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乳腺問題可能由多種因素引起,如激素變化、不良生活習慣、遺傳因素、乳腺炎癥、乳腺腫瘤等。 1.激素變化:女性體內激素水平的波動,尤其是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失衡,可能導致乳腺增生等問題。 2.不良生活習慣:長期熬夜、精神壓力大、飲食不均衡、缺乏運動等,會影響乳腺健康。 3.遺傳因素:部分乳腺疾病具有家族遺傳性,如果親屬中有相關病史,患病風險可能增加。 4.乳腺炎癥:細菌感染等原因可能引發乳腺炎,出現紅腫、疼痛等癥狀。 5.乳腺腫瘤:包括良性腫瘤(如乳腺纖維腺瘤)和惡性腫瘤(乳腺癌),早期可能無明顯癥狀。 總之,乳腺問題不容忽視。一旦發現乳房有腫塊、疼痛、乳頭溢液等異常,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進行相關檢查,如乳腺超聲、鉬靶等,以明確診斷,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2024-10-20 19:2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根據您對自己癥狀的描述,很可能是乳腺囊性增生病,這是乳腺間質的良性增生,發生在乳腺管或乳腺小葉實質,與月經周期有密切關系,即卵巢功能的失調與本病密切相關,是婦女的常見病.本病臨床表現是好發年齡25-40歲,乳房脹痛,并摸到腫塊.腫塊質韌但不硬,可以推動,一般在月經前期疼痛或痛加重,兩側乳房都可摸到多個結節狀腫塊.月經期過后腫塊縮小,腋窩淋巴結不腫大,病程長,有時乳頭有黃綠色,棕色或血性溢液.可以說您有黃色汁樣的溢液并非異常.建議您去醫院做確診性檢查,確診后,可給與一下治療方案:1.乳腺囊性增生病用中藥逍遙散等治療.2.雄激素也可應用于本病,請遵照醫囑應用.3.雙側乳房用胸罩托起保護.4.對于病理報告有上皮細胞增生活躍者,家族中又有生母或同胞姐妹患乳癌等易感音素存在,可以實行患側乳房單純切除,防患于未然.
2024-10-20 19:2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你好,乳腺增生癥是婦女常見,多發病之一,其本質上是一種生理增生與復舊不全造成的乳腺正常結構的紊亂.本病的病因尚不十分明了.目前多認為與內分泌失調及精神因素有關.黃體素分泌減少,雌激素相對增多,本病的重要原因.突出的表現有乳房脹痛和乳內腫塊.由于對本病發生的機理和病因尚無確切了解,目前治療上基本為對癥治療.癥狀較明顯,病變范圍較廣泛的病人,可以胸罩托起乳房;口服中藥小金丹或消遙散,或5%碘化鉀均可緩解癥狀.近年來類似的藥物產品較多,如乳塊消,乳癖消,天冬素片,平消片,囊癖靈,三苯氧胺等等,治療效果不一.需要定期復查,對患者的隨訪觀察中,一但發現有短期內迅速生長或質地變硬的腫塊,應高度懷疑其惡變可能,必要時行活檢.
2024-10-20 19:27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你好,乳頭有溢液是病人在無意中或醫生在體檢中發現,一般有生理因素,導管內乳頭狀瘤,乳腺癌,乳腺囊性增生病,乳腺導管擴張癥等.乳腺囊性增生病常為30到50歲婦女,管內或囊內乳頭狀瘤多發生在40到50歲婦女的乳暈區,40到60歲絕經前后的婦女,多為乳房惡性腫瘤.對于乳頭溢液顏色有好多種,1)棕黃色:尤其是雙側者多為乳房囊性增生病或導管擴張癥.2)棕褐色:多為血液被阻于乳管內未能及時排出,如有乳管阻塞的乳管內乳頭狀瘤或乳腺囊性增生病.3)黃色或黃綠色:常是乳腺囊性增生病,偶爾也見于乳癌.4)乳白色:常見于哺乳后.5)漿液性無色液:見于正常月經期,早期妊娠或乳房囊性增生病.6)鮮紅血性:多見于導管內乳頭狀瘤,乳腺癌.乳頭溢液的細泡學檢查對于診斷癌腫的敏感性只有40%左右,導管造影可以顯示由于乳管內乳頭狀瘤或惡性腫瘤所造成的導管內充盈缺損,敏感率為60%.
2024-10-20 20:53
-