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鵝口瘡是一種常見的口腔黏膜真菌感染疾病,判斷是否患有鵝口瘡,可從癥狀表現、發病部位、發病群體、誘發因素及檢查結果等方面考慮。 1.癥狀表現:口腔黏膜出現白色斑膜,形似奶塊,不易擦去,強行擦去后可見紅色創面。 2.發病部位:常見于頰黏膜、舌面、上腭等部位。 3.發病群體:多見于嬰幼兒、免疫功能低下者、長期使用抗生素或激素者。 4.誘發因素:營養不良、衛生習慣差、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等。 5.檢查結果:醫生通常通過口腔檢查、真菌涂片及培養等明確診斷。 如果發現口腔內有異常表現,應及時就醫,通過專業的檢查來確定是否為鵝口瘡,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2024-10-21 13:3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陳世友 主治醫師
重慶開縣中醫院
二級甲等
口腔科
-
你好:這種情況是鵝口瘡吃奶后用1%龍膽紫溶液滴于新生兒的舌下,讓其舌頭活動而轉涂到整個口腔.一般每日滴2~3次,同時補充復合維生素B和維生素C,每日二次,每次各一片,壓碎成粉,加水溶解后喂. 新生兒鵝口瘡是可以預防的,平時只要注意口腔護理,每次喂奶后再喂幾口溫開水,可沖去留在口腔內的奶汁,這樣霉菌就不會生長了,此外,于每次喂奶前,先將奶頭揩凈,雙手也要洗干凈.新生兒所用食具,應煮沸消毒后才可使用.感謝您的咨詢,歡迎您再次提問!
2024-10-21 13:39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鵝口瘡(thrush)又名雪口病白念菌病(moniliasis),鵝口、雪口、鵝口疳、鵝口白瘡。是由真菌傳染,在粘膜表面形成白色斑膜的疾病多見于嬰幼兒。本病是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引起。這種真菌有時也可在口腔中找到當嬰兒營養不良或身體衰弱時可以發病。新生兒多由產道感染,或因哺乳奶頭不潔或喂養者手指的污染傳播局部用藥鵝口瘡比較容易治療,可用制霉菌素研成末與魚肝油滴劑調勻,涂搽在創面上,每4小時用藥一次,療效顯著。全身用藥癥狀嚴重的孩子也可口服一些抗真菌的藥物,如制霉菌素或克霉唑等,進行綜合治療。飲食衛生保持餐具和食品的清潔,奶瓶、奶頭、碗勺等專人專用,使用后用堿水清洗,煮沸消毒。母乳喂養者每次喂奶前,母親應先洗手,清潔乳頭。營養供給應選擇容易消化吸收、富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并適當增加維生素B和C的供給,如動物肝臟、瘦肉、魚類以及新鮮蔬菜和水果等。
2024-10-21 12:39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鵝口瘡是一種常見的口腔黏膜真菌感染疾病,判斷是否患有鵝口瘡,可從癥狀表現、發病部位、發病群體、誘發因素及檢查結果等方面考慮。 1.癥狀表現:口腔黏膜出現白色斑膜,形似奶塊,不易擦去,強行擦去后可見紅色創面。 2.發病部位:常見于頰黏膜、舌面、上腭等部位。 3.發病群體:多見于嬰幼兒、免疫功能低下者、長期使用抗生素或激素者。 4.誘發因素:營養不良、衛生習慣差、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等。 5.檢查結果:醫生通常通過口腔檢查、真菌涂片及培養等明確診斷。 如果發現口腔內有異常表現,應及時就醫,通過專業的檢查來確定是否為鵝口瘡,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2024-10-21 15: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