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心肌炎是心肌發生的炎癥性疾病,其發病原因多樣,包括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藥物毒性、細菌感染、放射損傷等。治療方法主要有休息、藥物治療、營養心肌等。 1.病毒感染:如柯薩奇病毒、流感病毒等,通過侵犯心肌細胞引發炎癥。 2.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關節炎等自身免疫病可累及心肌。 3.藥物毒性:某些抗癌藥物、抗生素等可能損傷心肌。 4.細菌感染:如白喉桿菌、鏈球菌等。 5.放射損傷:接受放療時,射線可能影響心肌。 總之,心肌炎的病因較為復雜,一旦確診,應及時就醫,遵循醫生建議進行治療和休養,促進心肌恢復,預防并發癥。
2024-10-21 13:1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病毒性心肌炎,住院4天.醫生說沒事了,讓出院.——那是絕對不可能的!請問您是怎么診斷出“病毒性心肌炎”?心電圖+心臟B超+心肌酶+病毒檢測——您都做了哪些?都是異常的?病毒性心肌炎最主要的治療是:臥床休息,有心臟擴大和心功能不全者,至少要休息3個月。——和您說的根本對不上呀。您是精神緊張了吧,更象神經官能癥。如果您確實害怕的話,請到醫院檢查“心電圖+心臟B超+心肌酶”,可以把任何不正常的結果發給我。
2024-10-21 13:15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什么意思?不明白
2024-10-21 13:15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心肌炎是心肌發生的炎癥性疾病,其發病原因多樣,包括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藥物毒性、細菌感染、放射損傷等。治療方法主要有休息、藥物治療、營養心肌等。 1.病毒感染:如柯薩奇病毒、流感病毒等,通過侵犯心肌細胞引發炎癥。 2.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關節炎等自身免疫病可累及心肌。 3.藥物毒性:某些抗癌藥物、抗生素等可能損傷心肌。 4.細菌感染:如白喉桿菌、鏈球菌等。 5.放射損傷:接受放療時,射線可能影響心肌。 總之,心肌炎的病因較為復雜,一旦確診,應及時就醫,遵循醫生建議進行治療和休養,促進心肌恢復,預防并發癥。
2024-10-21 20:26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心肌炎心肌炎指心肌中有局限性或彌漫性的急性、亞急性或慢性的炎性病變。近年來病毒性心肌炎的相對發病率不斷增加。病情輕重不同,表現差異很大,嬰幼兒病情多較重,成年人多較輕,輕者可無明顯病狀,重者可并發嚴重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甚至猝死。急性期或亞急性期心肌炎病的前驅癥狀,病人可有發熱、疲乏、多汗、心慌、氣急、心前區悶痛等。檢查可見期前收縮、傳導阻滯等心律失常。谷草轉氨酶、肌酸磷酸激酶增高,血沉增快。心電圖、X線檢查有助于診斷。治療包括休息,改進心肌營養、控制心功能不全與糾正心律失常,防止繼發感染等。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炎是心肌發生的局限或彌漫性炎癥,可原發于心肌,也可是全身性疾病的一部分。病因有感染、理化因素、藥物等,最常見的是病毒性心肌炎,其中又以腸道病毒,尤其是柯薩奇B病毒感染最多見。1、癥狀:疲乏、發熱、胸悶、心悸、氣短、頭暈,嚴重者可出現心功能不全或心源性休克。2、體征:心率增快,與體溫升高不成比例,心界擴大,雜音改變,心律失常。1、原發病的治療:很關鍵。病毒感染者可予抗病毒藥,金剛烷胺,每天200mg;瑪啉胍0.1g,口服,每日3次,伴細菌感染者,可予抗生素。2、對癥治療:急性期應臥床休息,在癥狀、體征好轉,心電圖正常后方可逐步增加活動,予營養豐富,易消化飲食。出現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休克時應積極糾正。3、促進心肌代謝(1)維生素C:4~5g加入250ml液中靜脈滴注,每日1次,10~15天為1個療程,可重復。(2)能量合劑:ATP20mg+輔酶A100u+細胞色素C30mg加入5%葡萄糖500ml靜脈滴注,每日1次,10~15天為1個療程,可重復。(3)肌苷:200~400mg口服或肌肉注射,每日2次。(4)環化腺苷酸(CAMP):20~40mg,肌肉注射,每日2次。(5)極化液:10%葡萄糖500ml加普通胰島素8u,15%氯化鉀10ml靜脈滴注,7~10天為1療程。(6)免疫抑制劑:用于慢性、遷延型病例。