼痛為脹痛或針刺樣,有時可牽及同側腋下或肩背部,局部有輕到中度觸痛者,則考慮為增生性病變.乳腺增生除了與內分泌紊亂有關外,精神因素也是造成乳腺增生的主要原因.一些女性因工作壓力,家庭婚姻等精神因素引發內分泌失調,植物神經紊亂,睡不好覺,脾氣暴躁等.另外,中年女性患高血壓,糖尿病的人增多,也容易出現內分泌失調,雌激素,黃體酮水平和腺體結構都可能會出現一定程度的紊亂.研究發現,乳腺增生病人性格往往以憂郁內向或偏激者為多.有的病人每遇生氣乳房就痛,心情好時癥狀減輕,局部腫塊變軟.建議到醫院檢查再做治療
2024-10-21 16:49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您好:根據您描述的癥狀考慮為乳腺增生或者乳腺纖維瘤情況,,由于激素水平紊亂等原因造成,她屬于良性增生,女性常見的乳腺疾病,常隨月經周期出現脹痛加重,性生活減少而加重,乳腺纖維瘤是不會隨月膠周期出現疼痛的.建議您去醫院乳腺外科做一個彩超檢查,乳腺纖維可以手術切除,乳腺增生一般來說可以定期觀察治療,還可以服用藥物(逍遙丸,平消片等藥物散淤節)來調節下.平時應該保持心情愉快,多休息不能勞累,不使用激素化裝品沒,不吃刺激性食物,性生活要和諧等都是有很好的幫助的,如果出現乳房有分泌物就應該及時去醫院治療,復查有明顯增大的情況可以通過手術切除再病理檢查的治療辦法,祝您早日恢復!
2024-10-21 16:49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建議彩超檢查看看是否是小葉增生.或可能是由于體內激素水平的波動引起的,可吃逍遙丸調理試試.最好還應該做彩超,紅外線乳透或鉬靶照相檢查看看.且你應該每年都去醫院做一次專科檢查看看.
2024-10-21 16:49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病情分析:乳腺增生主要是由于人體內分泌失調引起的一種慢性乳腺疾病。通常還和情緒、壓力、遺傳、生活環境、飲食起居也有一定的關系。乳腺增生病約占全部乳腺疾的75%以上,是最常見的一類乳腺疾病,發生于青春期開始以后的任何年齡的婦女。此病的臨床表現以乳腺腫塊,乳腺疼痛為基本表現,大約80%的患者有乳房疼痛的癥狀,多雙側,也可單側疼痛,疼痛性質分為脹痛、刺痛、竄痛、隱痛或觸痛,乳房疼痛的表現常不穩定,在月經前可加重,也常在情緒變化、勞累、天氣變化時加重。乳房腫塊是診斷乳腺病的主要依據,多數為多發,腫塊大小不等,質地硬或硬韌,腫塊不與皮膚粘連,腫塊表面常不光滑,觸之有顆粒感。除以上癥狀外,部分患者有乳頭發癢,溢液及口苦肋脹、胸悶、厭食、月經紊亂等全身癥狀。由于乳腺增生是慢性乳腺疾病,而且乳房又是人體特殊的部位,吃藥藥效很難到達,只能起到暫時緩解疼痛的癥狀,對腫塊難以起作用,建議內外兼治(可內服逍遙丸、乳癖消+外用中藥乳腺安康),這樣才能在治療上針對乳房病灶持續高濃度給藥,滲透吸收療效才最為顯著,同時也彌補了持續口服藥物及手術治愈乳腺增生的復發缺陷。平時也可多吃粗糧以及新鮮蔬菜、水果,三餐規律,飲食均衡,盡量少吃過多的葷類食物,避免吃辛辣的食物,咖啡、酒類以及熬夜等。
2024-10-22 0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