糖皮質激素:一般發病10~14天內不主張應用,但如有高熱、心力衰竭、嚴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者可使用,可予強地松40~60mg,每日頓服,或氫化考的松400~600mg/日,靜脈滴注,病情好轉后逐漸減量,月26周后停藥。加強身體鍛煉,提高機體抗病能力,避免勞累以預防病毒、細菌感染。發病后注意休息,進營養豐富之飲食,以利心臟恢復。春天要防心肌炎:近年來,由于抗生素的廣泛應用,因鏈球菌感染引起的風濕熱逐漸減少,風濕性心肌炎發病明顯減少,而病毒性心肌炎發病卻日益增多。病毒性心肌炎可由多種病毒感染引起,其中以柯薩基病毒B最常見,水痘、EB病毒也可引起。據研究,約有5%病毒感染者感染后可累及心臟心臟發生心肌炎。可為病毒感染后的直接侵襲心肌,也可為病毒感染后的自身免疫反應所致。前者以兒童多見,后者以青少年多見。而春季又是病毒性心肌炎的高發季節,應引起人們的警惕。病初與上呼吸道感染或腸道感染癥狀,7-10天后出現胸悶、心悸、極度乏力、易出汗等癥狀。此時,如做心電圖,可能發現有早搏等心率失常和心肌損害表現。作血沉、心肌酶測定可能升高。2-4周后查柯薩基病毒抗體、抗心肌抗體可為陽性。病毒性心肌炎的病變輕重不一,所以癥狀也千差萬別。輕度、局限性病變者可毫無癥狀,心電圖無異常表現,血沉、心肌酶也無升高。有些人是因為意外事故尸體解剖時才發現曾有心肌炎病變。重者則有明顯癥狀,出現心臟彌漫性擴大,心力衰竭,以致有顯著氣急,不能平臥;有的嚴重心率失常,以致發生反復暈厥,甚至猝死。研究表明,病毒感染后仍持續緊張、過度勞累、從事重體力勞動與劇烈運動,易發生病毒性心肌炎。此外,營養不良也是誘因。發生病毒性心肌炎后,必須絕對臥床休息,否則可使病情加重,引起嚴重并發癥。患病毒性心肌炎后,一般應休息3個月。以后如無癥狀,可逐步恢復工作與正常學習,但仍應注意不要勞累,1年內不能從事體力勞動與運動。此外,要注意合理飲食,多食新鮮蔬菜、水果,保證營養平衡。要保證有足夠的睡眠與休息,避免感冒,否則易復發。反復發作可轉變為慢性心肌炎、心肌病、危害終身。心肌炎及心肌病的治療:目前西醫學對心肌炎及心肌病的治療效果還不理想.對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來說,沒有特效的抗病毒藥物.對慢性心肌炎患者的心律失常療效欠佳.心肌病的病因至今未明,也沒有什么好的治療辦法.心肌炎和心肌病是一種危害人民健康且不易治療的疾病.從這些年來中醫治療這類心肌疾病的療效來看,形勢是喜人的.我們中醫中藥治療這類疾病可以提高有效率.降低死亡率.減少后遺癥.提高病人生活質量有著明顯的優勢.心腦血管疾病最有效的輔助治療:增健口服液+海豹油膠囊對于病毒性心肌炎目前尚無特殊的治療方法,主要采取綜合治療措施。作為患兒的家長,應積極配合大夫的治療,并注意生活上的護理。對于任何疾病來說,預防重于治療。預防病毒性心肌炎,應當首先預防感冒、腸道病毒性感染,經常參加體育鍛煉,提高身體抗病能力,住室經常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新鮮。在感冒發生季節,要盡量少去人多擁擠的場所,注意防止各種病毒感染。一旦發現病毒感染后要注意充分休息,避免過度疲勞。中毒性心肌炎:中毒性心肌炎是指毒素或毒物所致的心肌炎癥,除白喉、傷寒、菌痢等感染性疾病外毒素、內毒素對心肌損害外,某些生物毒素如蛇毒、毒蕈、河豚、烏頭等,以及某些藥物或化學物質如奎尼丁、奎寧、依米丁、銻劑、有機磷、有機汞、砷、一氧化碳、鉛、阿酶素等,均可引起心肌損害產生中毒性心肌炎。中毒性心肌炎往往是全身中毒的一部分重要表現,病情危重或并發嚴重心功能不全和心律失常者死亡率高,及時、有效地搶救往往能夠挽救病人生命。一、癥狀體癥1.心功能不全的癥狀,如心悸、氣短、體和肺循環瘀血征象;2.心律失常的表現。二、診斷依據1.毒素或毒物經皮膚粘膜、胃腸道或呼吸道等進入體內證據;2.出現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臨床表現,輔以實驗室檢查,即可作出診斷。三、治療原則1.立即終止毒物或毒素繼續進入體內,并促進其排泄;2.使用解毒劑或對抗劑;3.改善心肌代謝和營養;4.防治心功能不全和心律失常;5.對癥治療。四、專家提示:該病主要是由于毒素或毒物經皮膚粘膜、胃腸道、呼吸道等進入體內,引起了心肌損害。除白喉、傷寒、菌痢等傳染病的內外毒素對心肌損害外,蛇毒、毒蕈、有機磷等中毒常見于農村;銻、汞、砷、鉛劑等中毒易發生于工業污染區;河豚、一氧化碳等中毒在城鎮時有發生;還有某些藥物如奎寧、依米丁、阿酶素等引起的心肌損害。因此提高公眾對毒物的認識和防止毒物進入體內甚為重要。一旦發生中毒,應立即終止毒物或毒素繼續進入體內,脫離接觸毒物或毒素,采用清洗皮膚和粘膜、催吐、導瀉等辦法促進其排泄,迅速送往醫院搶救,及時有效的救治往往能夠挽救病人生命,否則后果嚴重。對于中毒性心肌炎,改善心肌代謝和營養,防治心功能不全和心律失常,是治療的主要內容
2024-10-21 21: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